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发展转型之路:中国与东欧的不同历程:economics and politics of agricultural transition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40291
  • 作      者:
    (比)约翰。思文(Johan Swinnen),(美)罗思高(Scott Rozelle)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发展转型之路:中国与东欧的不同历程》是首部系统地对中国、前苏联以及东欧国家的农业转型过程进行经济学分析的著作。作者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对28个国家的农业转型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发展转型之路:中国与东欧的不同历程》中,作者抛弃了多数学者用农业产量的变化来评价“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的成败得失的做法,而是以劳动生产率作为改革成功的度量指标,从改革前的初始条件开始,分析不同政策组合在不同背景下所可能产生的结果,并给出详实而可靠的证据,在分析的过程中,还分别针对改革中的基层生产者、农业组织以及政府等主体的行为展开了生动的经济学分析,并得出了可靠的政策结论。
展开
作者简介
    约翰?思文(JohanSwillnen),东欧农村发展经济专家。现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发展经济学教授,LICOS转型经济学中心主任,兼任欧洲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等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他曾先后被聘为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和欧盟经济顾问。思文教授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发展经济和比较经济方面的论文。他是《美国农业经济》(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和《世界发展》(WorldDevelopment)等学术刊物的特聘编辑。
    罗思高(ScottRozelle),中国农村发展经济专家。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FSI国际所亚太研究中心教授,高级研究员。他从事中国农村经济及其转型发展研究二十余年,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首席国际顾问。和中国同行一起,他到过中国绝大部分省份的农村进行实地调研,并在国际著名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论文教百篇。2007年,罗思高教授获美国农业经济协会年度杰出研究员奖。同年8月,他被中国人民大学授予“长江学者”称号,并聘为名誉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发展转型之路:中国与东欧的不同历程》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迅速崛起,一系列中欧和东欧国家成功加入欧盟,而与此同时,俄罗斯通往市场经济的道路仍然坎坷不平。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大量政治家、商业领袖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而仅仅在20年前,这些变化却是不可想象的。导致这些事件发生的动力因素何在?它们是怎样变成现实的?其他发展中国家从中又能得到怎样的经验和教训?《发展转型之路:中国与东欧的不同历程》恰恰是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深入理解和认识上述重要而又影响深远的问题的一部力作。
展开
精彩书摘
    Ⅰ  农业转型的经济学
    2.1  改革绩效的度量
    在对转型国家农业部门的改革史实进行回顾之前,我们首先必须在“成功”的判断标准上达成共识。正如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家所言,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承担着几项重要任务,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Johnston,1970)。例如,农业能够提供大量而又廉价的食物;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和服务业提供劳动力;此外,农业还能为国内消费者和贸易商提供食物之外的其他商品(比如纤维产品、咖啡和可可、烟草等);最后,农业部门与国内其他产业间还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并能创造消费需求。
    在这一概念框架内,我们能够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国家——特别是那些相对贫困的国家——会如此重视农业产量。更高的粮食产量能够增加国内粮食市场的供给,进而会带来物价的降低。此外,农业产量的增长还能带来收入的提高。正是由于上述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在评判农业经济是否取得了成功时,一些国家会将产量的增长作为主要的依据。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产量并不是“成功”的一个理想度量指标。特别地,由于改革前大部分转型国家的经济扭曲程度相当高,用产量增长作为成功的度量可能会引起偏误。事实上,如果价格在转型初期的扭曲程度足够高,仅仅让价格回到能够较好地反映资源长期稀缺价值的水平,就有可能带来产量的急剧下降或上升。按照这个逻辑,如果一个国家在改革前曾经对生产投入和产出的价格进行过很大程度的补贴,则成功的价格改革就应当会导致国内产出降低。
    与之不同的是,不论是否将农业产量的增长作为改革成功的标志,所有国家农业生产率的上升对于一个成功的农业部门来说都是必需的;在评判农业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方式时,农业生产率的上升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实现其众多的经济目标。能够提供更好的激励和减少资源浪费(较好的激励和更加完全的控制权可以带来资源的节约)的政策,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率,而农业生产率的上升将会带来:(1)粮食农业以及非粮食农业产出的增长;(2)收入水平的上升;(3)农业部门更加现代化。生产率的上升意味着更少的投入能够带来更多的产量,从而可以节约出一些稀缺资源,而这部分被节约的资源可以用来增加产量,也可以被转移到生产率更高的其他类型的生产活动中去。
    ……
展开
目录
1 引言
1.1 成功的衡量与成功的决定因素
1.2 改革路径的选择:一个政治经济学分析

Ⅰ 农业转型的经济学
2 转型的模式
2.1 改革绩效的度量
2.2 农业产量的变化
2.3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2.4 农业产出的变化
2.5 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2.6 转型的模式

3 一个农业转型的模型
3.1 引言
3.2 阐明“社会主义无效”(Socialistinefficiencies)的基本模型
3.3 改革的模型化
3.4 模型的拓展
3.5 改革和效率一个经验例证

4 改革政策
4.1 价格和补贴政策的改革
4.2 产权改革和农业的重构
4.3 自由化和市场制度的发展

5 改革的效果
5.1 引言
5.2 价格和补贴改革的效果
5.3 产权改革的效果
5.4 市场自由化的效果
5.5 改革政策相互作用的影响

Ⅱ 农业转型的政治经济学
6 改革战略的基本决定因素
6.1 初始的技术水平
6.2 财富的拥有量和经济结构
6.3 分权的程度
6.4 历史传统和路径依赖
6.5 其他因素

7 为什么共产党在中国推行了改革,而在苏联却没有?
7.1 引言
7.2 中国的政治变化、基层的推动力以及农业改革
7.3 苏联基层的抵制以及农业改革的失败
7.4 中国和苏联的技术、财富和分权
7.5 共产主义组织和改革试验

8 市场自由化改革步伐的决定因素
8.1 引言
8.2 中国渐进式的市场自由化
8.3 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全面同时改革

9 产权改革和农场组织重构的政治经济学
9.1 土地权利的类型
9.2 历史传统和私有化
9.3 土地返还的决定因素
9.4 土地的实物分配与股份制分配
9.5 硬预算约束和农场组织重构

Ⅲ 结论、经验教训与转型经济的新发展
10 结论
10.1 农业转型的经济学
10.2 农业转型的政治经济学

11 农业转型的经验与教训
11.1 找到恰当的指标来度量改革的成功
11.2 制定正确的制度框架
11.3 改革政策的组合
11.4 改革的初始条件与改革政策的影响

12 转型后的第二个10年
12.1 东亚国家
12.2 中东欧国家
12.3 独联体国家
12.4 启示及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