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政治参与报告.2011.2011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22909
  • 作      者:
    房宁主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政治参与报告(2011)》权威机构,品牌图书,每年新版。盘点年度资讯,预测时代前程。
    《中国政治参与报告(2011)》是第一本中国政治参与报告,作者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中国政治参与报告(2011)》的总报告概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重点说明的是2004~2010年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各方面的情况,并结合已有的数据,从选举参与、人民团体和群众自治组织参与,政策参与、接触式参与、政治参与意识及政治参与评价五个方面对当前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作了综合评估。
    综合研究篇收录的一份报告,重点阐释的是政治参与涉及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数据分析篇是基于国内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的公民参与分析,所收录的十份报告,既涉及不同选举中的公民参与,也涉及不同公民群体(村民、农民工、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情况,还涉及公民整体的政策参与和中国职工的政策态度,以及公民的参与意识和公民对公共服务的基本评价。
    案例分析篇收录的六份报告,包括个案观察和地方改革或创新公民政治参与方式的综合调查,都是基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析。希望这些政治参与的重点案例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展开
内容介绍
    现代政治是一种典型的参与性政治。改革开放以来,广泛和有序的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已经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极为重要的内容。真实地反映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各方面的情况,揭示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规律,分析公民政治参与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既需要实践经验的总结,也需要更深入的理论阐释。
    《中国政治参与报告(2011)》是第一本由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中国公民政治参与蓝皮书,作者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全书分为总报告、综合研究篇、数据分析篇和案例分析篇四大部分。总报告概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重点说明的是2004~2010年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各方面的情况,并结合已有的数据,从选举参与、人民团体和群众自治组织参与、政策参与、接触式参与、政治参与意识及政治参与评价五个方面对当前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作了综合评估。综合研究篇只收录了一份报告,重点阐释政治参与涉及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数据分析篇的内容是基于国内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的公民参与分析,所收录的十份报告,既涉及不同选举中的公民参与,也涉及不同公民群体(村民、农民工、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情况,还涉及公民整体的政策参与和中国职工的政策态度,以及公民的参与意识和公民对公共服务的基本评价。案例分析篇收录的六份报告,包括个案观察报告(对苏州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的调查)和地方改革或创新公民政治参与方式的综合调查报告(对哈尔滨市的公民立法参与、成都市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河南省的“四议两公开”、天津市武清区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创新、浙江省乐清市的“人民听证”制度的调查),都是基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析。希望这些政治参与的重点案例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有效政治参与推进执政党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全面现代化的领导核心和政治保证,也是中国复杂社会变迁治理的组织核心和决策中心。共产党长久执政的地位和绩效,依赖于作为执政党满足全面现代化发展需要和人民要求的程度和水平,依赖于作为执政党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程度和水平。有序有效的政治参与,可以把人民的意志和要求通过制度化渠道,充分地表达出来、反映上来,构成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也是持续完善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强大动力之源。作为执政党的民主执政,也是整个党政系统民主治理制度体系建构的制度核心和关键。
    第二,有效政治参与推进国家体系的民主法治建设。国家体系中的组织和机构,既与执政党的组织和机构紧密相关,也是执政党体系与社会系统关联互动的组织枢纽和治理中介。国家体系的民主法治水平,直接关系着执政党意志和决策的贯彻实施,直接关系着民主治理的质量和绩效。公民参与立法过程,保障了公正立法和法律优良;公民参与行政过程,推动了高效行政和行政公平;公民参与司法过程,护卫着司法透明与司法正义。公民有效的持续政治参与,也因此成为国家体系持续推进民主提升、法治完善的社会动力。
    第三,有效政治参与推动公民社会中的“生活世界民主”。公民有效的政治参与,不仅推动着执政党和国家系统的民主法治进程,提高了公民对执政党和国家的认同和支持,也在制度化的持续参与中,培育着公民之间、公民团体之间的理解和协同,孕育着公民责任和公民文化的生成和成长。公民自身和公民团体的成熟和壮大,以及持续地参与地方性的公共生活,能够使民主生活成为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成为公民日常的生活方式和样态,成为公民生活世界的民主。①这是中国民主法治建设长久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土壤。
展开
目录
Ⅰ总报告
B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 史卫民 / 001

Ⅱ 综合研究篇
B2中国语境下的政治参与与民主治理 周少来 / 063

Ⅲ 数据分析篇
B3 1995年以来中国公民的人大代表选举参与 孙平平 / 079
B 4 2001年以来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中的居民参与 张立进 / 093
B5 2001年以来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村民参与 李忠汉 / 100
B6 2001年以来中国农民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参与 李猛 / 110
B72001年以来中国公民的公共政策参与 涂锋 / 129
B8中国职工对公共政策的基本态度——基于全国总工会三次问卷调查的分析 史卫民 牛沁红 / 144
B9 2001年以来农民工的政治参与 王楠 / 184
B10 2001年以来中国大学生的政治参与 黎越亚 孙朋朋 张旭 / 198
B11 2001年以来中国公民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评价 龚仁伟 李玉耘 / 213
B12 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曲甜 / 223

Ⅳ 案例分析篇
B13 公民在地方行政立法中的参与——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法制办的立法为例 孙彩红 / 236
B14 城乡一体化和农民参与催生“新型村级治理机制”——成都市创立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调研 陈红太 / 251
B15河南省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浅议 周庆智 / 274
B16天津市武清区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创新研究 贠杰 / 281
B17乐清“人民听证”的公民参与维度论析 韩旭 / 292
B18 江苏省苏州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观察报告 杨思派 李忠汉 曲甜 孙平平 / 30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