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林业重点工程与消除贫困问题研究:续:cont'd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877955
  • 作      者:
    林业重点工程与消除贫困问题研究课题组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林业重点工程与消除贫困问题研究(续)》内容为1978年,我国启动了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建设工程;1993年以前,我国林业重点工程投资主要为防护林投资;1993年增加了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1998年开始天然林保护工程;1999年进行退耕还林工程试点。至此,六项林业重点工程正式启动。1986年,林业重点工程造林面积为110.673万公顷,占全国造林总面积的20.98%(中国林业统计年鉴,1986)。随着林业重点工程的逐步启动,尤其是1998年以后,林业重点工程造林面积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2003年林业重点工程造林面积达到最高,为826.278万公顷,占全国造林面积90.62%(中国统计年鉴,1998—2003)。
展开
精彩书摘
    第2章  文献回顾<br>    2。1 林业重点工程与公共财政支出的研究<br>    公共财政理论是针对市场在公共领域配置资源失灵和分配不公等问题而提出来的,最早产生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公共财政理论的诞生是以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出版为标志。随后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对公共产品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讨论了政府活动的适应范围问题。20世纪20年代福利经济学的兴起,标志着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又进了一步。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将消除外部性作为公共财政的一个目标,指出影响经济福利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国民收入的大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情况。政府应采用对边际私人收益大于边际社会收益的部门进行征税。对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益的部门进行补贴的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产生标志着现代公共财政理论的形成。公共财政在这一阶段逐渐形成三大职能,即有效配置资源、公平收入分配和稳定宏观经济。<br>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言<br>1.1 林业重点工程及其进展<br>1.2 主要研究结论<br>第2章 文献回顾<br>2.1 林业重点工程与公共财政支出的研究<br>2.2 林业重点工程的相关经济学理论基础研究<br>2.3 当地农民参与意愿及动因分析<br>2.4 林业重点工程对生产要素配置及当地经济的影响<br>2.5 林业重点工程对农民生计的影响<br>2.6 林业重点工程对粮食安全的影响<br>2.7 林业重点工程的制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br>2.8 林业重点工程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br>2.9 林业重点工程的研究方法及效益评价方法<br>第3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产量的影响<br>3.1 引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