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8.2008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36395
  • 作      者: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8》的主题报告中,我们以东北三省的区域创新体系为主题,对这一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我们的出发点是:以特定地理区域为背景,跨行政区域的创新体系建设是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重点。我们曾经对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创新体系作过一个专题的报告,今年是第二次。这样做的考虑是:东北三省是我国装备行业非常集中的一个区域。在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时候,人们都在担心中国制造能力的升级。而东北三省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某种意义上会整体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水平。当然,东北三省也是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较深的一个区域,它在许多地方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结构和体制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研究东北三省,既有一般的意义,又有特殊的意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8》是以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主题的综合性、连续性的年度研究报告。以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为指导,通过“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多年形成的评价方法,利用大量的研究统计数据,权威性、综合性、动态地给出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创新能力排名和各项创新能力分析,为地方政府了解本地区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本报告在历年报告的基础上,推出了东北三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专题报告,对东北三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一个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8》可供各级领导干部,相关决策部门: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的师生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
    1.1综合指标排名
    与2007年相比,2008年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的总体格局略有变动。上海市由2007年的排名第2位重新回到第1位的位置,成为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主要原因是因为上海市创新环境的排名有所提升,由2007年的第7位上升到第3位。
    广东省的综合排名与2007年相比下降1位,居第2位,主要原因是创新环境由2007年的第3位下降到第4位;北京市的综合排名与2007年持平,列第3位。
    从指标的结果看,上海、广东和北京三个省(市)的综合效用值非常接近,并已经连续7年位于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的前三甲。在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中,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各具特点。北京市的优势在于丰富的科技资源所带来的强大的知识创造能力,以及大量的中小科技企业和良好的创业环境。上海市则凭借卓越的商业氛围、深厚的工业基础、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长江三角洲经济体的联动,成为全国富有创新力的地区。广东省经济发展速度快,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具备宽松的创业环境,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平台。,
    与2007年相同,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天津市、辽宁省、湖北省和四川省仍然是2008年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前4~10位的地区。其中一个变化是湖北省的综合排名上升了1位,排名第9位;而四川省的综合排名下降了1位,排名第10位。在各具特色、多样发展的同时,这些创新能力领先的地区普遍具有相对落后地区所不具备的创新要素:经济和科技的基础好,教育水平较高;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经济比较开放,吸引外资较多;创业精神较高;产学研合作水平较高等。这些创新要素通过适合当地特点的学习和创新机制,相互促进和加强,共同造就了这些地区较强的创新能力。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2008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第一章 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
1.1 综合指标排名
1.2 实力指标排名
1.3 效率指标排名
1.4 潜力指标排名
1.5 其他重要指标排名
第二章 决定创新能力强与弱的因素分析
2.1 领先地区
2.2 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收人及教育水平的关系
2.3 科技投人金额及投入强度
2.4 企业科技投入来源的结构
2.5 政府科技投入使用结构
2.6 从专利申请受理隋况看创新能力分布
2.7 新产品销售收入及新产品率
第三章 排名变化幅度较大的地区

第二篇 东北三省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第四章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4.1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与主要模式
4.2 东北三省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特点
4.3 东北三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背景
4.4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意义
第五章 东北三省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5.1 东北三省科技投入总量与结构分析
5.2 东北三省科技产出总量与结构分析
5.3 东北三省技术创新绩效分析——DEA法
5.4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评估
5.5 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创新的优势与问题
第六章 东北三省企业创新能力分析
6.1 东北区域企业创新能力分析
6.2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第七章 东北三省产学研合作网络建设
7.1 东北三省产学研合作现状分析
7.2 东北三省产学研合作的限制因素
7.3 建设东北三省产学研合作网络的对策
7.4 建设东北三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第八章 完善东北三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8.1 东北三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8.2 完善东北三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
8.3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产品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升级
8.4 培养东北特色的区域创新文化
8.5 加强开放创新,促进科技创新的区际合作与国际交流
8.6 完善东北三省区域创新体系的政策
第九章 东北三省区域创新体系的空间布局与重点功能区规划
9.1 四大创新群的发展优势与功能整合
9.2 六大产业带的空间分布与运行关联
9.3 构建东北亚科技合作与创新体系
第十章 东北三省区域创新体系的整合
10.1 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
10.2 东北区域创新体系的区域行政协调体系建设
第十一章 东北三省区域创新体系的政策建议
11.1 东北三省科技创新政策法规制定与完善机制
11.2 东北三省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第三篇 区域创新能力分析(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
第十二章 各地区创新能力分析
12.1 北京市创新能力分析
12.2 天津市创新能力分析
12.3 河北省创新能力分析
12.4 山西省创新能力分析
12.5 内蒙古自治区创新能力分析
12.6 辽宁省创新能力分析
12.7 吉林省创新能力分析
12.8 黑龙江省创新能力分析
12.9 上海市创新能力分析
12.10 江苏省创新能力分析
12.11 浙江省创新能力分析
12.12 安徽省创新能力分析
12.13 福建省创新能力分析
12.14 江西省创新能力分析
12.15 山东省创新能力分析
12.16 河南省创新能力分析
12.17 湖北省创新能力分析
12.18 湖南省创新能力分析
12.19 广东省创新能力分析
12.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创新能力分析
12.21 海南省创新能力分析
12.22 重庆市创新能力分析
12.23 四川省创新能力分析
12.24 贵州省创新能力分析
12.25 云南省创新能力分析
12.26 西藏自治区创新能力分析
12.27 陕西省创新能力分析
12.28 甘肃省创新能力分析
12.29 青海省创新能力分析
12.30 宁夏回族自治区创新能力分析
12.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创新能力分析
第四篇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