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弥散到秩序:“制度与生活”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变迁(1921-2011)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085683
  • 作      者:
    李友梅,黄晓春,张虎祥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从弥散到秩序:制度与生活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变迁(社会卷)(1921-2011)》是《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使命丛书》之一,《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使命丛书》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筹划的出版项目。丛书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学科角度,确定了三个领域的研究主题,即创新与修复--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复兴与增长--共容性组织推动的经济制度变迁、从弥敖到秩序--“制度与生活”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变迁。在丛书的研究撰写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丰功伟绩和巨大成就。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体现理论工作者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追求对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发展历史的深刻的学理思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二)革命道路的群众路线:道路的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失败与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中,最终选择了群众路线,选择了作为动员中国传统社会的革命力量--农民阶级与工人阶级,选择了借助这些革命力量进行革命斗争的道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适应了当时中国整体社会结构的状况。根据黄仁宇的判断:“传统中国的政治与社会结构与西方现代型国家的经济组织相去甚远,而且自思想理论至生活经验,中国文化中可以改造利用者相当少。由于传统社会结构的稳固,而西方法制与中国社会也格格不入,所以西方人在中国所得的利益也相当有限。这说明中国不能因为西方文化的渗入,就能如日本一般,迅速现代化,而必须经历相当的折磨,其底层结构必须经过一段重整。正因为如此……中国需要在历史上通过一次长期的革命,并非偶然。”②正是基于这一判断,黄仁宇指出了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获得最终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共产党建立了更为牢固的社会组织结构,将一盘散沙的农民组织起来并由此改造了中国的基础结构。换种方式说,最终促使中国共产党实现这一战略的主要条件就在于群众路线的实践以及对中国传统社会进行的革命化改造。
    如同前文所述,马克·塞尔登曾指出,“延安道路”的精髓是群众路线。“中国共产主义运动自延安时期以来的历史业绩,尤其是在推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造方面的卓越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坚持了群众路线而取得的。”③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有些新一代学者深入到各根据地调查研究,他们由此注意到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在根据地推行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些政策的推行采取了强制性的方式,甚至有的地方存在民众与中国共产党的对抗,尤其是在地主势力强大。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国家与社会”范式的理论想象
二、“制度与生活”范式及其内涵
三、从单一整合到多元管理:执政党的战略选择
第一篇 革命诉求与政治的社会选择(1921-1949)
第一章 从精英主义到群众路线:政党意识形态的转变
一、精英主义社会改造路线的实践和挫折
二、路线斗争与群众方针的胜利
三、基于群众路线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重建
第二章 群众路线的制度设计:适应中的社会建构
一、土地改革与农民的组织化
二、自由民主理念的传播与知识分子的争取
三、适应性建构:群众路线的实践逻辑
第三章 比较优势的凸显:政治的社会选择
一、“两党”意识形态与其各自社会改造路径
二、民间的国家道路选择与共产党的胜利
三、现实的理想化:回归传统的共产主义文明

第二篇 共产主义实践与社会单位化(1949-1978)
第四章 理想主义情境下社会的运动化改造
一、对革命后社会重建蓝图的“想象”
二、“意识形态挂帅”与社会的同质化
三、理想主义与社会运动
第五章 理性主义与社会的单位化
一、组织决定生活:单位制与人民公社
二、出身设定机会:阶级、户籍、单位与级别
三、精英的国家化与政治化:干部制度的建构与运用
四、理想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冲突及其合作
第六章 隐秘的自主性空间
一、嵌入非正式网络的单位内行动空间
二、单位自主性:单位问的行动空间
三、改变身份:隐秘的阶层流动

第三篇 市场改革与社会自主性的多维葫发(1978-2011)
第七章 市场力量的释放与发展主义的形成
一、底层谋生需求的冲击与改革的启动
二、自由生活抑或精神污染:精神文明领域的一场较量
三、物质欲望的放大与GDP主义的合法化
第八章 社会市场化与自主性发轫的悖论
一、从市场经济到市场社会:单位制改革及其后果
二、工具主义与差序格局的再生产:个体化发育的畸形化
三、社会认同危机
第九章 责任伦理重建与和谐社会的实践
一、“和谐社会”:执政伦理的创造性转换
二、面向民生:政策体系的价值转向
三、市场导入与权力转换:组织与整合模式的创新
四、民生和民主:和谐社会的两个支柱
余论中国社会生活秩序重建与公共性
一、当代中国治理转型与公共性
二、当前中国社会的公共性困境
三、走出社会建设中的公共性困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