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城乡差距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自从发生了城乡的分隔之后,这种差距就一直存在。在一个二元经济社会里,农村、农业和农民,就一直处于劣于城乡、工业和工人的地位。刘易斯通过一个二元经济模型,说明了如何突破城乡界限,从而成为发展经济学研究城乡问题的经典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当生产率或边际收入达到一定的差距之后,就会发展这两个系统之问的劳动力转移。研究人员试图对这个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对于小国经济体而言,这个模型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而对于大国经济体,这个模型还受制于大量的其他约束。如果注意到中国农民的人数问题,就会发现劳动力的转移并不是由一个简单的边际收入来决定的。当然,农民工阶层的产生,给这个模型注入了一个新的模式,就是通过农民工的流动(而不是简单地将农民转化为工人)来实现二元经济的农民与工人的趋同。如果仅仅从名词的角度看,农民工阶层似乎是一个过渡阶层,是农民向工人转化的一个过渡方式。但是,从数量上看,现在的农民工数量已经达到了1.8亿,且在以后的时间还会继续增加,有研究预测,在今后的十年中,农民工的数量将会达到4.8亿,这就使得农民工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过渡阶层,而是一个具有独立性质的社会分工阶层。大量的社会学研究文献对这个阶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这也为城乡一体化的背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城乡一体化同样是一个老话题。如果人们不能容忍城乡差距的长期存在,那么,城乡一体化至少应具有伦理学的理论支持。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可以实现城乡一体化,这就是平均主义的方式,通过降低城市工人的地位来简单地实现这种平等,这种做法甚至还出现在20世纪的某些不成熟的国家。但是,这远远不是一个合理的做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