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柔性研究》主要内容:当今的商业环境中充满着不确定性,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政治及其安全方面所发生的巨变,以供应链运作模式的一切商业活动都不得不考虑市场变化及扰动所带来的问题。其中尤其在基于时间竞争的环境下,如何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供应链成本成为所有链上成员优先考虑的问题。
最近几年,一些企业正尝试着通过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的方式来简化供应链的流程,但是在减少管理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商业联系的复杂性与风险性,其主要原因是衍生了大量的利益主体。当今的供应链主要包括多个主体,其中有许多供应商、零售商、制造商及其无数的外包合作伙伴,这实质上就给供应链整体运营设置了许多障碍。而作为供应链最末端的消费群却期望能获得可视化的、无缝隙的产品服务。随着当前经济领域环境复杂性越来越强,要想使供应链取得整体最优运营效率,就必须使其链上成员统一协调,以无缝隙耦合的方式共同应对系统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变化。
当前的供应链构成主要是基于信息流、物流非序列性、线性的形式存在着,并由无数路径构成的复杂网络。在链上不同伙伴之间由于存在的不同的商业流程、信息系统以及不同的企业文化,从而增加了链上即时执行的困难。所以,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无法对系统内各成员的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进行有效地管理,同时也无法协同对外界市场环境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最终无法使得链上各成员取得应有的运营效率和效益。所以,如何有效地实施供应链的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迄今为止,有关对供应链柔性进行系统分析的相关文献还是比较少的。相关的供应链柔性的研究都是将其看成是企业制造柔性的一种延伸。虽然制造柔性要素在供应链柔性方面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供应链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柔性的表现必然不等同于一个企业内部柔性的表现。所以,《供应链柔性研究》拟从柔性设计的角度出发,并基于供应链固有的特性,从整体上对其进行柔性设计。
《供应链柔性研究》的框架结构安排如下:
第1章为绪论。在绪论中重点对柔性定义、分类、测度及供应链柔性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现有的供应链柔性研究进行了一定的评价,同时提出《供应链柔性研究》的研究框架结构。
第2章为供应链及其柔性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章里,我们着重对供应链结构模式、构成要素进行评析,并将供应链与柔性两个概念从决策论的角度相互结合在一起,并给予一定的界定、分类。
第3章为供应链柔性系统的构建。在第2章的基础上给予了更为具体的阐述,其中三节分别对供应链柔性的战略、战术及执行层的子系统构建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第4章对供应链柔性测度的框架要素进行了分析。在这个框架里主要包括环境背景、信息技术及技术评判标准。
第5、第6、第7章我们分别从供应链柔性的战略层面、战术与执行层面给予了具体的阐述。在战略层次,研究了供应链整体的长效机制建立,其特点是强调链上成员协调的稳定性、长期性;在战术层次,主要是基于战略层次的要求对链上中短期执行进行流程或者程序的设计,在这个设计中我们主要探讨了对三个重要参量的控制,其中包括买卖双方在前置时间及采购时间之间的互动关系,运营周转期的优化以及链上成员之间弹性价格的建立;在执行层面我们着重探讨了增加供应链日常运营柔性的三种策略,一种是对各节点缓冲库存的相互协调;二是各节点企业在日常运营中人力资源的柔性调度;三是协调各节点企业计划时注重的两个因素,即预测效率与运输模式的转换。
第8章我们基于Levy1992年对Apple公司的研究以及一些学术期刊的研究报告中所引述的案例进了分析,从实践的角度来具体看待几种可以影响供应链柔性的策略。
第9章我们对全书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