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美商人团体与近代国民外交:1905-1927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73565
  • 作      者:
    贾中福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贾中福,男,1969年生,山东省莒县人。1998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4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经济史。在《史学月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贵州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其中3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中美商人团体与近代国民外交(1905-1927)》选取商会、同业公会等商人团体为切入点,具体探讨中美商人团体与近代国民外交的关系。商人团体参与和开展的近代国民外交,本身就是近代国民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项研究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丰富近代国民外交研究,亦可反映出近代国民外交中各种社会力量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近代国民外交涉及中国近代史上的内政、经济和中外关系等各个方面,本课题为我们展现近代商人团体参与政治外交、争取国家利权的多彩图景的同时,也反映出近代国家与社会、中外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矛盾和博弈,从不同的侧面构架完整的历史面貌。
展开
精彩书摘
  绪论
  一近代国民外交的内涵
  1.近代国民外交及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国民外交”一词最早大约出现于20世纪初期。1910年美国太平洋沿岸商会代表团访华,并受到以中国商会为主的商政各界的欢迎,当时的报界称赞此次活动开“国民外交之纪元”。这是“国民外交”一词较早以文字形式出现。五四运动时期,关于国民外交的各种主张异彩纷呈,各种同民外交团体也纷纷成立,胡愈之将之称为“国民外交时期”,国民外交思想随之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华盛顿会议期间和五卅运动时期,以及此后的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期间,国民外交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呈现出社会化倾向。正如当时舆论所言,此时“‘国民外交’四字,几成今日之习惯名词”。
  20世纪初期国民外交及其思想的严生有看深刻的思想根源和特定的时代背景,它既是“人民主权”思想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此时中国国内外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近代国民外交的内涵
1.近代国民外交及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近代国民外交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历史意义
3.近代国民外交与当今民间外交内涵之异同
二商人团体与近代国民外交的关系

三文献综述
四本书的篇章结构
第一章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以近代国民外交为视角
第一节国民外交的新理念及新式商人团体的组织作用
第二节国民外交的状况和意义

第二章清末民初中美商会的互访与合作
第一节中美商会互访概况
一1910年美国实业团访华
二1915年中国实业团访美

第二节中美商会的合作
一中美商会合作的提出及其内容
二中美商会合作的结果

第三节中美商会互访的影响
一中美商会交往的进一步加强:以1917年罗司率实业团访华为中心
二中美商会互访对中美商务的影响
三中美商会互访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第三章华盛顿会议时期中国商人团体的外交参与
第一节近代国民外交的洪流
第二节华盛顿会议召开前商人团体的活动及其主张
第三节反对鲁案直接交涉和开展赎路运动
第四节商人团体外交参与活动的评价
第四章华盛顿会议后中美商人团体与国民外交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节太平洋商务会议:中国商人走向国际政治经济舞台的重要一步
一一次走出国门的直接国民外交
二力图改善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
三太平洋商务会议的成效与影响
第二节20世纪20年代美商会的对华“国际共管”论

第三节中美商人团体围绕1923年中国商标法开展的国民外交
一1923年中国商标法颁布后的中外政府外交
二外国商人团体反对中国新商标法及其作用
三外国商人团体反对中国新商标法的实质
四中国商人团体的抗争

第四节关税特别会议前后中美商人团体的外交参与活动
一20世纪20年代中外力争关余用途的斗争
二关税特别会议前后中国商人力争关税自主的斗争

第五章中美商人团体参与近代国民外交的总体认识
一中美商人团体参与近代国民外交概况
二中美商入团体参与近代国民外交的时代特点
三中美商人团体参与近代国民外交的作用和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