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区——美国经济
增长的发动机
提及美国大都市,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可能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眼花缭乱的广告牌、川流不息的车辆;抑或是千奇百怪的电影世界,实现梦想的地方。纽约、休斯敦、洛杉矶、华盛顿,从北到南,从西到东,美国就是由数百个大都市区组成的国度。
美国建国初期,城市数量很少,城市化水平很低。进入20世纪20年代,美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大城市人口开始逐渐向郊区迁移,功能集中的中心商业区和以居住区为主的郊区逐渐泾渭分明,从而构成了美国大都市区的两个基本因素。而后,大都市区的郊区不断横向扩展,每当其外延地区达到大都市区规定的标准时,便被划人大都市区。此后,美国城市的发展主要是大都市区的发展。根据美国人口统计局1990年修订的大都市区的标准,至2000年4月份,美国有280个大都市区(MAs),包括19个联合大都市统计区(CMSA)和261个大都市统计区(MSAs)。其中人口在1 000万以上的大都市区有两个,即纽约一新泽西长岛联合大都市区和洛杉矶-里弗赛德奥兰治联合大都市区;人口在500万至1000万的大都市区有7个,即芝加哥-加里-基诺沙联合大都市区;华盛顿巴尔的摩联合大都市区;旧金山-奥克兰-圣何塞联合大都市区;费城-威尔明顿-大西洋城联合大都市区;波士顿-伍斯特-劳伦斯联合大都市区;底特律一安阿伯 弗林特联合大都市区;达拉斯-沃思堡联合大都市区。人口在100万至500万的大都市区有41个,其余为人口少于100万的大都市区。正是这些规模不等的大都市区组成了比较完备的区域性城市体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