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旅游度假区开发:理论。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77652
  • 作      者:
    吴国清编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与旅游度假区及度假旅游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我国繁荣的旅游类图书市场上,正式出版发行的与旅游度假区相关的书籍却是屈指可数。这也是作者编写本书的目的之所在,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学者们以及旅游图书界的关注,共同来对旅游度假区开发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尤其是总结国内外旅游度假区开发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好地指导我国旅游度假区有序开发及持续发展。全书以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对象与核心,以旅游度假区设立条件与客源市场为基础,以旅游度假区开发规划与经营管理等为主要内容,以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勾画出了全书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包括旅游度假区概述、旅游度假区的设立、旅游度假区客源市场、旅游度假区选址、旅游度假区产品开发与设计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旅游度假区概述<br>  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度假旅游是一种传统产品,也是一种大众化的旅游方式。它不仅占据世界旅游市场份额的20%左右,而且作为一种独特的消费形式,已经成为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标志:度假旅游在一个地方的推出,表明该地旅游业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世界上旅游业发达的英国、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以及亚太地区的日本、韩国等国家每年进行度假旅游消费的旅游者均占其旅游总人数的50%以上。度假旅游在我国兴起较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带薪假期的增多,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压力的加大,以休闲、健身、疗养、娱乐和短期居住为主要目的的度假旅游在我国逐步兴起,并日益受到青睐,开始成为人们的一种休闲和生活方式。    <br>    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变化以及我国旅游产品结构由单一的观光型向度假型的战略转变,度假旅游及旅游度假区(Tourist Resort)的开发与建设引起了业界关注,同时也成为学术界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旅游度假业在我国毕竟是个新生事物,对旅游度假区的概念、功能等基本理论的界定仍然不很明确统一,由此导致在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赵平,2006)。因此,探讨旅游度假区发展首先必须从诠释旅游度假区的概念入手。<br>  第一节 旅游度假区的概念<br>  关于什么是“度假旅游”,国内外学者曾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度假旅游是利用假日外出进行令精神和身体放松的康体休闲方式。<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旅游度假区概述<br>第一节 旅游度假区的概念<br>一、旅游度假区的定义<br>二、旅游度假区的功能<br>三、旅游度假区的特征<br>第二节 旅游度假区的分类<br>一、根据依托的资源类型划分<br>二、根据度假区经营的季节性划分<br>三、根据度假区的等级划分<br>四、根据度假区距离城市的远近划分<br>五、根据度假区的消费水平划分<br>六、根据度假区的功能和用地布局划分<br>第三节 旅游度假区发展历程<br>一、国外旅游度假区的发展<br>二、我国旅游度假区的发展<br>三、中外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br>第四节 旅游度假区研究综述<br>一、国外旅游度假区研究综述<br>二、我国旅游度假区研究综述<br>三、中外度假区研究的对比分析<br><br>第二章 旅游度假区的设立<br>第一节 旅游度假区设立条件与程序<br>一、设立旅游度假区的意义<br>二、旅游度假区的设立条件<br>三、旅游度假区的设立程序<br>四、我国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设立<br>第二节 旅游度假区开发的理论基础<br>一、区位理论<br>二、可持续发展理论<br>三、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br>四、门槛理论<br>五、市场学理论<br>六、系统科学理论<br>七、利益相关者理论<br>第三节 旅游度假区开发背景分析<br>一、自然生态背景<br>二、社会经济背景<br>三、旅游资源背景<br>四、客源市场<br>第四节 旅游度假区开发计划<br>一、娱乐设施计划<br>二、住宅和酒店项目计划<br>三、商业设施计划<br>四、财务计划<br>第五节 旅游度假区的投资<br>一、影响度假区投资的因素<br>二、国外成功旅游度假区投融资经验<br>三、我国旅游度假区投资<br><br>第三章 旅游度假区客源市场<br>第一节 旅游度假区客源市场定位<br>一、度假旅游特点与发展趋势<br>二、旅游度假区客源市场分类<br>三、我国度假旅游发展现状<br>第二节 旅游度假区客源市场调查与预测<br>一、度假区客源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内容<br>二、旅游度假区客源市场调查<br>三、旅游度假区客源市场预测<br>第三节 度假选择行为分析<br>一、度假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br>二、影响度假选择的因素分析<br>三、个体度假者选择的决策过程<br>四、群体度假者选择的决策过程<br><br>第四章 旅游度假区选址<br>第一节 旅游度假区选址的理论与方法<br>一、旅游度假区的区位类型<br>二、旅游度假区选址条件分析<br>三、旅游度假区区位的选择方法<br>四、关于旅游度假区选址的几个观点<br>第二节 旅游度假区的空间布局<br>一、旅游度假区布局原则<br>二、旅游度假区宏观空间布局<br>三、旅游度假区微观空间布局<br>第三节 国内外旅游度假区选址的实践<br>一、印度尼西亚巴厘杜阿岛旅游度假区的选址<br>二、韩国庆州波门湖旅游度假区的选址<br>三、墨西哥坎昆旅游度假区的选址<br>四、泰国旅游度假区的选址<br>五、斐济旅游度假区的选址<br>六、我国旅游度假区的选址<br>七、上海市级旅游度假区的选址<br><br>第五章 旅游度假区规划<br>第一节 旅游度假区规划的理论依据<br>一、旅游度假区规划的概念及类型<br>二、旅游度假区规划的特点<br>三、旅游度假区规划的发展目标<br>四、旅游度假区规划的基本任务和內容<br>五、旅游度假区规划的技术方法<br>六、旅游度假区规划原則<br>第二节 旅游度假区规划流程<br>一、旅游度假区规划的组成人员<br>二、关于旅游度假区规划流程的几种看法<br>三、现有度假区规划的改善<br>第三节 度假区项目规划和开发<br>一、道路交通规划<br>二、度假区景观规划<br>三、设施规划<br>四、度假区建筑设计<br>五、场地规划<br>第四节 案例<br>一、印尼巴厘岛奴萨杜阿度假区的开发规划<br>二、夏威夷冒纳拉尼度假区规划修订<br><br>第六章 旅游度假区产品开发与设计<br>第一节 旅游度假区产品开发与设计的理论原则<br>一、度假旅游产品的经济特性<br>二、旅游度假区产品的载体<br>三、旅游度假区产品设计原则<br>四、不同类型旅游度假区产品开发的侧重点<br>第二节 旅游度假区产品创新及开发趋势<br>一、旅游度假区产品创新<br>二、旅游度假区产品开发趋势<br>第三节 我国旅游度假区产品的开发与设计<br>一、我国旅游度假区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br>二、对我国度假产品开发设计的几点建议<br>三、我国旅游度假区产品发展策略<br><br>第七章 旅游度假区营销与管理<br>第一节 旅游度假区营销策划<br>一、度假旅游产品的营销特征<br>二、旅游度假区形象策划<br>三、旅游度假区市场营销定位<br>四、旅游度假区营销策略<br>五、政府在旅游度假区营销中的作用<br>第二节 旅游度假区营销管理模式<br>一、北部湾模式<br>二、分时度假模式<br>三、瑞海姆模式<br>四、“联盟+俱乐部”模式<br>第三节 旅游度假区的经营管理<br>一、分时和产权度假村<br>二、度假酒店<br>三、度假俱乐部与会所<br>四、旅游度假区经营管理发展趋势<br><br>第八章 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br>第一节 旅游度假区开发影响评价<br>一、旅游度假区开发影响评价步骤<br>二、旅游度假区开发影响评价原則<br>三、旅游度假区开发影响评价內容<br>第二节 旅游度假区的更新和再开发<br>一、旅游度假区的生命周期<br>二、旅游度假区更新的理由<br>三、旅游度假区重新装潢<br>四、旅游度假区改造<br>五、度假区总平面改进<br>第三节 旅游度假区可持续发展应重点关注的问题<br>一、旅游度假区资源保护<br>二、旅游度假区污染和控制<br>三、旅游度假区季节性问题<br>四、旅游度假区管理体制<br>五、旅游度假区人才培养<br>六、旅游度假区社区管理<br>第四节 案例<br>一、墨西哥度假区发展战略<br>二、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环境监测<br>三、国外旅游度假区发展经验 <br>四、温泉度假地开发及发展趋势<br>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