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会计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3090921
  • 作      者:
    陈良华,戚啸艳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自国内开始培养MBA以来,会计学一直是MBA的核心课程之一。本书基于决策有用的角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性。全书共分三篇16章。第一篇论述会计学的基础理论结构,第二篇论述财务会计的具体应用,第三篇介绍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国内同类图书相比,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不拘泥于会计核算的方法,着重强调会计信息的含义,尤其是会计要素初次确认及期末再确认的含义、方法及其对期末会计呈报的影响,这将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会计报表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其次,阐述了对会计各要素实施内部控制的内容、方法及相关程序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在人们的常识里,会计总是与技术方法或一些技巧联系在一起,初学会计的人总是感到借贷、平衡、账簿等十分烦琐、枯燥,甚至晦涩难懂,这是从职业会计师的角度理解会计。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言,并没必要掌握过细的会计技术和方法,只需要利用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规则去理解会计报表,并运用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进行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进行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
    本书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站在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不拘泥于会计核算的方法,着重强调会计信息的含义,尤其是会计各要素初次确认及期末再确认的含义、方法及其对期末会计呈报的影响,这将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会计报表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第二,阐述了对会计各要素实施内部控制的内容、方法及相关程序等。本书适用于非会计专业学生和不从事具体会计工作的管理人员学习会计,尤其适用于工商管理硕士(MBA)学生。
    本书共分三篇16章。第一篇论述会计学的基础理论结构,第二篇论述财务会计的具体应用,第三篇介绍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基本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第2章会计循环:财务会计的日常程序与方法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了解:
    ·会计循环的概念与步骤
    ·会计账户
    ·复式记账的原理与应用
    ·会计凭证的概念、分类与填制
    ·会计账簿的概念、分类与填制
    2.1会计循环的概述
    2.1.1会计循环的概念
    财务会计围绕其目标,必须对会计主体发生的大量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最终以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这一实际工作包含了一系列的会计程序,每一程序又有相对应的会计方法。这些会计程序和方法包括设置会计账户和科目、运用复式记账原理分析交易和事项、编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进行会计控制、试算平衡和编报财务会计报告等。对于一个新创办的企业而言,该程序始于设置账户,但企业一旦处于正常的生产经营,各账户的余额就从一个会计期结转到下一个会计期,所以会计程序通常始于账户的期初余额,其实际处理始于交易和事项的分析。
    我们把在一个会计期间,从交易和事项分析开始到编报出财务会计报告为止的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称为会计循环。
    2.1.2会计循环的步骤
    一个完整的会计循环可以分成两个主要阶段:会计的日常程序、会计的期末程序。这两个阶段各自包含着相对应的技术和方法。从会计循环的主要程序来看,手工系统下的会计循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①会计程序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对交易和事项的分析。这是一个确定一笔交易应该借记哪个账户,贷记哪个账户,以及记录的数额,以便在会计记录中能准确地反映交易的一个过程。这一步既需要相关的会计知识,也需要作出必要的会计判断。
    ②第二步是完全机械地用记账凭证(或普通日记账)作分录的过程,即在记账凭证(或普通日记账)中记录对交易和事项分析的结果。
    ③过账与对账,将记账凭证上的内容转移到分类账和日记账(特种日记账)中,并相互核对的过程,这也是一个机械过程。
    ④会计期末,编制账项调整前的试算平衡表,以计算出各个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并通过此试算平衡表来查找前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可选程序)。
    ⑤会计期末,通过判断确定调整分录,并登记入账。
    ⑥编制调整后的试算平衡表,以确定调整之后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可选程序)。
    ⑦结账,这一步骤包括:计算结转各临时性账户和过渡账户,以确定当期净收益,并结出实账户余额,以便结转至下期连续记录,这也是一个纯机械的步骤。
    ⑧编制结账后的试算平衡表。
    ⑨编制财务会计报表,这一步需要对最佳的排列次序和项目选择作出判断,但所用的数字来自于①~⑤所作的判断。
    当然有的企业还有转回分录的编制。
展开
目录
第一篇会计学基础理论结构
第1章会计:用于决策的信息
【本章学习目标】
1.1会计的概述
1.1.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1.2会计发展历程总结
1.2会计的概念与内容
1.2.1会计的基本概念
1.2.2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
1.3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结构
1.3.1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结构概述
1.3.2财务会计目标
1.3.3财务会计假设
1.3.4财务会计概念
1.3.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3.6财务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
1.4会计规范体系
1.4.1会计规范类别
1.4.2会计规范体系
1.4.32007年会计准则改动特点
1.5会计人员与会计组织机构
1.5.1会计人员及相关人员
1.5.2会计组织结构
1.6本教材的编写结构说明
【复习思考题】
第2章会计循环:财务会计的日常程序与方法
【本章学习目标】
2.1会计循环概述
2.1.1会计循环的概念
2.1.2会计循环的步骤
2.2账户
2.2.1账户
2.2.2账户的基本结构
2.2.3账户的分类
2.3复式记账
2.3.1复式记账原理
2.3.2借贷记账法及其应用
2.4会计凭证
2.4.1会计凭证的概念和分类
2.4.2原始凭证
2.4.3记账凭证
2.5会计账簿
2.5.1账簿的概念
2.5.2账簿的分类
2.5.3日记账簿
2.5.4分类账簿
2.5.5辅助账簿
2.5.6过账、对账和结账
【复习思考题】
【案例2-1】
【参考答案】
第3章会计循环:财务会计的期末程序与方法
第二篇财务会计应用
第4章资产:货币资金、应收项目与金融资产
第5章资产:存货与投资
第6章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第7章负债:流动负债
第8章负债:长期负债
第9章收入与费用
第10章业主权益与利润
第11章会计报表
第12章会计报表分析
第三篇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
第13章管理会计:面向企业内部的会计
第14章决策会计与控制会计
第15章成本核算与控制
第16章会计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