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路径优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305748
  • 作      者:
    董栓成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路径优化》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梳理和分析,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与国家关系理论框架指导下,构建了政府理性模型。
展开
作者简介
    董栓成(1964- ),河南尉氏人,1987年6月毕业于河南大学数学系,2000年获河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数量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计量经济学。历任河南大学讲师、副教授、经济系副主任、数量经济学硕士生导师等职。在国际会议和《经济学动态》、《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路径优化》共分8个章节,在中外农地制度变革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永佃权制”的委托-代理模型,提出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路径,并在优化农地制度改革路径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户效用模型。具体内容包括农地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中外农地制度变革比较分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分析、国有永佃制研究、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人口增长关系分析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路径优化》认为在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条件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在中外农地制度变革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路径优化》构建了“永佃权制”的委托-代理模型,提出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路径,并在优化农地制度改革路径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户效用模型。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来自中国农村改革实践的思考
    从1982年中共中央发布第一个“一号文件”算起,已经过去了25年。在这20多年里,农村问题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长期呈现边缘化的趋向,以至于农村问题越积越深,当时的农村问题的提法已经不能全面概括,农村问题演变成了“三农问题”。从改革开放之初到80年代中后期,农村改革推进迅速,那段时间农民收入的年均增幅一度超过15%。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农民承包经营土地,农村工业发展受到了鼓励,农产品价格有所提升。1986年以后,旧政策的作用被逐渐消化,新的政策又未能适时出台,致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速度明显放慢。1989年之后,关于农村改革的政策取向一度面临转向。据曾经担任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长期负责农村改革和发展政策研究的杜润生老先生回忆,“六四”风波后有人提出包产到户只有分散经营,没有统一,倡导回到乡村合作制度,甚至认为搞商品市场是经济自由化,导致已经决定的主要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改革也停了下来。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改革的反复才得以扭转。之后,第三代领导核心亲赴安徽,宣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会变,中央还决定将承包期延长30年。
    因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被边缘化,农民声音最弱,其权益往往受到侵犯和损害。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来自中国农村改革实践的思考
第二节 当前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框架及其存在问题
第三节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路径框架
第四节 本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五节 本书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农地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国内近二十多年相关农地制度改革理论研究概述
第二节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第三章 中国农地制度的变迁
第一节 概念的重新界定
第二节 清朝“永佃权制”变迁——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节 太平天国革命与土地制度变革
第四节 辛亥革命与农村土地制度——“永佃制”的衰落

第四章 中外农地制度变革比较分析
第一节 中日农地制度变革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中英自耕农阶层消亡的路径比较
第三节 俄罗斯土地制度变革与农业发展问题
第四节 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农地改革思考
第五节 美国的农地制度
第六节 埃及土地革命与农业发展
第七节 越南土地革命与农业发展

第五章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分析
第一节 理论概述
第二节 中央政府农村决策理性行为分析

第六章 国有永佃制研究
第一节 产权理论概述
第二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国有永佃制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第四节 国有永佃制的现实意义
第五节 “国有永佃制”条件下农村土地流转路径依赖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第七章 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人口增长关系分析
第一节 外部性、农地制度与农村人口
第二节 社会均衡人口规模和社会最优人口规模的博弈分析
第三节 发达国家:均衡人口规模和社会最优人口规模的博弈分析
第四节 “放水养鱼”与“无水可放”的经济学分析

第八章 深化农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第一节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农村社会和谐
第二节 农村土地制度与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分析
第三节 土地制度、化肥、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四节 土地制度、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