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8063029
  • 作      者:
    王雨林著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王雨林,1975年2月出生,四川人,生于大邑长于攀枝花。1992年考入攀枝花大学,就读财务与审计专业,大专毕业后在攀枝花市林业局工作两年,随后考取统招研究生,于1997-2000年在西南林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专业方向为林业经济管理,导师为杜锦田教授,获得学位后返回攀枝花市林业局工作,2002年考入浙江大学,师从黄祖辉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参与联合国大学发展经济研究所实习生项目,在万广华教授的指导下研究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初步构建了博士论文框架与以后的研究方向。返校后到浙江万里学院任教,2007年博士毕业并获得学位。2005年到浙江万里学院不久受学校委派,担任浙江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在某贫困乡挂职工作三年,使之了解到贫困乡村的基层政府、干群关系、政府主导的脱贫项目等方方面面,对深入领会农村贫困问题颇有益处。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对贫困理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并详细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历程和一些著名的扶贫开发项目。
    《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利用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分析各省农村贫困情况,力图让读者把握我国近年来农村贫困的发展趋势,了解地区间的贫困差距。
    《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借鉴定量分析结果,从影响农民收入、区域不平衡发展和影响农民获益能力的角度,分析贫困成因,探讨行之有效的反贫困对策。
展开
精彩书摘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贫困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对于贫困的成因以及反贫困对策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有人把贫困研究比喻为镶嵌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各门学科上的宝石,但至今还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贫困学,贫困的复杂性由此可见一斑。
    正如1000个人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对贫困都有各自的见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加紧发展经济、摆脱贫困,但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如果把中国的反贫困成就排除在外,全球贫困人口实际上是增加的。另一方面,各国和国际性研究机构对贫困的研究方兴未艾,许多学者也投身于研究贫困,有关贫困的理论成果令人目不暇接,中国也概莫能外。这种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不能不令研究者汗颜,也引来公众的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对贫困的研究应该立足于实际,考查其内在的根源,而不仅仅是炫耀高深的理论和复杂的数据处理技巧。
    对中国来说,从近代以来,人民就没有真正富裕过。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经历了“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人民的生活维持在很低的水平,只有在改革开放后才走上了富裕之路,但这条路走得并不平坦。1978—1984年是农村反贫困成效显著的黄金时期,农村率先改革,制度创新激发了农民空前的生产热情,“交够了国家的,留足了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农业生产连创新高,农民收入得到显著增长,城乡差距也明显缩小,大量农村人口摆脱贫困。
展开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1.2  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内容

2  贫困研究理论
2.1  贫困定义理论
2.2  贫困线及测定方法
2.3  贫困程度的计算方法
2.4  贫困成因理论
2.5  反贫困理论

3  农村贫困情况
3.1  本书采用的计算方法
3.2  数据来源与调整
3.3  农村贫困情况
3.4  转型期农村贫困情况分析

4  农村贫困成因
4.1  从影响农民收入的角度看农村贫困成因
4.2  从区域不平衡发展的角度看农村贫困成因
4.3  从影响农民获益能力的角度看农村贫困成因

5  农村反贫困情况
5.1  扶贫开发机构设置
5.2  扶贫开发资金保障
5.3  扶贫开发分阶段情况
5.4  三大扶贫项目
5.5  其他扶贫项目
5.6  社会扶贫活动
5.7  对农村扶贫开发的评价

6  反贫困对策
6.1  总体性对策
6.2  地区反贫困重点
6.3  小结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