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最新企业会计核算实用指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871021
  • 作      者:
    赵治纲编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最新企业会计核算实用指南》自2007年6月出版以来,深受企业财会人员和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们的欢迎和厚爱,普遍反映切合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应读者的要求,我们依据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对该书相关章节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br>    修订后的本书分12章,主要包括各会计科目核算的有关规定、会计科目的使用、业务核算举例、准则衔接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专家工作组意见和新会计准则答疑等内容。<br>    此次修订增加了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和陆续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以及作者发表的一系列关于新会计准则答疑方面的文章,因此,再版后该书可以说是企业财会人员、注册会计师和其他会计相关人员学习和应用新会计准则最为实用的操作指南。同时,该书也可以作为全国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的教材使用。该书还可作为各行各业会计人员培训用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总论<br>    第一节  会计概述<br>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在企业,主要是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在我国,会计工作已经成为包括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各个方面了解和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来源,成为指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动、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br>    会计随着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完善,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系统的经济管理学科。理论源于实践的总结,并指导实践。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理论,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变革,使其理论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从而更加科学、系统与完善。财务会计就其基本理论而言,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报表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原则、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等内容。<br>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br>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和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设。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br>    (一)会计主体<br>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集中于反映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才能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br>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所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br>    首先,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在会计工作中,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些不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则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工作中通常所讲的资产、负债的确认,收入的实现,费用的发生等,都是针对特定会计主体而言的。<br>    其次,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例如,企业所有者的经济交易或者事项是属于企业所有者主体所发生的,不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但是企业所有者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或者企业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则属于企业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br>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例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财务会计系统,独立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就企业集团而言,母公司拥有若干子公司,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是,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控制权,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必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企业集团不属于法律主体,但它却是会计主体。再如,由企业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基金等,尽管不属于法律主体,但属于会计主体,应当对每项基金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br>    (二)持续经营<br>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加以制定和规范的,涵盖了从企业成立到清算(包括破产)的整个期间的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如果一个企业在不能持续经营时还假定企业能够持续经营,并仍按持续经营基本假设选择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与方法,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br>    (三)会计分期<br>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br>    根据持续经营假设,一个企业将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但是,无论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还是投资者、债权人等的决策都需要及时的会计信息,都需要将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分期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明确会计分期假设意义重大,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计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br>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br>    (四)货币计量<br>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br>    在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之所以选择货币为基础进行计量,是由货币的本身属性所决定的。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其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容积、台、件等,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情况,无法在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不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只有选择货币尺度进行计量,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所以,基本准则规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br>    在某些情况下,统一采用货币计量也有缺陷,某项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如企业经营战略、研发能力、市场竞争力等,往往难以用货币来计量,但这些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讲也很重要,企业可以在财务报告中补充披露有关非财务信息来弥补上述缺陷。<br>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br>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基本特征,根据基本准则规定,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其中,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的次级质量要求,是针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等首要质量要求的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对某些特殊交易或事项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这些质量要求来把握其会计处理原则。另外,及时性还是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制约因素,企业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确定会计信息及时披露的时间。<br>    (一)可靠性<br>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为了贯彻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做到:<br>    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如实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不得根据虚构的、没有发生的或者尚未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br>    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其中包括应当编报的报表及其附注内容等应当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漏或者减少应予披露的会计信息,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都应当充分披露。<br>    (二)相关性<br>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br>    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具有价值,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还应当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br>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需要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模式和会计信息需要。但是,相关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不应将两者对立起来。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在可靠性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相关性,以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br>    (三)可理解性<br>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br>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而要使信息使用者有效使用会计信息,应当能让其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满足向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要求。<br>    会计信息毕竟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信息产品,在强调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要求的同时,还应假定使用者具有一定的有关企业经营活动和会计方面的知识,并且愿意付出努力去研究这些信息。对于某些复杂的信息,如交易本身较为复杂或者会计处理较为复杂,但其对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的,企业就应当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披露。<br>    (四)可比性<br>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br>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为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比较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报告信息,全面、客观地评价过去、预测未来,从而做出决策。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但是,满足会计信息可比性要求,并非表明企业不得变更会计政策,如果按照规定或者在会计政策变更后可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可以变更会计政策。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应当在附注中予以说明。<br>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为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评价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及其变动情况,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有关会计信息。<br>    (五)实质重于形式<br>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br>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也会出现不一致。例如,企业按照销售合同销售商品但又签订了售后回购协议,虽然从法律形式上看实现了收入,但如果企业没有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没有满足收入确认的各项条件,即使签订了商品销售合同或者已将商品交付给购货方,也不应当确认销售收入。<br>    (六)重要性<br>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br>    如果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据此做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br>    (七)谨慎性<br>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br>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如,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售出存货可能发生的退货或者返修等。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需要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例如,要求企业对售出商品所提供的产品质量保证确认一项预计负债,就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br>    谨慎性的应用也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入,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企业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br>    (八)及时性<br>    及时陛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br>    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所有者或者其他方面做出经济决策,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可靠的、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就失去了时效性,对于使用者的效用就大大降低,甚至不再具有实际意义。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贯彻及时性,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交易或者事项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二是要求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经济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或者计量,并编制财务报告;三是要求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时限,及时地将编制的财务报告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决策。<br>    在实务中,为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可能需要在有关交易或者事项的信息全部获得之前即进行会计处理,这样就满足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但可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反之,如果企业等到与交易或者事项有关的全部信息获得之后再进行会计处理,这样的信息披露可能会由于时效性问题,对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的有用性大大降低。这就需要在及时性和可靠性之间作相应权衡,以最好地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作为判断标准。<br>    三、会计报表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原则<br>    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br>    (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br>    1.资产的定义<br>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特征:<br>    (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br>    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应当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具体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br>    企业享有资产的所有权,通常表明企业能够排他性地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通常在判断资产是否存在时,所有权是考虑的首要因素。有些情况下,资产虽然不为企业所拥有,即企业并不享有其所有权,但企业控制了这些资产,同样表明企业能够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符合会计上对资产的定义。例如,某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人一项固定资产,尽管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如果租赁合同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表明企业控制了该资产的使用及其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应当将其作为企业资产予以确认、计量和报告。<br>    (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br>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资产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人企业的潜力。这种潜力可以来自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以是非日常活动;带来经济利益可以是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形式,也可以是能转化为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形式,或者是可以减少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形式。<br>    资产预期能否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例如,企业采购的原材料、购置的固定资产等可以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制造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对外出售后收回货款,货款即为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如果某一项目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例如,某企业在年末盘点存货时,发现存货毁损,企业以该存货管理责任不清为由,将毁损的存货计人“待处理财产损失”,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流动资产予以反映。因为“待处理财产损失”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因此不应再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为一项资产。<br>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br>    资产应当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者其他交易或者事项。换句话说,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能产生资产,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例如,企业有购买某存货的意愿或者计划,但是购买行为尚未发生,就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因此而确认存货资产。<br>    2.资产的确认条件<br>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br>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br>    从资产的定义来看,能否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一个本质特征,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否流人企业或者能够流人多少实际上带有不确定性。因此,资产的确认还应与经济利益的流入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如果根据编制财务报表时所取得的证据,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那么就应当将其作为资产予以确认;反之,不能确认为资产。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总论<br>第一节  会计概述<br>第二节  新会计准则概述<br>第三节  企业会计政策<br>第四节  企业会计科目体系<br>第二章  资产<br>第一节  货币资金<br>第二节  应收款项<br>第三节  存货<br>第四节  投资性房地产<br>第五节  长期股权投资<br>第六节  固定资产<br>第七节  工程物资与在建工程<br>第八节  无形资产<br>第九节  商誉与长期待摊费用<br>第三章  负债<br>第一节  短期借款<br>第二节  应付款项<br>第三节  预计负债与递延收益<br>第四节  长期借款与应付债券<br>第四章  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br>第一节  股本(实收资本)<br>第二节  资本公积与留存收益<br>第三节  库存股<br>第五章  收入<br>第一节  主营业务收入<br>第二节  其他业务收入<br>第六章  成本和费用<br>第一节  成本<br>第二节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br>第七章  利润<br>第一节  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br>第二节  本年利润<br>第三节  利润分配<br>第四节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br>第八章  会计调整<br>第一节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与前期差错更正<br>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br>第九章  特殊业务核算<br>第一节  债务重组业务核算<br>第二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核算<br>第三节  资产减值业务核算<br>第四节  股份支付业务核算<br>第五节  政府补助业务核算<br>第六节  借款费用业务核算<br>第七节  所得税业务核算<br>第八节  外币折算业务核算<br>第九节  金融工具业务核算<br>第十节  企业合并业务核算<br>第十一节  租赁业务核算<br>第十二节  每股收益核算<br>第十章  财务报表<br>第一节  财务报表概述<br>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br>第三节  利润表<br>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br>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br>第六节  合并财务报表<br>第七节  财务报表附注<br>第十一章  准则衔接处理<br>第一节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則<br>第二节  衔接处理业务举例<br>第三节  新旧会计科目变化说明<br>第四节  新旧会计科目衔接说明<br>第五节  新旧会计科目衔接对照表<br>第十二章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与新会计准则答疑<br>第一节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br>第二节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一)<br>第三节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二)<br>第四节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三)<br>第五节  新会计准则答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