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士气之利
“士气”一词,常常被人们用来描述一支军队的气势和战斗力。当一支军队群情激昂、渴望战斗、追随统帅、憧憬胜利时,我们说这是一支士气高昂的军队;反之,当一支军队人心涣散、惧怕失败、各自为政、逃避交锋时,我们说这是一支士气低迷的军队。
士气高昂的军队对自身优势的信念和持续作战的意志力都强于士气低迷的军队,其获胜的机会也会更大,特别是在旗鼓相当时,士气就成为胜败的最后决定力量。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凭借士气以少胜多的战例,如鲁庄公一鼓作气击溃强齐,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军,韩信背水一战活捉赵王。同样,历史上也有很多因士气涣散而兵败如山倒的战例,如西楚霸王四面楚歌垓下别姬,淝水之战前秦草木皆兵。
今天,虽然人们已远离战争,不再需要赤膊上阵、短兵相接,但在竞争性组织的对抗中,士气仍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
当两支球队进行对抗性比赛时,进球一方的队员们会用带有本队特色的行为相互庆贺,以期强化本方士气,瓦解对手士气,而看台上球迷的欢呼更是对球队高涨士气的助威。
当两个互为竞争对手的企业在市场中竞争时,士气高昂的一方,其员工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热情与执著,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精神力量,也是无法复制和购买的核心竞争力。
士气源于军队,但不限于军队。任何一个由人组成的团队或组织,都会在内部成员间形成团队士气。对于非竞争性组织而言,士气关乎成员的团结和凝聚力。对于竞争性组织而言,士气不仅关乎成员的团结和凝聚力,更直接构成组织的外部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对士气的理解
虽然人们在描述一个组织的状态时,会常常使用“士气”一词,但人们并没有给予“士气”一词清晰的界定。许多人都依据个人的理解和体会,把士气理解为一种心理状态,理解为个体情绪或群体情绪。应该说,这种理解是有其生理基础和社会基础的。每当士气高涨时,人们会大声欢呼,奔跑跳跃,热血奔涌。而当士气低落时,人们又会唉声叹气,默默无语,心灰意冷。
当士气高昂时,人们会藐视困难,试图压倒对手,人们会更加团结和渴望成功,并蔑视他人的怯懦行为。而当士气低迷时,人们又会畏首畏尾,逃避责任,试图远离冲突,也会貌合神离,害怕冒险和失败。
但是,士气又绝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状态和情绪表现,更是一种信念、一种意志。
士气高昂的军队,都是具有必胜信念的军队,因为坚信能够战胜对手而信心百倍,渴望战斗。士气高昂的军队,也都是具有坚强意志的军队,因为坚信最终的胜利是属于自己的,就不会因暂时的困难和挫折而怀疑或放弃。
中国古代军队出征前,都要举行出征仪式,将士们要喝酒壮行。在电影中,我们也会常常看到出征将士大口喝酒、摔碗明志的镜头,表现的是将士视死如归、不胜不还的决心和气概。
回顾70年前的长征,缺衣少粮、枪弹不足的中国工农红军,在武装斗争开创美好新天地的信念指引下,在人定胜天、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坚强意志鼓舞下,不仅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困,而且克服了雪山草地的阻碍,实现了两万五千里的战略大转移。长征的壮举,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对士气的内涵与力量的最好诠释。
界定士气
如今,随着科学知识的快速发展与创新,新的概念和名词不断出现,许多原有的词语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功用。但由于人们对同一词汇的内涵和外延界定的不同,常常导致在交流过程中的误解和偏差。比如时下在企业界流行的“理念”、“执行力”等词,就是见仁见智,各表其意。
有人将理念理解为价值观,也有人将理念理解为指导方针和原则,还有人将理念理解为工作方法,更有人将理念理解为宣传口号。
有人将执行力解读为执行能力,有人将执行力解读为执行过程,还有人将执行力解读为执行效果,更有人将执行力解读为唯命是从。在作者进行的一次现场调查中,有40%的听众认为执行力是执行的能力,有25%的听众认为执行力就是执行的过程,有35%的听众认为执行力等同于执行的结果。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导致理念得不到认同,执行力无法有效提升。
为避免不同人的见仁见智导致的误解与沟通的障碍,我们在此尝试对“士气”一词的内涵与外延作一界定,并循此展开我们后续的探讨。
那么,何为士气?
众所周知,中文是象形字,中文里的每一个字都有本意,有其象征性。中文的“士”字是由“一”与“十”组合而成的,原意为从“一”至“十”,后泛指士兵、士众。在现代汉语中,“士”可以理解为一个集体中的众人。中文的“气(氯)”字代表的是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本义指云气,后引申为气焰、权势,如“气贯长虹”(《礼记?聘义》)、“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等佳句,就是对军队气势旺盛的生动形容。
将“士”与“气”二字组合成“士气”一词,意指全体士兵的气势,进一步引申为“士兵的战斗意志和斗争精神”。
与中文“士气”一词相对应,英文中的士气(morale)一词的释义为精神力量,是“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并通过信心、愉快、纪律和乐于执行所分配的任务来展现”。
通过追根溯源,我们可以发现,不论是在中文或英文中,“士气”一词的基本含义都是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精神状态的描述。在英文morale一词的释义中,对士气的外显形式和衡量要素则给予了进一步的明确界定,即士气的高低体现为全体成员的信心、满意度、纪律性和执行力的高低。换言之,士气高的组织,其成员信心十足,心情愉快,遵守纪律,乐于做事。
基于对士气本源的探究及对其在现代企业管理应用中的体会,在本书中,我们将士气的内涵界定为:全体成员基于对组织目标的认同而抱有的共同信念和意志力,是一种蕴涵于全体成员内心的精神力量。而将士气的外延表述为组织成员表现出的信心、满意度、纪律性和执行力。
士气的力量
士气首先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既包括个体的精神力量,也包括团队的精神力量。士气存在于每个成员的内心,但外显于个人的言行与团队的气势。
对于士气力量的论证,莫过于《左传》中的《曹刿论战》。公元前684年,强大的齐国君主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与自己争夺王位的公子纠,出兵攻打弱小的鲁国,鲁国国君鲁庄公准备出兵迎战。
鲁国人曹刿听到消息后,入宫求见鲁庄公。“请问大王,您凭借什么来动员百姓迎战齐国?”鲁庄公说:“衣食等生活必需品,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与他人分享。”曹刿反驳说:“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追随您的。”鲁庄公又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我不敢虚报,一定要对神诚实。”曹刿回答说:“这些小节不足以获得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诉讼案件不论大小,我虽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诚意尽心来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忠于职守的表现,可以凭此与齐军一战。出征时请让我跟随在您左右。”
鲁庄公与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会战。两军对阵,齐军首先击鼓准备冲杀,此时鲁庄公也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对鲁庄公说:“大王,不可。”等齐军三通鼓击过后,曹刿对鲁庄公说:“大王,您可以下令击鼓进军了。”
两军交战,齐军被打得大败,鲁庄公遂要下令追击齐军,曹刿说:“大王,且慢。”他先独自下车察看齐军战车退却时留下的车痕,又登上战车,抓着扶手,瞭望齐军败退时的阵容,然后对鲁庄公说:“大王,您可以下令追击了。”
大败齐军后,鲁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士兵的士气最足,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士气就开始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后士兵的士气就消散怠尽了。齐军三鼓过后士气衰竭而我方一鼓作气士气正盛,因为我军能在气势上压倒齐军,所以能够战胜齐军。但齐国军队比我们强大,我怕他们佯败有埋伏,所以下车察看,发现齐军战车的车轮痕迹杂乱,还登高望见齐军的军旗纷纷倒下,溃不成军,所以才放心地让大王下令追击齐军。”
后人遂用“一鼓作气”形容士气正旺,用“再衰三竭”寓意士气流失,用“两强相遇勇者胜”说明士气的不可或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位毛泽东最为推崇的将领,身经百战,在几乎全部都是在面对数十倍乃至百倍敌军的情况下以少胜多,其辉煌战绩,无人能比,此人就是南朝梁人陈庆之。
陈庆之出身平民,“本非将种,又非豪家”,且武艺很差,“射不穿孔,马非所便”,但陈庆之天生是一个将才。公元525年,已年过四十的陈庆之第一次带兵打仗,面对一比十的悬殊劣势,陈庆之带领他的两千人马在一通鼓之间就把两万敌军打得四处逃散。
公元529年,北海王元颢自托梁国,请求梁王派兵护送其入主洛阳,梁王于是派骁勇将军陈庆之带领七千人马送元颢自梁都商丘前往攻打洛阳。
途中,在雎阳城,陈庆之七千人马对七万敌军,摧城拔寨;在荥阳城,陈庆之亲率三千骑兵大破北魏二十万援军;在北中郎城,陈庆之七千人部队把号称百万的尔朱荣部队打得死伤惨重,绝望退兵。
自护送元颢自商丘出发直至攻下洛阳,陈庆之率部征战四十七次,攻克三十二座城池,历经四个半月,大获全胜,而陈庆之的七千子弟兵几乎没有伤亡。
陈庆之以区区数千人的部队,南征北战,无坚不摧,如果没有骁勇的将领和高昂的士气,要保持不败的战绩是不可想象的。由于陈庆之的部队身披白色战袍,故当时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童谣:“大将名师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公元前701年,楚武王为分化和吞并汉东诸国,实施远交近攻的战略,派遣屈瑕出使贰国、轸国,寻求与之结盟。郧国闻讯后,立刻调重兵驻守于本国边境蒲骚城,同时联合随、绞、州、蓼四国,组成联军,约定会师于蒲骚,共谋伐楚。
楚国守军将领莫敖闻报后,忧心忡忡。此时,大夫斗廉向其建议:“郧国的军队屯扎在城外,而且扬言虞等四国的军队很快就到,必不戒备。您率大军在君郢城郊外驻扎,以抵御将至的四国军队。我带精锐之师连夜奔袭郧军,郧军虽有戒心,但自恃城墙坚固,肯定懈于斗志。如果我将郧军打败,四国必定撤退。”莫敖说:“那就向楚王请求增援吧”。斗廉说:“师克在和,不在众。胜敌的法宝在于士气,而不在于人数。昔日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殷商军队,靠的就是君主有道,上下同心。我们既已出征,又何需增援?”莫敖又说:“那就占卜一下吧。”斗廉劝道:“占卜是犹豫不决时用来决疑的,既然我们坚信必胜,又何需占卜?”莫敖于是接受了斗廉的建议,发兵进攻,大败郧军于蒲骚城。其他四国闻听郧军战败,于是放弃了与郧国的联合,撤兵回国。楚国遂与贰、轸二国结成联盟,为东扩奠定了外交保障。
在这次战争开始时,楚军将领莫敖担心自己兵力不足,想要向楚武王请求援兵,而大夫斗廉献策说:“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不一定是兵多将广,更重要的是靠上下一心,将士团结,同仇敌忾。”
后人进一步将“师克在和,不在众”这一思想引申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战争哲学,进而又有“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以及“心志一,而用力齐也”等著名论述。更有人提出,“古今中外,未有和,而不能成事者也。亦未有不和,而能成事者也”的管理思想。
士气是否真的有这么大的力量,甚至能够扭转乾坤,在战斗中起到决定胜败的作用?
士气是战斗力
在军事上,士气是战斗力的代名词。高昂的士气可以使士兵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低迷的士气则会涣散军心,瓦解斗志。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的“巨鹿之战”,不仅是中国古代战争中凭借士气取胜的经典战例,也为后人留下了“破釜沉舟”、“以一当十”、“作壁上观”三个脍炙人口的成语。
秦朝末年,长期饱受暴政的百姓在秦始皇死后纷纷揭竿而起,各地纷纷独立。秦二世胡亥派大将章邯率领大军镇压起义队伍,章邯首先打败了陈胜、吴广,然后北渡黄河攻打自称赵王的赵歇。赵王不敌秦军,遂向燕国、齐国、代国、楚国等义军求援。楚怀王接到求援后,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领兵前往救赵。
然而,宋义是个胆小之徒,不敢与章邯决战。当楚国兵马行至安阳后,宋义就下令安营扎寨,停止前进,一连四十余天按兵不动。项羽见宋义每天在大帐中饮酒作乐,不提发兵援赵之事,实在忍耐不住,便求见宋义,建议尽快发兵渡河,与赵王里应外合,定能大败秦军。宋义不允,并训斥项羽道,自己按兵不动,是为了以逸待劳,坐收渔翁之利,你项羽一介武夫,冲锋陷阵可以,但指挥打仗,比我差得远了。项羽遭到斥责后,强压怒火退出大帐。次日清晨,项羽全副武装进帐,再次要求宋义立即出兵救赵。宋义大怒,欲以军法处置,项羽见状,实在忍无可忍,便拔剑将宋义刺死。士兵们早已对宋义心怀不满,见其已死,都表示愿意服从项羽的指挥,并拥立项羽代理上将军一职。
此时,先期赶到的燕、齐等国援军,见秦军势力强大,都不敢应战,各自远离秦军安营扎寨,在营壁上观望。
项羽首先命手下将领英布带领两万人马渡过漳河攻打秦军。秦军统帅章邯听说楚军要渡河,就派司马欣和董翳两名将领带兵拦阻,但二人不是英布的对手,落败而归。英布率部顺利过河并牢固地占领了河岸阵地。随后,项羽带领大队人马全部过河,与秦军形成背水对峙之势。
面对十几倍于己的强敌,为了激发士兵誓死决战的决心,断了士兵后退逃跑的念头,项羽下令把所有的渡船凿沉,把做饭的锅敲漏,把行军帐篷烧毁,命令每个士兵只带三天的口粮,轻装上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
为了进一步激发将士们的士气,项羽向将士们动员:没有锅,我们可以轻装上阵,挽救危在旦夕的赵国;没有饭吃,我们可以到章邯的军营中取锅做饭。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