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根植于原始文化土壤的儒佛道修持渊源1
一 儒家修持渊源:以巫史祝卜为起源1
1.“儒”起源于祭祀相礼之业1
2.儒家修持之学的文化烙印13
二 道教修持渊源:以神仙方术为起源26
1.道教起源于神秘信仰26
2.神仙方术催化道教的形成37
三 佛教修持渊源:以原始宗教为起源48
1.婆罗门教的宗教统治48
2.释迦牟尼的宗教反省52
第二章 脱胎于文化突破期的儒佛道修持思想内涵66
一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修持思想内涵68
1.从神学向人学的重要过渡68
2.以“仁”的思想统率一切80
二 以道为核心的道家修持思想内涵86
1.“道”的理论升华86
2.本原之道88
3.永恒之道89
三 以涅槃为核心的佛家修持思想内涵98
1.“涅槃”内涵98
2.早期佛教修持教义100
第三章 儒佛道修持思想的最终目标112
一 儒家:成圣,人格、君子112
1.理想人格112
2.君子风范119
3.圣人境界124
二 道教:成仙,外丹、内丹126
1.神仙外丹之术126
2.内丹学的兴起127
3.内丹学的道、理、法134
三 佛教:成佛,戒、定、慧138
1.以戒律为行为准则138
2.以禅定获得智慧143
第四章 儒佛道修持方法及其实践149
一 以内省为枢纽的儒家修持方法149
1.端正心志149
2.荡涤精神154
3.培育正气159
二 以气为路径的道家修持方法161
1.以气为生命动力之源161
2.认清气脉168
3.行气之法174
4.守气之道185
三 以禅定为路径的佛家修持方法188
1.《奥义书》禅法188
2.佛陀“四禅”198
3.小乘禅法208
第五章 儒佛道修持思想与实践之关系211
一 儒佛道修持思想与实践的差异211
1.修持终极目标的差异211
2.修持价值取向的差异212
3.修持重心的差异215
4.修持路径的差异216
5.修持方法的差异217
二 儒佛道修持思想与实践的共性221
1.修持理念的相近性221
2.修持对象的共同性222
3.修持基础的一致性224
三 儒佛道修持思想与实践的交汇228
1.儒佛道的必然联系228
2.儒佛道交汇导致思想错杂233
附录 参考文献与研究资料242
一 汉魏时期儒佛道基本典籍及历史文献242
1.汉魏儒教典籍242
2.汉魏佛教典籍243
3.汉魏道教典籍248
4.相关历史文献249
二 近现代学者关于儒佛道研究著作251
1.儒教类251
2.佛教类262
3.道教类263
三 外文资料266
1.日文266
2.英文267
3.德文271
4.法文272
后记27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