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孔子多层次、多角度阐发“仁爱”的内涵,但其“仁爱”思想还是着重停留在“亲亲”的层面,认为孝悌是仁爱的根本。<br> 孟子继承孔子“仁爱”的思想,在“亲亲”基础上提出“仁民爱物”的思想,突破了血缘亲情的界限。孟子将“仁”视为人天性所带有的“不忍人之心”、“测隐之心”(《孟子·公孙丑上》),这种仁爱势必要求推己及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又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即是说,仁者之爱应在满足血缘亲隋之后,将爱心由己及人,由近及远地外推。这就是“亲亲而仁民”。这是孟子“仁爱”思想的主要内容。虽然孟子也讲到“爱物”,但孟子只是将万物狭义地理解为有生命的自然物,即便不爱对人并无损害。<br> 唐代韩愈提出“博爱之谓仁”(《原道》),意在恢复被遮蔽已久的儒家“仁爱”思想原旨。宋明两代的理学家们则沿着这一思路,进一步提出“万物一体”的观点,从而使儒家的“仁爱”内涵真正达到了“爱物”境界。程颢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二程遗书》卷二)张载提出“民胞物与”的思想,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明代的王守仁指出:“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