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2008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85800
  • 作      者:
    刘士林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2008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是上海高校都市文化研究院的规划项目,主要研究中国都市化进程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报告以2008年度为背景,分别就经济社会、文化生产、理论创新等多个层面关注中国的都市化进程,是中国都市化进程进行从经验到逻辑,从理论到实践,从发展到创新的总结与研究。
展开
目录
前言:以“大都市”与“城市群”的拔节声作证——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br>一、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城市发展状况<br>二、中国城市发展:从城市化到都市化进程的飞跃<br>三、以“大都市”与“城市群”为重点工程的现代化新路径<br><br>第一部分:2008中国都市化进程的世界背景与现实焦点<br>一、2008:本世纪时问最长的一年<br>1.世界经历重新洗牌<br>2.全球经济减缓阴影下的世界动荡与安全<br><br>二、全球层面:粮食与货币<br>1.粮食危机席卷全球<br>2.金融危机:城市发展不可承受之重<br>3.金融危机冲击波与都市画皮的剥落<br><br>三、国家层面:树立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意识<br>1.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br>2.“唱衰美国”与“看好中国”<br><br>四、安全与民生:都市化进程中的现实焦点<br>1.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大自然的挑战与警示<br>2.“多难兴邦”:5·12汶川特大地震<br>3.站立于世界之巅的幸福感:2008北京奥运会<br>4.“祸兮,福之所倚”<br><br>第二部分:2008年中国大都市与城市群建设与发展<br>一、城市发展的新阶段与创新型城市<br>1.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新阶段<br>2.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与创新型城市试验<br>3.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的二律背反<br><br>二、2008中国大都市的发展状况<br>1.21世纪的“机会”与中国大都市的年度状况<br>2.大都市在经济发展转型中的新思维<br>3.大都市的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br>4.城市新区规划、环境评价与信息化建设<br><br>三、2008中国城市群的发展状况<br>1.城市群的宏观发展及其现实影响<br>2.长三角城市群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br>3.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积累与条件<br>4.珠三角面临的困难、挑战及前瞻<br>5.日新月异的京津冀城市群<br>6.资源共享:武汉城市群的制度应用创新<br>7.长株潭“3+5”模式:后发展城市群的先进规划<br>8.合肥城市群提速与广西北部湾敞开胸怀<br><br>四、都市化进程中的城市与农村<br>1.中央一号文件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农业的高度重视<br>2.城乡矛盾的加剧与更高层面的化解<br>3.农村的教育公平、社会安全与精神生态<br><br>第三部分:城市发展的环境与资源<br>一、政治理念、规划与都市化进程的环境政策<br>1.城市环境与命运的现实决定者<br>2.中国都市化进程的宏观环境政策框定<br><br>二、人口都市化及其相关问题<br>1.2008:都市化进程的人口节点<br>2.人口的国际化与高速流动状态<br>3.全球共同的老龄化问题及其应对<br>4.人口与环境,移民与气候<br>5.就业、劳资矛盾与白领的生育困境<br>6.在中国:户籍制度的去与留<br>7.人力资本的量和质<br>8.人口大国的专项统计与社会管理<br>9.生理与文化:人的快速进化与姓氏的消亡<br>10.深层问题:中国城市的“亲属结构”<br><br>三、环境的挑战与城市的回应<br>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r>2.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与资源状况<br>3.气候变异、灾难与全球治理<br>4.能源战略、城市减排与开发新能源<br>5.“地球之肾”与“城市绿肺”<br>6.限塑令:中国介入全球“限塑”环保的政府行为<br>7.城建与居住:人工环境面面观<br><br>四、资源竞争、实力比拼与创新探索<br>1.北京与上海:中国金融都市的“双子星座”<br>2.城市排行新趋势与优势资源再分配<br>3.中西部城市群的“练摊”与“跨越”<br>4.城市文化经济的竞争与甘苦<br>5.软实力发展与城市创新<br>6.传统制造业转型的世界城市经验<br><br>五、交通文化:基建高潮与汽车社会<br>1.交通基建与规划高潮与当代城市发展<br>2.城市的高速铁路与轨道交通时代到来<br>3.汽车与都市社会的恩与怨<br>4.交通是一个政治问题<br>5.城市交通设计治疗都市肥胖症<br><br>六、城市公共社会的初步培育与发展问题<br>1.巨大的成就与更高的发展目标<br>2.民生问题: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尺度<br>3.加快建立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br>4.大型公共对象的管理方式与民生意识<br>5.不良生活方式与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br>6.以恐怖袭击和食品安全为中心的城市安全<br>7.人性化是公共社会建设的更高目标<br><br>第四部分:大都市的文化发展与精神生态<br>一、“先质而后文”:文化政策与管理<br>1.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文化发展<br>2.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文化市场体系<br>3.博物馆的免费开放与文化低保<br>4.城市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角<br><br>二、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融合<br>1.世界文化交流与中国的世界化<br>2.当代中国形象创造与传统文化元素传播<br>3.盗版Windows XP的全线撤退与微软“黑屏”事件<br><br>三、文化产业的“危”“机”与“热”“冷”<br>1.文化产业与中国城市发展<br>2.文化产业与文化生产力<br>3.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br>4.文化产业与金融经济的恩怨<br><br>四、非物质遗产保护的新进展与良好趋势<br>1.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新进展与老问题<br>2.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对外交流十分活跃<br>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道救助与保护<br>4.数字技术应用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立<br><br>五、文化与精神生态:都市生活的浮世绘和多棱镜<br>1.文化CPI的“上扬”与消费安全<br>2.都市文化 生理焦虑与色情消费的增长<br>3.青少年文化的中国问题与世界景观<br>4.网络文化的真实面孔与新城市病<br>5.心理与精神健康:都市的孤独与沉溺<br>6.消费伦理:赌博、品牌与慈善事业的惨淡经营<br>7.草根的“山寨狂欢”与精英的“哗众取辱”<br><br>第五部分:城市发展模式探索与都市文化理论创新<br>一、城市发展模式的新探索与新思维<br>1.新型城市化道路与创新型城市<br>2.品牌与形象:城市发展的新思维<br>3.重大都市活动推动城市转型与更新<br><br>二、2008中国都市化进程的整体语境与发展建言<br>1.整体语境:生存资源的全面紧缩与现实矛盾的激化和深化<br>2.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都市人的努力与弘毅<br>3.中国大都市与城市群的发展建言与深度阐释<br><br>三、都市化进程中的旧学与新知<br>1.都市空间资源的严重不足与多学科的集聚性关注<br>2.中国都市化进程的基础震荡与相关学术研究的反思和自新<br>3.以都市化进程为中心的当代城市化进程研究<br>4.以城市发展为中心的地理、政治、经济、管理等应用研究<br>5.以文明传承为主题的城市史与城市社会研究<br>6.以都市精神生态为中心的文化研究与文学书写<br><br>四、2008都市文化学的现实关注与学术新语<br>1.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与中国城市发展的研究<br>2.文化城市和文化都市研究的进一步深化<br>3.城市公共空间的都市文化研究<br>4.对江南城市社会与文化的多元解读<br>5.都市美学与城市审美文化的研究<br>结语:城市在新轴心时代的“多难”与“兴邦”<br>一、新轴心时代:同样充满动荡与苦难的开幕<br>二、比经济刺激更重要的是“戒贪欲”<br>三、“艰危交逼,人才崛起”<br>附录:<br>1.2008西方城市群发展状况<br>2.东亚城市建设的发展状况与方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