第一章 16~18世纪中国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新格局及其产生的经济环境
第二节 几大经贸区出现,全国性大市场形成
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是在不同的经贸区域间进行的。
16~18世纪,中国已经形成了几大不同特点的经济区,这在学者中没有太大的争议。1987年在广州举行的国际清代区域社会经济暨第四届清史学术讨论会上,杨国桢教授发表题为《清代社会经济区域划分和研究架构的探讨》一文,认为“社会经济区域的结构是多层次的,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有自然的,有社会的,等等”,认为社会经济区域,“必须是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政治环境条件大体相同或相近的地理空间有机结合起来的”。但是,究竟应划分为几个经济区域,见解不尽相同。美国学者施坚雅按照自然地理条件,分明清时期中国为华北、西北、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东南沿海、岭南、云贵、东北九大经济区域。许檀则从生产与流通的角度,把明清时期划分“高效农业与丝、棉纺织业并重”的江南经济区,以“外贸为导向迅速崛起”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与棉纺织业”发展的华北平原经济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输出区”的长江中上游经济区,“初步开发”的边疆经济区。笔者以为,许檀的结论是建立在对各地区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因而更具说服力。正是在这种不同经济区域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经济贸易圈,或称之为经贸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