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企业集群的内生性成长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28480
  • 作      者:
    刘巨钦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巨钦,湖南益阳人,工学《机械》学士,企业管理硕士,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MBA风云教师”。1994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8年破格晋升教授。湘潭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点负责人。1995年任湘潭大学商学院副院长,2001年任湘潭大学兴湘学院院长至今。兼任湖南省政协委员、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理事、湖南省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副会长等职。
    主要研究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组织设计与公司治理。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南开管理评论》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40多篇:在上海三联书店、中国经济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等出版《现代企业组织设计》、《企业股份制与资产重组》、《企业组织设计原理与实务》、《中国企业集团成长模式论》、《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研究》等专著12部。主编教材2部,参编国家规划教材1部。先后获得省部级教学和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企业集群的内生性成长研究》从集群内单个企业的视角出发,将内生性作为企业集群成长问题研究的切入点,试图揭示企业集群的内生性成长机理。在跨国公司以技术进步和组织变革的优势主导全球生产竞争的同时,以合作网络形式出现的介于市场和企业科层之间的组织形式:企业集群,却依靠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得到发展和壮大,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新亮点。针对产业发展和企业成长的新模式,如何构建起有较强解释能力的企业集群成长机理分析框架,就日益成为企业成长理论和集群理论关注与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本研究的根本出发点。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当今的企业发展正在演绎着一个空问悖论。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往往只要通过网络就能从世界各地获取资本、商品、信息、技术与人才,这样,企业地处何处对其本身的竞争力影响似乎越来越小。然而现实恰恰相反,我们看到区域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比传统时代更为加强了,企业集群的迅猛发展深刻地表明了这一点。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地图上,企业集群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壮大,许多产业领域都为集群所控制。许多中小企业甚至大型企业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的发展战略之一就是加入企业集群,形成集聚效应,众多企业将大量的资源根据市场的需要,通过建立企业间合理的竞合组织关系和市场关系而在有限的空间高效地积聚配置,以实现潜在利润的最大化。这种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因企业集群的发展而表现出的“粘性”,即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并没有因为生产过程的分散而下降,而是在光滑的产业空间内形成了一些粘滞的结点,从而吸引生产活动在这里高度集聚。另外,由于企业集群、分工细化和在社会文化方面的根植性,这些区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率和持续的创新与发展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日益发展的交通、通讯技术使得资本、劳动力、技术和信息等资源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对区域的依附日益减弱。当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越来越强时,区位替代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表现为企业在区位选择上的更多自由和生产经营活动向全球扩散的趋向,这种趋势尤其表现在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球布局。因此,地区间的竞争变成了“持久力的比赛”或“投标战”(Storper,1997)。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学者对企业集群的研究综述
1.2.2 国内学者对企业集群的研究综述
1.2.3 对企业集群理论的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企业集群成长研究的理论渊源
2.1 古典经济学关于企业集群的理论
2.1.1 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
2.1.2 弹性专业化模型

2.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企业集群的理论
2.2.1 马克思关于分工与协作的理论
2.2.2 马克思关于企业形成和发展的理论

2.3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企业集群的理论
2.3.1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2.3.2 韦伯的区位理论
2.3.3 新产业区理论
2.3.4 集体效率模型
2.4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企业集群的理论

2.5 空问经济学关于企业集群的理论
2.5.1 增长极理论
2.5.2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
2.5.3 新产业空间理论
2.5.4 创新环境理论
2.5.5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2.5.6 技术创新模型

2.6 管理学关于企业集群的理论
2.6.1 竞争经济学理论——钻石模型
2.6.2 全球价值链模型
本章小结

第3章 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集群的内生性成长
3.1 关于企业资源的观点
3.1.1 资源的一般概念
3.1.2 关于企业资源的观点

3.2 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成长理论
3.2.1 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成长理论
3.2.2 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成长方式的演进逻辑
3.2.3 企业集群的战略性资源

3.3 企业集群的性质
3.3.1 企业集群的界定
3.3.2 企业集群的特征维度
3.3.3 企业集群的经济性质

3.4 企业集群的内生性成长
3.4.1 企业集群的内生性成长
3.4.2 企业集群成长的内生演化框架
3.4.3 企业集群成长的内生要素模型

3.5 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集群内生性竞争优势的形成
3.5.1 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逻辑
3.5.2 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集群内生性竞争优势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集群内生性成长的演进分析
4.1 企业经济性质的再解释
4.2 企业间的融合——生产性网络组织
4.3 企业集群的自增强与路径依赖
4.3.1 企业集群的自增强机制
4.3.2 企业集群成长的路径依赖

4.4 企业集群内生性成长的扩张维度
4.4.1 集群的横向网络化扩展
4.4.2 集群的纵向产业链延伸

4.5 企业集群内生性成长的扩张方式
4.5.1 群内企业衍生
4.5.2 群内企业成长扩张
4.5.3 外部企业入群

4.6 基于企业集群内生性成长的生命周期考察
4.6.1 企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及评价
4.6.2 基于内生性成长的企业集群生命周期模型及其改进
4.6.3 企业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及其规律分析
4.6.4 基于企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的集群演进路径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集群内生性成长的动力机制与成长边界
5.1 企业集群成长动力的理论渊源
5.2 企业集群内生性成长的动力模型
5.2.1 专业化分工促进企业集群内生性成长
5.2.2 外部经济促进企业集群内生性成长
5.2.3 竞争与协作机制促进企业集群内生性成长
5.2.4 集群学习促进企业集群内生性成长
5.2.5 网络机制促进企业集群内生性成长
5.2.6 企业家精神促进企业集群内生性成长
5.2.7 企业集群可持续内生性成长的根本动力——集群创新资源

5.3 基于内生性成长的企业集群成长边界
5.3.1 组织边界问题的提出
5.3.2 企业集群边界的内涵
5.3.3 企业集群组织边界的分析维度
5.3.4 企业集群边界的界定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内生性成长的企业集群治理
6.1 集群治理的界定
6.2 集群治理的困境
6.3 集群治理对企业集群内生性成长的保障作用
6.4 企业集群的治理机制
6.4.1 企业集群的契约治理
6.4.2 企业集群的信任机制治理
6.4.3 企业集群的集群文化治理
6.4.4 企业集群的(自治性)组织治理
6.4.5 双边或三边规制
6.4.6 政府的保障与服务
本章小结

第7章 以资源为基础的中国企业集群内生性成长对策
7.1 中国企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7.1.1 中国企业集群的发展历程
7.1.2 中国企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7.1.3 中国企业集群的发展特征

7.2 中国企业集群成长中的问题分析
7.2.1 创新不足
7.2.2 客户资源易流失
7.2.3 交易平台功能欠缺
7.2.4 集群治理机制不完善

7.3 以资源为基础的中国企业集群内生性成长对策
7.3.1 强化企业集群对稀缺资源的培育和配置能力
7.3.2 培育企业集群的创新资源
7.3.3 发展企业集群稳定的客户资源
7.3.4 搭建企业集群高效率的交易平台
7.3.5 建立完善的企业集群治理机制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