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流动还是迁移: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067818
  • 作      者:
    盛来运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农民工现象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也是世界人口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回顾过去的30年,农民为寻求自主的择业机会走过了一段长期而艰辛的路程……但这支寻梦大军的队伍却仍在年复一年地壮大,足见农民对追求自身文明富裕的向往是多么的执着,足见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容抗拒。<br>    《流动还是迁移: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是国内目前研究农民工问题较为深入、基础工作扎实、研究方法科学、原创性很强的著作之一。它的出版对于帮助社会了解这一问题,并进一步促进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盛来运,1965年生,河南省商城县人,现任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高级统计师。<br>    曾先后就读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分别获农学学士、管理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br>    多次赴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加拿大统计局、美国农业部普查局和东西方中心学习、访问和交流。2005年6月至12月被选派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参加“中国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干部公共管理培训班”。<br>    主持或参加过10余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80余篇,多次获奖。主要研究领域有农民收入增长、粮食安全、农村贫困和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
展开
内容介绍
    研究重点<br>    与国际上一般趋势相比,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独树一帜:有流动无迁移或迁移很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回流和留城过程是分割的。这使得中国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不仅落后于工业化国家,也落后于同等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城市化滞后和农村劳动力有流动无迁移两个差异,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特殊性的反映,也决定了中国发展模式的特殊性。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为什么是分割的?在相同的制度环境下,为什么有的劳动力外出了,而有的劳动力仍留在农村?为什么有的外出劳动力回流了,而有的仍留在了城市?制度变量如何影响了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国要不要推进劳动力流动过程和迁移过程的统一?新农村建设运动会对劳动力流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回答了这些问题,也就揭示了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特殊性和本质,揭示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要求,明确了今后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因此,本书选择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作为研究重点。<br>    主要结论<br>    本书利用国家统计局2003-2004年农村住户抽样调查1/2的样本数据(34000户),主要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回流和留城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这些结论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为制定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迁移政策提供了客观依据。主要结论有:<br>    ——无论是绝对收入还是相对收入都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回流和留城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家庭收入对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呈倒“U”形,在中等收入水平以前,劳动力外出的可能性与家庭收入成正比,到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家庭劳动力外出的可能性反而下降,最富的家庭和最穷的家庭一样具有相对较低的外出可能性;家庭收入对劳动力回流的影响不显著,但对留城行为的影响非常显著,富裕家庭的外出劳动力家庭负担较轻,在家庭的支持下比较容易做出留城的决定。城乡收入差距对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如新古典模型所假设的那样,收入差距越大,农民外出的动力越强,外出的可能性也越大,相应的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意愿越小。当然,收入差距越大,农民工留城的困难也越大,因为以此代表的城乡二元结构越大,城市制度壁垒越高。特别有意思的是,笔者在此验证了新经济迁移理论(NELM)所提出的“相对剥夺”的假设,即家庭收入相对地位的下降确实刺激了农民外出的可能性,降低了回流的可能性,证明了改善区域内收入分配状况的重要性。<br>    ——无论是劳动力的外出行为还是回流行为或留城行为,都是人力资本选择的结果。人力资本迁移理论的相关假设都被显著地证明是正确的。文化程度高、年龄轻、受过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最容易外出,最不容易回流,最容易留居城市;男性劳动力比女性劳动力外出的可能性大;年龄大的劳动力和已婚女性回流的可能性大,不容易长期留在城市。因此,面向农村人口的教育和培训无论如何重视都不过分。<br>    ……<br>    ——分析和验证了制度变量对劳动力流动行为和迁移行为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影响,得出了随着户籍制度背后的福利制度的市场化,住房制度安排逐步成为制约劳动力流动过程向迁移过程转换的最大障碍因素的结论。同时,本书还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城市“贫民窟”形成的可能性。<br>    ——在分析迁移、城市化和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对新农村建设的方向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以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为主线来设计新农村政策的设想,并根据城乡统筹的要求和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动迁移的政策建议。<br>    但是,由于研究数据、时间和能力的制约,本书也留下了不少遗憾。主要是对回流和留城过程的分析不够深入,一些制度变量没有办法量化,由此影响了实证精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导论:城市化、迁移和发展<br>    1.1 问题的提出<br>    1.2 文献综述<br>    1.2.1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的规模和范围<br>    在讨论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问题时,许多文献都提到了劳动力流动数量问题,但是同一时期的数值往往差别很大。例如,根据公安部门的统计,199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为3 124万,按照其增长率估计,1995年达到8393万人(蔡防,2000)。而国家统计局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流动人口是7000万人;1996年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得出农村向城镇迁移的人口为7223万人;农业部1993年的推算结果是6 200万人。数目差异如此之大,原因在于人们依据的对象定义和统计口径不同。如调查对象有的是农村流动劳动力,有的包括非劳动力的流动人口;流动期限有的是1天以上,有的是1个月以上,有的则是6个月以上;有的以出乡为流动定义,有的则以出县为流动定义。公安部的数据以户口登记数为依据,而国家统计局一般统计的是常住人口。<br>    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和调查制度的不断完善,劳动力流动转移数据混乱的局面得到了很大改善。统计数据越来越可比,也越来越接近。例如,到2000年,农业部固定观察点的结果显示,农村跨乡流动的劳动力达到7550万人;国家统计局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表明,目前全国有迁移人口超过1.31亿,其中省内迁移为9724万人,跨省迁移为3392万人。在省内迁移人口中,52%为从农村到城市的移民;在跨省迁移人口中,78%为从农村到城市的移民。由此推算,大约7600多万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打工。这两个数据非常接近(蔡防、都阳、王美艳,2003)。2000年以后,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以下称农调队)在农村住户调查的基础上,还正式建立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就业调查制度。该制度第一次把农村举家外出的常住户从流动劳动力中分离,使我们有可能同时观察到流动和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人群。
展开
目录
    序言<br>    摘要<br>    Abstract<br>    第1章 导论:城市化、迁移和发展<br>    1.1 问题的提出<br>    1.2 文献综述<br>    1.3 研究的方向<br>    1.4 研究的意义<br>    1.5 研究的方法<br>    1.6 本书结构<br>    第2章 国外劳动力迁移理论的发展<br>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迁移理论<br>    2.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迁移理论<br>    2.3 1980年以来的迁移理论<br>    第3章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和假设<br>    3.1 流动与个体决策<br>    3.2 流动与家庭决策<br>    3.3 流动与社区发展<br>    3.4 流动与制度变迁<br>    第4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之一:外出<br>    4.1 外出劳动力的规模与特点<br>    4.2 外出劳动力与非外出劳动力的比较<br>    4.3 外出的原因: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型(Probit模型)<br>    4.4 劳动力外出的结果<br>    第5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之二:回流<br>    5.1 劳动力回流:规模与特点<br>    5.2 回流劳动力与未回流劳动力的比较<br>    5.3 回流的原因:劳动力回流决策模型(Probit模型)<br>    5.4 劳动力回流的影响<br>    第6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之三:留城<br>    6.1 留城农民工的定义和规模<br>    6.2 留城农民工的特征<br>    6.3 劳动力外出时间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br>    6.4 城市农民工就业和生活质量<br>    6.5 农民工生活质量指数<br>    第7章 制度障碍与农村劳动力流动<br>    7.1 户籍制度:福利制度的歧视<br>    7.2 住房制度:中国能逃避贫民窟现象吗?<br>    7.3 土地制度:何时能流转?<br>    第8章 是经营城市,还是经营农村?<br>    8.1 再论迁移、城市化和发展<br>    8.2 新农村建设与劳动力流动<br>    8.3 城乡统筹:现实的选择<br>    第9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br>    9.1 主要结论<br>    9.2 政策建议<br>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br>    参考文献<br>    图表目录<br>    表1-1 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br>    表1-2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比较(%)<br>    表1-3 部分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流入对城市化的贡献(%)<br>    表1-4 1985-2005年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迁移情况<br>    表4-1 1985-2005年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结构及变化<br>    表4-2 不同地区外出务工人数及其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br>    表4-3 农民工就业的地区分布(%)<br>    表4-4 2001-2004年不同城市农民工分布情况(%)<br>    表4-5 2004年农民工在不同地区务工从事的主要行业比重(%)<br>    表4-6 外出劳动力平均年龄及年龄结构(%)<br>    表4-7 农村外出劳动力与非外出劳动力个体特征比较<br>    表4-8 农村有外出劳动力与没有外出劳动力家庭特征比较<br>    表4-9 农村有外出劳动力与没有外出劳动力家庭所在社区情况比较印<br>    表4-10 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型中所使用变量及其解释<br>    表4-11 劳动力外出Probit模型的估计结果<br>    表4-12 劳动力外出户nobit模型的估计结果<br>    表4-13 1985—2005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及结构变化情况<br>    表4-14 农村不同家庭的人口贫困比重(%)<br>    表4-15 不同地区的人群就业或迁移比重(%)<br>    表5-1 2004年回流劳动力和未回流劳动力个体特征比较<br>    表5-2 回流劳动力与未回流劳动力的家庭特征比较<br>    表5-3 回流与未回流劳动力家庭所在社区情况比较<br>    表5-4 劳动力回流模型中增加的解释变量<br>    表5-5 劳动力回流:Probit模型的估计<br>    表5-6 2003-2004年回流劳动力家庭与未回流劳动力家庭的变化<br>    表5-7 回流劳动力与从未外出劳动力的比较<br>    表6-1 2004年外来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时间<br>    表6-2 留城农民工与未留城农民工的个体特征比较<br>    表6-3 留城农民工与未留城农民工的家庭特征比较<br>    表6-4 留城农民工与未留城农民工的社区特征比较<br>    表6-5 劳动力外出时间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br>    表6-6 农民工生活质量指标体系<br>    表6-7 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全国总体情况<br>    表6-8 东、中、西部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指数<br>    表6-9 分城市类型的农民工生活质量水平<br>    表6-10 分行业的农民工生活质量水平<br>    表6-11 主要解释变量的基本统计描述<br>    表6-12 农民工生活质量指数和分类指数的回归结果<br>    表6-13 农民工主观满意度的基本情况<br>    表6-14 农民工生活质量指数与主观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br>    表6-15 主观满意度的回归结果<br>    表7-1 城市化进度比较(城市人口占总人口%)<br>    表7-2 城市流动人口的住房选择(%)<br>    表8-1 中国1978-2005年的GDP增长及结构变化<br>    表8-2 韩国新村运动的主要实绩<br>    图1-1 本书研究思路<br>    图2-1 人口迁移的障碍因素<br>    图2-2 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劳动力转移模型(LRF模型)<br>    图3-1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分析框架<br>    图4-1 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外出可能性变化<br>    图7-1 城乡居民户籍制度背后的福利安排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