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市场时空论
一、时间和空间
题注:放眼全球的视野,洞察发展的趋势
市场是由时问和空间组成的,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所构成的时空场中,聚合了一部分特定的消费群体,这就构成了一个特定的市场。
在这个时空场中,人是关键因素。人和人所构成的社会体系,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企业参与到这个时空体系中,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满足个人和社会其他体系的物质需求价值和精神需求价值,从而获得企业自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由于参与其中的企业不止一家,往往需要为生存发展而激烈竞争,于是,一些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发展壮大,而一些企业则在竞争中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特定的空间,特定的时问以及特定时空体系中的人、产品和竞争企业,构成了运动、变化,永无休止的市场。市场营销战略,就是要让企业在特定的时空场中,能动地认识市场发展、变化的规律,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掌握主动权,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并谋求迅速地发展。
(一)时间
市场的时间特性,决定了市场的动态性。
从绝对意义上说,每一秒钟的市场环境都在变化;从相对意义上说,在一定时间区段内,市场的特性具有稳定性,且有规律可循。
对于个体的人来说,虽然每一天都在变化,但每一个人都要经历儿童、少年、青年、成年和老年时期。在每一个时期,人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心理、生理特征和行为习惯。市场营销者应研究人们在每一个时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特征,及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以及需要采取的相应沟通方式。
对于社会来说,从50年、100年、200年,这样一个很长的时间段来考察,社会形态、科技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从20年、10年、5年,甚至更短的2年、1年、半年的时间段来考察,我们可以找到越来越稳定的市场需求特性,以及一些可以预先认知的变化规律。认知市场在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的变化规律,对于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对于产品开发、创新以及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意义重大。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气候变化、风物景致变化,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消费需求。与气候关系密切的生产活动,如农业、渔业、建筑施工等,都会对应季节的变化而开展。春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人们喜欢外出旅游,导致客运需求大增,旅游景点生意兴隆,餐饮、工艺品、各地土特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夏季气温高,人们穿短袖衣衫、饮料销量上升、空调需求上升;因为高温缺电严重,还唤起节能意识,使节能产品的需求大增。
一天早中晚,人们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周末时间,人们可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每逢节假日,消费者有更多的理由和时间进行购物,成为商家促销商品的黄金时间。
每年不同时间,在世界各地会举行一些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体育文化活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地方文化体育活动、地方商品展览交易活动。
每年,在习惯的时间,一些企业组织、社会团体、政府机构都会制订采购计划并进行采购。
一些商品随时问更新快。如电脑、手机、软件、芯片、网络等数码电子产品,半年、三个月、一个月,就会有显著的变化,新产品创新层出不穷。
一些商品随时间更新慢。如茶叶、中成药、VC片;矿泉水、纯果汁;水果、大豆、面粉;馒头、面包;油、钢铁等。
一些商品以新为美。如时装、时令蔬菜、牛奶以及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创新。
一些商品以老为贵。如野山人参、陈年老酒、古玩字画、名贵树木、民间工艺、历史景点等。
过去,能给予经验,有利于从中学习、总结规律;现在,能给予真实的市场需求,真切的营销体验;未来,能给予更多的机会,需要我们正确预测发展趋势,领先于竞争者开发适合的产品,制订正确的市场营销战略。
时间,永远处于变化中。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从绝对的变化中,找出相对稳定的需求特性,才对市场营销有意义。认知市场需求特性以及随时间发展的变化规律,才能使企业随时保持主动的地位,获得长远的发展。
时机,则是时间的重要和关键时期。一个新市场何时布局、何时深入;一个新产品何时开发、何时推广;一个老产品何时限产、何时淘汰;何时扩大投资、何时收缩规模;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全凭对时机的精确把握。时机的把握,则凭借对市场未来发展变化的科学预见。
未来,是可以被有限度地预知的。《易经》说“履霜,坚冰至”,脚踩在了霜上,可以知道不久坚硬的冰也将出现,告诉人们可以从事物已经表现出来的征兆,去预测进一步的发展变化。
(二)空间
市场的空间特性,决定了市场区域差异性。
在中国,城市和农村、沿海和内地、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存在着人口数量、经济收入、文化知识、民俗传统、生活方式、气候地理等诸多差异,导致了消费需求特性和市场发育程度的诸多差异。市场营销者,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制订适合当地的营销策略。
在国际市场,地域跨度大,差异就更加明显。欧洲市场和非洲市场,欧盟市场与东盟市场,美国市场和巴西市场,每个地区和国家的市场都存在着不同的人口文化特征、消费需求特征、市场结构特征。市场营销者,必须实际深入调研各地不同的特征,才能了解各地市场的需求情况,把握各地所存在的市场机会,制订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才具有成功的可能。
一般说来,市场区域跨度越大,不同市场之间的相互了解就越少,信息不对称性就越强,而对于少数了解不同市场信息的人来说,获取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中国有“行商”一说,生意是靠走出来的。浙江人普遍会走,在全国各地和海外都有生意,这也是浙江作为资源小省却成为经济大省的很重要原因。浙江许多地方资源少,浙江人被迫外出谋生,却使他们领先掌握了市场先机。而内地一些地方,土地资源充沛。人们知足常乐,却变得对市场反应迟钝。
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由于天然生产要素资源少,逼迫着他们外出寻找市场,却使他们在全球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了更多的资源。
由于有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存在,中国的许多企业对国外的市场反应迟钝,结果在国际市场中作为不显著。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是首先从“走”人中国市场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些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有了充分的了解,积累了实践经验,并在中国建立了系统的市场研究、生产、销售、品牌运作体系,形成了系统的中国市场营销战略。
相对于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中国企业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就显得缺乏,中国只有极少数企业在国外设立了营销公司、科研机构、生产工厂。中国对国外的商品出口,主要处在产品加工、商品到岸贸易等较为初步的层次。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面对全球化的市场环境,具有放眼全球的视野,走出去,深入真切地了解全球各地市场的需求情况、市场结构特征,发现所存在的市场机会,是中国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非常迫切的一步棋。
或许美国企业与中国企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美国企业哪怕是一个面包、一瓶汽水,从一开始就在想如何把这个面包、这瓶汽水卖到全世界市场。而中国企业却容易安于现状,知足常乐,越传统的企业这个现象越明显。中国有很好的茶叶,却没有一个茶叶品牌行销全世界;中国有很好的丝绸,却没有一个丝绸品牌行销全世界。
国际市场虽然复杂,但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具体特征,我们可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加以解构分析,像一个机器的各个组件一样,我们是可以了解各个组件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没有当过海员、没有在大海的风浪里颠簸过的人,对大海的脾气是不可能了解的,对大海的风浪也是无法适应的,从而对大海是心生畏惧的。而一个历练多年的海员,面对大海的风浪就会处置坦然,知道如何去应对大海的风浪。
国际市场就像大海,只有亲身去历练,才能熟知大海的脾气。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