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旅游业、政府主导与公共营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7065116
  • 作      者:
    熊元斌等著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旅游业、政府主导与公共营销》在写作过程中,采取了以“篇”带“章”、分块论述的手法,从三个视角重点论述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发展战略。
展开
作者简介
    熊元斌,男,湖北省天门市人。历史学硕士、营销学博士、旅游学博士后,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市场营销理论、旅游管理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企业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导师,韩国高等教育基金会、韩国世宗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工商学会市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学会市场营销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湖北省旅游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市场营销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体育产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与公共市场管理。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2项以及董辅礽经济学奖等其他多项重要成果奖。承担地方政府、企业委托旅游规划、营销策划项日近20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游业是世界第一大产业,也是新兴的朝阳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旅游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很快,国民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近几年,我国旅游业平均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旅游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2007年,我国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9万亿元。全年入境旅游人数达1.32亿人次,同比增长5.5%,其中入境过夜人数达5472万人次,同比增长96%;旅游外汇收入达419亿美元,同比增长23.5%,继续保持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的地位。国内旅游人数达16.1亿人次,同比增长15.5%,国内旅游收入达7771亿元,同比增长24.7%。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一些省市,旅游业甚至成为了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召开,中国经济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br>    本书为“武汉大学学术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十四章,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构造: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主导模式: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产业政策: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行动指南;体制创新: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市场监管: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秩序保障;危机管理: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减震器;旅游教育: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智力支撑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发展现状: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br>    三、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br>    我国旅游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毋庸置疑的是,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滋生出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br>    1.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br>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是诱发旅游行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合理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旅游业的发展使大量新的旅游景区(点)得到开发,也有一大批历史文化遗迹得以修复、开放,还有一些破坏严重的历史古迹得到重建,其中不乏有功之作。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开发的盲目性、随意性、重复性及破坏性等弊端,其结果是非但未能使旅游业得到发展,反而造成极大浪费。目前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存在着“不力、不利、不够”等问题。“不力”是指在财力、精力和能力等方面,政府还缺乏战略论证;“不利”是指由于观念和意识的落后或错误的缘故,造成对资源的破坏;“不够,,是指由于开发中主、客观的双重因素所造成的资源的浪费。无论哪一种问题都将制约我国旅游业的总体发展。在对旅游资源的利用上,也存在着诸如管理混乱、机制落后、观念保守以及服务意识缺乏等问题。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也是我国旅游业当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br>    2.旅游产业中的资产存量结构不合理<br>    虽然目前我国旅游业的资产存量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大的程度,但其结构并不合理。饭店业中的激烈竞争使得行业平均利润不断下降,然而却有大量资产沉淀在这一行业里无法转移。与此同时,旅行社业也没有形成有效竞争的良好格局。在饭店业和旅行社业中普遍存在企业“散、弱、小、差’’的现象,在资产存量上无法向大型企业转移。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类利益主体出于不同利益动机所造成的“条块分割”、“政企不分”等政治、经济壁垒,再加上各类旅游企业无法彻底解决的产权问题,造成了目前我国旅游产业中资产存量结构不合理。这种旅游产业中资产存量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既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竞争能力,又不利于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因而,要实现我国旅游产业在全行业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必须从改进我国旅游资产存量的结构出发,通过市场化运作盘活存量资产,打造一批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从而形成良性的旅游业竞争态势。<br>    3.区域旅游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br>    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地区差异来看,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情况是显而易见的。在我国沿海地区,由于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实力,原有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条件等都较好,加上这些地区与国外旅游客源国及旅游中转国的经济距离较近,旅游需求强度较大,因而在短期内能形成较强的旅游经济生产能力。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辽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六大经济特区、北京及11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入境旅游接待人数、旅游外汇收入等,就占全国总数的80%左右。相比之下,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可进入性相对较差,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其旅游市场发育程度较低,除了少数地区以外,大部分地区的旅游业还相当不发达。这种旅游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导致生产要素难以得到合理地配置,特别是中西部大量具有极高价值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无法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总之,目前各个地区之间还未能形成资源互补、市场互补、发展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无法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有效利用,无法提高旅游经济的整体效益。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发展现状: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br>一、旅游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br>二、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特点<br>三、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br>四、我国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条件<br>参考文献<br><br>第二章  环境构造: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br>一、旅游产业发展环境界定<br>二、优化环境对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br>三、旅游业发展环境的要素结构与运行机制<br>四、旅游产业发展环境要素体系<br>五、旅游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化与保障措施<br>参考文献<br><br>第三章  和谐旅游: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目标<br>一、和谐旅游概念的界定<br>二、构建和谐旅游的必要性和意义<br>三、和谐旅游的内容体系<br>四、构建和谐旅游的路径与方法<br>五、结论<br>参考文献<br><br>第四章  主导模式: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br>一、模式的提出:政府与市场之争<br>二、国外旅游业发展战略模式简介<br>三、我国旅游业实施政府主导模式的必然性<br>四、模式转变:从完全主导向有限主导的转变<br>五、有限政府主导模式的战略框架及其实施<br>六、结论<br>参考文献<br><br>第五章  产业政策: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行动指南<br>一、制定旅游产业政策的必要性、原则和目标<br>二、旅游产业结构政策分析<br>三、旅游产业组织政策分析<br>四、旅游产业专项政策分析<br>五、旅游产业政策的实施要点<br>参考文献<br><br>第六章  国民旅游计划: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需求杠杆<br>一、国民旅游计划概念的界定及其实践<br>二、我国国民旅游需求的潜力分析<br>三、制定国民旅游计划的现实必要性<br>四、制定国民旅游计划的基本思路<br>五、国民旅游计划的主要内容<br>六、实施国民旅游计划的具体操作措施<br>参考文献<br><br>第七章  体制创新: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br>一、我国旅游业管理体制探索道路的简要回顾<br>二、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现状、特点及改革的必要性<br>三、国外旅游管理体制的经验及启示<br>四、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构想<br>参考文献<br><br>第八章  公共营销: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核动力<br>一、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强势营销<br>二、公共营销是旅游业强势营销的最佳选择<br>三、旅游业公共营销:一个概念性视角<br>四、旅游业公共营销战略<br>五、旅游业公共营销策略<br>参考文献<br><br>第九章  市场监管: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秩序保障<br>一、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需要规范的市场秩序<br>二、规范化市场秩序的形成有赖于政府对旅游市场的公共监管<br>三、当前我国旅游市场失范及其原因分析<br>四、加强和完善旅游市场秩序监管的路径与对策<br>参考文献<br><br>第十章  区域合作: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桥梁和纽带<br>一、区域合作是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br>二、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中“不合作”现象透视<br>三、区域旅游合作的生成机理<br>四、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br>五、区域旅游合作战略<br>六、区域旅游合作成功的保障措施<br>参考文献<br><br>第十一章  管理现代化: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技术平台<br>一、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需要现代化管理<br>二、我国旅游业管理现代化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br>三、国外旅游业管理现代化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br>四、我国实施旅游业管理现代化的路径与方法<br>参考文献<br><br>第十二章  危机管理: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减震器<br>一、危机管理对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br>二、旅游危机管理的理论架构<br>三、我国旅游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br>四、改善我国旅游危机管理的思路与对策<br>五、旅游公共突发事件预案设计<br>参考文献<br><br>第十三章  旅游教育: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智力支撑<br>一、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旅游人才<br>二、当前我国旅游业人才队伍现状与问题分析<br>三、国外旅游人才培养经验及借鉴<br>四、发展旅游教育,培养我国旅游人才的战略对策<br>参考文献<br><br>第十四章  艾滋病防控: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安全阀门<br>一、艾滋病传播现状及传播途径<br>二、旅游、性与艾滋病的关系<br>三、从控制艾滋病传播来看待性旅游<br>四、基于国家安全战略的艾滋病防控模式<br>五、基于艾滋病防控的性旅游管理建议<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