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造船业的兴起
同安梭船的兴起
我国的海外交通,到中世纪其发展已达到鼎盛时期,学术界常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北航高丽(朝鲜)、日本、南达东南亚、阿拉伯、《宋会要》记载:“漳、泉、福、兴化,凡滨海之民所造舟船,乃自备财力,兴贩力,兴贩牟利而已”,福建沿海在对外开放贸易的潮流中,各地普遍建造海船,北宋《太平寰宇记》说:海舶是泉州、漳州的一项土产,足见其生产的规模和地位。
早期的海舶,由于考虑安全和讲究气派等因素,倾向于大型化,典型的名船如宋徐竟奉使高丽的客舟、神舟。元马可?波罗的刺桐海舶,特别是明郑和七下西洋乘坐的宝船,长44.4丈(125.65米),宽18丈(50.94米),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大型化的结果,无论是建造,或是操驾航行,困难都是很大,明嘉靖年间,俞大猷、戚继光以大福船抗倭,其“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驱,全仗风势,倭舟自来矮小,如我之小苍船,故福船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斗船力而不都人力,是以每每取胜”(《筹海图编》)。这是大型战船的威力,大福船的长度13丈(约30多米)。明末清初郑成功以金、厦两岛为基地,拥有东南海域的制海权,所用战船主要是水艉船、赶缯船,长度8—9丈(20多米),长宽比加大(接近4),关键是提高航行速度,郑成功船队挥师东渡,驱荷复台以后的130年间,清兵建设的水师,基本上仍以水艉船和赶缯船为主战船,乾隆六十年(1795年)因实用中感到“赶缯船笨重,驾驶不甚得力,改为同安梭船式”,并“奏请择其已届折造大修及将届折修者,仿照同安梭船式,分别大小一、二、三等号,通省改造八十只”,到嘉庆四年(1799年)“复将未改各船改造同安梭船”,至此全省都用同安梭船,“嘉庆十一年,巡抚温成惠奏,添造大横洋梭式船”,即对渡台湾,“涉黑水洋,黑水南北流甚险,船则东西横渡”,具有抗风浪和海流的大型同安梭船,还装备北方水师,“奉天金门营战船,闽、浙分造,福、泉二厂各一只,船系二号同安梭并彬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