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虚假会计信息成因分析与审计诚信文化体系的构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75392
  • 作      者:
    刘辉,谭焱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刘辉,湖北钟祥人,1965年生。准阴师范学院教授,198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财经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篇,主持并完成省厅级以上课题5项。陆续主编《新编基础会计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统计学》(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会计信息失真和财务欺诈的成因分析与防范体系研究》(中国三峡出版社,2004)等多部著作,合计70余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虚假会计信息成因分析与审计诚信文化体系的构建》以构建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与财务欺诈行为的体系为切入点,探讨会计、审计领域互动、立体的诚信体系的模块、内容、结构以及实施机理,以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生成因子和环节,有效防控财务欺诈行为的发生,构筑起人文化、法制化、制度化、技术化、信息化和多维化的动态防范体系。<br>    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构成我国审计体系的三大主体。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比,最贴近企业管理,了解情况方便,对企业的目标、各部门的经济责任考核、企业制度的要求、生产经营情况等较为熟悉,加之对审计对象的相对稳定性,比较容易发现管理上的漏洞,比较容易采取有针对性的审计方法,从多角度、多环节上发现问题和风险,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控制成本,减少损失,以提高审计效果和企业效益。我国内部审计在新时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新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企业内部审计所依存的客观环境并未达到理想状态,致使其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该书从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变化及其作用、职能变迁解析人手,较为深人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并在实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3.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br>    商业信用的提升,不但节省了交易的成本,而且降低了政府的管理成本。在一个讲求诚信的国度,不需要建立庞大的执法队伍,督促企业履行自己的义务,也不需要政府付出太多的人力、物力来排解纠纷。诚信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有限政府的社会,因为在讲求诚实信用的企业与公民面前,政府的许多功能会逐渐地被淡化。<br>    4.商业信用是商事主体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br>    我国企业要打国门,成为国际市场的商事主体,必须注重打造自己的商业信厢,良好的商业信用是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企业虽然可以采用各种国际市场营销策略,但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提高自身的商业信用,无疑是最为关键的营销理念。<br>    实行计划经济之时,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与商品交易,不需要考虑信用,手持一张介绍信,就是一张万能的通行证,因为背后的支撑者是政府。转向市场经济后,任何大小企业都必须讲效率、求效益、谋利润,各类纷纭复杂的矛盾接踵而来。共同的原因是,彼此都缺乏诚信。信用犹如机器上的润滑油,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没有润滑油,市场经济怎能转动?<br>    市场经济本是严格的法制经济、信用经济,却被一些经营者歪曲为随意经济,一切经营以我的利益为准,不讲双赢,不讲互补。借债还钱,乃天经地义,如今不少人却以借债不还为能事,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生意。债主上门讨债,或百般推脱,或避而不见。有些生产企业给批发及零售企业发出货物,长期收不回货款,大批资金漂流在外,没资金买原料,停工停产,连工资也发不出,更谈不上搞科研开发,苦不堪肓。银行贷款给企业,一笔又一笔形成呆账,如果把所有银行无望收回的贷款,加在一起,全国何止几千亿元?
展开
目录
    绪言<br>    第一篇 虚假会计信息成因分析<br>    第一章 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br>    一 信用经济概述<br>    二 商业信用的价值<br>    三 商业信用缺失的表现<br>    四 商业信用缺失的成因及后果<br>    在 构建诚信文化体系的必要性<br>    <br>    第二章 虚假会计信息成因的多维审视<br>    一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质量要求<br>    二 虚假会计信息的分类<br>    三 虚似会计信息的主要表现<br>    四 虚假会计信息的生成手段<br>    五 会计信息失真成因的多层次分析<br>    六 引起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br>    七 虚假会计信息形成的学科分析<br>    八 虚假会计信息的形成和披露过程原因分析<br>    九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外动因分析<br>    十 财务欺诈成因的文化审视<br>    <br>    第三章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形成原因及识别方法<br>    一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手段综述<br>    二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成因<br>    三 暗藏财务欺诈风险的因素<br>    四 财务欺诈的识别与判断<br>    <br>    第二篇 注册会计师管理对策<br>    第四章 注册会计师诚信危机透析<br>    一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原因是引起诚信危机的重要因素<br>    二 上市公司的制度缺陷与管理缺陷<br>    三 审计执业环境的缺陷<br>    <br>    第五章 国外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对比研究和借鉴<br>    一 英国注册会计师管理模式<br>    二 美国注册会计师管理模式<br>    三 日本注册会计师管理模式<br>    四 德国注册会计师管理模式<br>    五 法国注册会计师管理模式<br>    六 对我国注册会计师管理的启示<br>    <br>    第六章 国外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br>    一 外国注册会计师的行政责任<br>    二 外国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br>    三 外围注册会计师的刑事责任<br>    四 美国注册会计师的反舞弊审计责任<br>    五 对于完善我国审计规范以及加强执法力度的启示<br>    <br>    第七章 打造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文化体系<br>    一 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规范教育体系<br>    二 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个人信用制度和会计师事务所信用制度为<br>    基础的规范的会计服务市场信用体系<br>    三 加快会计师事务所“合伙制”改革<br>    四 完善会计准则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br>    五 建立和完善注册会计师监管机制<br>    六 进一步搞好独立审计准则建设工作<br>    七 建立和完善会计师事务所激励机制<br>    <br>    第八章 审计轮换制<br>    ——以淡化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关系为目的的审计委托管理新模式<br>    一 实行强制审计轮换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br>    二 我国实行审计轮换制的建议<br>    <br>    第三篇 健全公司治理结构<br>    第九章 财务舞弊与公司治理环境<br>    一 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与公司治理制度<br>    二 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与公司治理的关系<br>    三 改进监管的根本点是深化公司治理<br>    四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br>    <br>    第十章 对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重新审视与借鉴<br>    一 由美国公司假账丑闻引发的对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重新审视<br>    二 美国公司治理机制的改革<br>    三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br>    <br>    第十一章 对美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评价与借鉴<br>    一 对美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评价<br>    二 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形成机制的思考<br>    <br>    第十二章 日本公司治理机制的文化启示<br>    一 日本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br>    二 团队精神是日本公司治理模式形成的文化根源<br>    三 日本公司治理机制的改革<br>    四 日本公司治理对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启示<br>    <br>    第十三章 德国公司治理机制的特点及启示<br>    一 德国式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br>    二 德国公司内部监控模式的特点<br>    三 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调整的启示<br>    <br>    第十四章 国外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与借鉴<br>    一 欧美国家独立董事制度<br>    二 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与德围的监事会制度比较分析<br>    三 我国上市公司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br>    <br>    第十五章 建立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br>    一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形成机理与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的成因<br>    二 我国黎明股份会计信息虚假披露事件<br>    三 现行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冈<br>    四 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信息披露的内在机制<br>    五 把信息引入到公开范围内披露<br>    六 充分披露的建议<br>    <br>    第十六章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优化企业内环境<br>    一 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br>    二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br>    三 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深层原因分析<br>    四完善内部控制机制<br>    <br>    第十七章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br>    一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设计理念及其效果评价<br>    二 我国企业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br>    三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与公司治理<br>    四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审计<br>    <br>    第十八章 建设会计诚信文化体系<br>    一 建立健全会计诚信的教育机制<br>    二 建立健全会计诚信法律机制<br>    三 建立健全会计诚信的内控机制<br>    四 建立健全会计诚信的外部治理机制<br>    <br>    第十九章 会计委派制<br>    一 会计委派制实现了会计人员与企业的利益剥离<br>    二 会计委派制的管理机构和委派机构<br>    三 实施会计委派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br>    四 建立和完善对委派会计人员的管理机制<br>    五 建立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协调机制<br>    <br>    第四篇 审计诚信文化的构建<br>    第二十章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应理顺的关系<br>    第二十一章 现代内部审计的职能变迁解析<br>    第二十二章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分枥<br>    第二十三章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建设<br>    第二十四章 内部审计法规体系建设<br>    第二十五章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在我国审计实践中的应用<br>    第二十六章 实施治理型内部审计<br>    第二十七章 引入内部审计创新理念,培育增值型内部审计<br>    第二十八章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br>    第二十九章 推进内部审计职业化<br>    第三十章 舞弊审计的实施方略<br>    第三十一章 会计信息化控制和审计信息化建设——建立以先进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的会计信息保真鉴别体系<br>    第三十二章 现代审计技术和手段革命<br>    第三十三章 建立审计风险控制体系<br>    第三十四章 构建多维动态虚假会计信息防范体系<br>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