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371208
  • 作      者:
    孙艺兵主编
  • 出 版 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以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五个地级市为主要构成的环太湖地区,虽然自古以来就一直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但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版图上,却一直被人们看做是同一个单元。这个单元就是狭义上的江南,就是历史上人们常说的“鱼米之乡”和“锦绣江南”。由于与太湖的相拥相偎,这个地区繁华而富庶,过去曾经有过所谓“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而如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引领下,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探索前行,这里业已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回望30年,环太湖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实现了三次跨越式的发展。第一次是抓住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机遇,以乡镇企业突起为起点,率先掀起了农村工业化的浪潮,实现了“农转工”,即以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的历史性跨越;第二次是抓住了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快速发展的机遇,以上海浦东开发为契机,率先走上了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实现了由“内转外”,即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型;第三次是抓住了21世纪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机遇,率先提出了富民增收、统筹协调的发展理念,通过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量转质”,即由经济强市向小康达标市的飞跃。
    30年来,环太湖地区不仅实现了自我超越,而且吹响了科学发展的号角。解放思想让这里萌生了无限的活力,萌发出了无数个亮点。首先,在这里蓬勃向上的至少有“五大活力”,即由经济转型和区域发展汇集成的创新力,由民生民主和基层党建汇集成的核心力,由人才战略和体制创新汇集成的开拓力,由科教兴市和文化创新汇集成的软实力,由环保优先和科技创新汇集成的支撑力。其次,在这里令人耀眼的至少有“四大亮点”。一是经济发展上升到了新的平台。“十五”期间,环太湖地区五市经济总量以年均15.2%的速度递增,2006年,环太湖地区五市以占长江三角洲十六市27.3%的土地创造了近30%的生产总值和约20%,的财政收入。就全国范围来看,2007年环太湖地区五市以仅占全国0.3%的土地,创造了全国5.4%的生产总值。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著。环太湖地区五市在经历了“一、二、三”、“二、一、三”和“二、三、一”三个发展阶段之后,现在总体呈现出了第一、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的局面。三是环太湖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及进口总额占比,2006年分别达到长江三角洲十六市的38%,2007年又分别占全国的13.4%和14.3%。四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2007年,苏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6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300元;无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9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26元;常州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08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33元;嘉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10163元;湖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6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36元。目前,环太湖地区总体上已经步人了后工业化时代,人均GDP大多超过了5000美元大关,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已基本达到小康。
    环太湖地区30年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由社会变动所伴生的民生问题,由快速城市化所凸显的环境压力,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积极探索环太湖区域科学发展的新路径,苏、锡、常、嘉、湖五市党校义不容辞。
    《改革开放30年与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书是五市党校专家学者潜心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是五家党校再度合作的集中体现。我们坚信,《改革开放三十年与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版定能进一步推动对环太湖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度思考,进而对推动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的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二、保护与开发一体吴中环太湖地区发展的永恒主题。
    山水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的历史性、珍贵性、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吴中环太湖地区的发展之路必然是保护型、发展型、科学型和资源欣赏型的。保护与开发一体,构成了吴中环太湖地区发展的永恒主题,正所谓“保护是最具远见的开发,开发是最富成效的保护”。
    1.要科学规划,夯实保护的基础
    开发是保护的延伸,规划是开发的起点。吴中环太湖地区依托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将度假区的发展纳入了苏州发展的总体规划,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夯实太湖保护的坚实基础。于2002年将度假区行政管辖范围由11.2平方公里扩大到了160平方公里。在此基础上,以长远的发展眼光和缜密的开发思路,确立了“保护为主、科学规划、合理利用、适度开发”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精心打造“文化太湖、绿色太湖、健康太湖”的战略品牌,把文化和生态作为区域核心竞争力精心加以培育。
    对吴中环太湖地区发展的科学规划,要坚持五项基本原则。一是保护优先原则。保护优先是苏州吴中环太湖地区规划的基本出发点。规划要充分保护好环太湖地区的生态环境、自然山水格局、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二是整理协调原则。整理吴中环太湖地区目前的用地现状,对不符合环太湖地区性质定位的用地予以置换,对已批租地块,从有利于环太湖地区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用地性质进行合理调整。三是综合配套原则。将旅游度假设施的开发与吴中环太湖地区的建设结合起来,依据资源的重要性、敏感性和适宜性,合理安排配套设施,使旅游开发与环太湖地区的环境协调发展,从而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满足度假区的功能定位需求。四是可操作性原则。规划是吴中环太湖地区发展的前提,规划应为管理服务,应成为政府管理部门依法保护、建设和管理吴中环太湖地区的依据,因此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五是前瞻性原则。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妥善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景目标的矛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从而实现吴中环太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
目录
前言
序言
综合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苏南实践之路
环太湖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环太湖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探索--无锡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环太湖地区发展的模式构想--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
环太湖地区功能凸显和实现路径探析
苏南模式到新苏南模式的变迁和创新
昆山市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与做法
张家港港发展的特点及前景探析
吴江沿湖片区发展的辩证思考
江阴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与成功经验

经济篇
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转型研究
环太湖地区就业结构问题研究--基于无锡市的实证分析
常州市利用外资整体水平及其溢出效应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嘉兴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湖州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城市郊区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角色转换
现代服务业的振兴与苏州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苏州新农村“三个集中”建设实践的研究
突破所有制改革瓶颈,大力发展苏州非公有制经济
从小城镇建设看苏州城市化进程
湖州市工商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从产权治理到全球价值链治理--江阴主导产业升级的案例探究
昆山自主创新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张家港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原因分析
关于农村村级负担与财力问题的研究
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就业结构

政治篇
推进大部制改革,实现环太湖行政体制现代化
完善环太湖地区政府绩效考评机制的对策思考
……
文化篇
社会篇
生态篇
党建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