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第一,从人的自然性来说,都有“好人…‘恶人”的动机。而为仁者则能从实现义(中庸)的角度对之加以调节,使之提升为一种是非观念,并以此来区分“好”什么样的人和“恶”什么样的人,并如何对待所“好”和所“恶”的人。同时,为仁者也能在明辨是非并区分好人、恶人的基础上坚持“仁”,具有正直的品德。
第二,根据公理A3,为仁者心安,因此无怨无忧。
第三,据定义D3,为仁必须调节好自己的动机以合乎礼,并且尽心尽力地做好。根据礼所规定的各种行为,这就是忠。又据定义D9,“知”是对外界信息及传统价值的了解、判断的能力及对传统价值的体验。如果缺乏“知”,则难以判断自己需要调节约束的内容,也难以判别需要对他人、社会、自然界体谅和尊重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难以达到仁的要求。最后,要做到仁,就要自觉地克制一些自然性或社会性所带来不合乎义的基本动机。因此为仁必须首先能战胜自己的内心,这也就需要有足够的勇气。
第四,一事当前,总不免牵涉到一些人。据定义D3,为仁者总是能体谅别人,先替别人着想,自己先把困难的部分做了,最后才去享受收获的成果。如果时时讲索取,就违背了这一原则,不是崇尚道德的表现。
第五,多嘴多舌的人有两类:一类是本人并没有什么私欲,只是对自己缺乏约束,信口开河。这类人谈不上克己复礼。另一类人则或是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摇唇鼓舌;或是有错不认,通过花言巧语来文过饰非。这样做不可能使自己心安。反过来,据命题T1-12,每一种为仁的行动都有其困难的一面,要用语言迅速地把它表达清楚也是不容易的。因此,言语表达体现真实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状态以及言行一致,也是为仁的必要条件。
例证和说明:这个命题指出,“知”是为仁的必备要素,而所谓的仁者,绝不是后代人所认为的“腐儒”,迂腐而不明事理。《论语·公冶长》记载孔子两次说“未知,焉得仁”,这句话历来有不同解释。一种解释说:“不知道,哪里算得上仁?”而班固、王充等人都解释为“未得为智人,焉为仁人?”也就是说:“连有智之人都算不上,哪里算得上仁人?”《论语》说“不知道”,通常作“不知”,不作“未知”,因此班固、王充等人的解释是合理的,而参考《论语》其他条目,孔子也是高度肯定“智”的。孑L子用这句话评价了两个人。子张问:“令尹子文三次做了令尹这样的大官,也没有露出得意之色;三次被解职,却没有表现出失落的样子。每次交接,总把自己为政的事情仔细告诉接手的人,他怎么样?”夫子说:“这够得上忠的标准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