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研究丛书(2008年第1卷):土地储备制度实证研究》分9个部分对我国土地储备制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内容包括浅论我国土地储备决策现状评价、新城镇开发的土地集约利角综合评价、写字楼租金微观影响因素研究评述、房地产区域投资组合研究、农地城市流转收益分配及其调控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实证研究
〔摘要与告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10余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储备已经逐步成为构建我国新型土地使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全国统一性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指导,各地对土地储备内涵、功能定位、机构设置、储备范围、收储模式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差异很大,土地储备的进一步发展遭遇到诸多瓶颈。本课题从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入手,探讨土地储备诞生的起因和背景,并通过对10余个主要城市土地储备实践和运作模式的比较,总结了土地储备的运作成效和现实意义。同时,将土地储务纳入与现行房地产开发立项、征地动拆迁、规划、供地、融资、登记制度进行研究,分析其间的冲突与协调,并最终从概念规范、目标、功能定位、范围、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一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实践发展与实证分析
(一)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1.背景
自1988年8月上海市首例以招标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26号签约——至1991年底,上海共对外出让土地使用权12幅,计980万平方米,土地出让金总收入约8474万美元和12.15亿元人民币。在这一阶段,土地批租主要采取“净地”方式,即政府通过征地、动拆迁等对土地实施前期整理开发后,再对外实施批租。这种方式将征地、动拆迁等前期整理开发与房地产开发分离开来,有利于平衡和处理征地、动拆迁过程中的利益关系,为房地产项目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净地批租要求前期投入很大,这对于改革开放前期资金短缺、亟需成都市建设的各级政府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