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际间的权衡交易:贸易如何促进发展:how trade can promote development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089959
  • 作      者:
    (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美)安德鲁.查尔顿(Andrew Charlton)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国际间的权衡交易贸易如何促进发展》将介绍: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世界上的贫困国家通过更加自由、公平的贸易来改善它们的近况呢?一轮又一轮的国际贸易谈判总是倾向发达国家利益的那一边,而发展中国家却总是受害者。
    在这本充满争议和挑战的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博士和他的助手安德鲁?查尔顿先生通过建立崭新的基本经济模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开放市场,繁荣全球经济的最佳途径。
    这是一本引人人胜的书,而且我也很高兴看到书中所提及的贸易自由化确实能够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切身利益,同时也为开展下一阶段贸易谈判提供了有建设性的建议。
    ——希技里?本爵士,英国议会议员,国际发展署秘书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多哈发展回合只是徒有其名而已。贸易谈判专员应该通过阅读此书,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建立世界贸易体系来形成全新的见解
    ——丹尼?罗迪利克,哈佛大学
    如果多哈回合谈判在发展问题上真要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话,此是必读之书,因为它完美诠释了贸易发展的潜在收益问题。
    ——何塞?安东尼奥?奥坎波,联合国经济社会局执行秘书长
    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国际间的权衡交易贸易如何促进发展》。我们都想弥补世界贸易体系的一些不足,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个不同的阵营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国际间的权衡交易》告诉我们在这样一个困难的局面下如何公平地完善世界贸易体系。
    ——戴维?维恩,牛津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教授
展开
作者简介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00年他在哥大创建了政策对话计划委员会。1995-1997年担任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1997-2002年担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及首席经济学家。他最近的两部著作为《全球化及其不满》(2002)和《喧嚣的九十年代》(2003)。
展开
内容介绍
    如何通过自由公平的贸易,使世界上那些最不发达的国家在全球化的环境中真正受益?在这本充满争议和挑战的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教授和他的助手安德鲁·查尔顿先生指出了当今世界领导人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他们通过建立一个崭新的现实主义基本模型,处理当今世界穷国与富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其最终目的有三:在兼顾强弱经济体利益的前提下开放市场,确保世界贸易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使发展中国家调整成本最小化。《国际间的权衡交易:贸易如何促进发展》以对世界贸易组织和其协议签署历史的简短梗概为开端,先后指出了导致坎昆部长级会议失败的原因,以及阻碍多哈回合谈判成功进行的具体事件。最后作者道出了贸易成功背后的关键所在,并以此提出了贸易的改革方案和前提原则。全文笔法朴实,举例丰富,理论分析独到,是所有对于世界贸易及其发展感兴趣的读者的必读之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2章  贸易有利于发展
    贸易自由化、福利和增长
    贸易是一种可以增进福利的行为,其实这种说法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假想两个人在互相交换物品,只有当他们都能从这种交换中得到好处,他们才会愿意这样去做。因此任何对交易的禁止、约束、税收等政府干预行为都会限制人们在这种互利交换中获得福利。
    然而,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要更为复杂。在最基本的经济模型中,贸易之所以有利可图,那是因为每个国家都生产自己在某一领域效率相对较高的产品。19世纪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也成为现代贸易理论的核心,同时也是支持自由贸易的最有力论断。
    除了由于比较优势产生专业化后带来的利润,贸易还通过其他四个途径带来收益和降低成本。贸易自由化打开了国外市场,这使得国内企业产品的需求量得到提高;这些企业可以服务于一个更广泛的市场并通过经济规模实现利润;贸易自由化可以使企业以更低的价格买进原材料,从而降低成本;贸易自由化还可以通过引进国外企业的竞争机制,以此促进当地的生产效率。所以贸易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影响经济增长率。
    大多数针对自由贸易的观点都不是建立在经济增长而是建立于效率之上的,例如,贸易自由化会导致福利水平变化而不是长期的增长率变化。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是由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1 938)建立的。他提出自由贸易要比自给自足的经济方式更优越,而且比任何采取限制贸易的措施都来得有利(1962)。
    然而,他得出这一结论所采用的基本假设也是相当苛刻的,这也就无法抓住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的特点。支持贸易自由化的一般论断认为,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一国的平均效率。由于来自外国的进口产品会打击效率低下的当地产业;反之本国的竞争性行业也可以在出口产品的过程中不断扩大自身的规模。这样,贸易自由化就可以促进资源在低效率的受保护部门与高生产率的出口部门中重新配置,然而这种论断是建立在受保护产业是充分就业的这个假设之上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居高不下,所以它们也不需要将资源重新分配到出口部门中去,而只是利用那些迄今为止未使用的资源而已。实际上贸易自由化会伤害到国内竞争性的出口企业,因为当地的出口厂商往往没有能力一下子扩大生产以面对出口的需求。所以贸易自由化往往会导致劳动力暂时从低效率的受保护部门中流出而形成失业。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言:当前概况
第2章  贸易有利于发展
教训:东亚和拉丁美洲
贸易自由化、福利和增长
实证研究
政策解读
前方的路

第3章  发展回合的要求
发展中国家与世界贸易
修正过去贸易谈判中产生的不公平问题
乌拉圭回合上未解决的事务
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领域
全球肩负着发展的重担
第4章  多哈回合所取得的成果

第5章  谈判设立的原则:一个公平协议的基础
影响估计
公平的协议
保证制定协议过程的公平性
正确定义政策空间

第6章  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
多哈回合中的差别和特殊待遇条款:免除而非排除
多哈回合市场准入提案
规则中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第7章  发展回合的重点

第8章  如何开放市场
劳动力迁移与非技术劳动密集型服务
农业
工业产品自由化
非关税壁垒
结论
第9章  国内政策的重点
第10章  贸易议程应避的内容
第11章  加入世界贸易体系
第12章  体制改革
第13章  贸易自由化和调整成本
附录1  实证主义观点审视市场准入问题
附录2  实证主义观点审视新加坡议题
参考文献
术语表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