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农地利用的经济学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9125599
  • 作      者:
    韦鸿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韦鸿,男,1965年7月生,湖北公安人,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为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所所长。近年来,主持与参与省级以上的课题5个,先后在《经济体制改革》、《农业技术经济》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农地利用研究,有农地利用规划研究,农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农地利用变化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以及土地经济学中的农地分区利用、农地集约利用和农地规模利用研究。《农地利用的经济学分析》在这些研究上引入了新的研究变量,分析了投入到农地上的劳动与资本的机会成本(由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及其变化、农地制度及其变化对农地利用的影响;发展了农地利用研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对解决农地利用问题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农地利用的经济学分析》提出的如下理论观点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一、在零交易费用条件下,“公地”是“悲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发展了经济学上的“公地悲剧”理论;第二、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条件下,无论土地是否公有,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由于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较高,会将劳动固定在土地上,土地容易过度使用,导致土壤退化,水土流失。这些观点对制定偏远地区土地利用政策有重要指导意义;第三、离城较近的地方,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较低,而投入土地的劳动、资本等要素的机会成本较高,因此土地不会过度利用,相反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容易。
展开
精彩书摘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的最高宗旨是提高社会的福利,即幸福程度。试想一个远古社会,所有人都从事农业,农产品剩余为零(即农业产出减去农业人口消费后的剩余为零)。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幸福来源于吃、穿。假设人的幸福感随着人不同需要的逐渐满足而增加,则一部分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生产满足除吃、穿之外的其他方面需求的产品时,人类的幸福程度增加。这需要有农产品剩余。随着农产品剩余的增加,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人越多,生产的满足人类其他需求的产品越多,人类幸福感增加的越多。
    如何才能做到农产品剩余不断增加呢?从经济学的理论和人类社会的实践看,只有用资本积累代替人力,用知识武装头脑。因此随着农民知识的增长和物质资本的不断增加,农产品剩余会不断增加。只要农产品剩余的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人类的幸福感就可能增加。
    农民的知识增长和物资资本的积累都是无极限的,农产品剩余的增加也是无限的吗?显然不是。因为无论什么农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土地。土地数量是有限的,每一块土地的农产品产出也有极限。这决定了不断增加农产品剩余,不仅要农民的知识、物资资本的积累不断增加,还要对土地实行最恰当的利用。
    因此对土地最恰当的利用是人类幸福感不断增加的前提,也是经济学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土地利用与社会的人口有关,与社会的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的比例有关,与社会拥有的土地数量有关,也与土地质量有关。《农地利用的经济学分析》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
展开
目录
前言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第三节 《农地利用的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第四节 《农地利用的经济学分析》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

第二章 土地、农地、农地利用及其相关概念和农地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土地、农地、农地利用及农地利用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农地的基本问题

第三章 农地利用的理论综述与农地利用的经济学分析模型
第一节 农地利用的理论综述
第二节 农地利用的经济学分析模型

第四章 农地利用的经济学分析模型——研究农地制度对农地利用的影响
第一节 农地制度对农地利用影响的理论解释
第二节 日本农地制度设定体系及其对农地利用的
影响第三节 美国、西欧农地制度及其对农地利用的影响
第四节 中国农地制度体系设定的贡献及其对农地利用的影响与问题

第五章 农地利用的经济学分析模型——研究农业人口数量变动、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对农地利用的影响
第一节 农业人口数量变动对农地利用的影响理论解释
第二节 农业人口数量变动对农地利用的影响现实证据
第三节 农业生产技术变化对农地利用的影响理论解释
第四节 农业生产技术变化对农地利用的影响现实证据

第六章 农地利用的经济学分析模型——研究中国耕地利用问题
第一节 中国耕地的地形、气候与土壤特征
第二节 中国耕地利用现状
第三节 中国耕地的极限利用——最大可能生产量
第四节 农地利用理论对中国耕地利用问题的理论解释
第五节 改革制度、调整政策,促进中国耕地可持续利用

第七章 中国草地、林地利用的经济学分析——对中国草地、林地利用问题研究
第一节 中国草地、林地资源总量与分布特征
第二节 中国草地、林地利用现状
第三节 中国草地、林地利用中的问题与潜力
……
第八章 水资源渔业利用的经济学分析
第九章 农地利用类型转换的经济学分析
第十章 农地非农化的经济学分析
第十一章 《农地利用的经济学分析》研究的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