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竞争力虽是一个新话题,但却是早已存在的事实,它源于区域间各自利益目标的冲突。体制不同,竞争的形式和方式也不同。所谓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区域在集聚生产要素和创造财富以及促进区域发展方面的能力。区域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既包括在某一时间段上吸引并集聚资金、人才、技术、品牌、市场的能力,同时又表现为在更长的时间里的发展潜力,后者决定了一个区域在较长时期内的发展地位和竞争水平。
《中国区域竞争力研究》以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波特竞争理论为依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区域间要素流动、区域管理、文化对竞争力的作用,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近提出的全国区域划分结果,对我国八大区域从13个层面进行竞争力评价。分析表明:我国区域间竞争能力差别较大,大体可以划分为4个方阵。东部沿海地区居第一方阵;南部沿海、北部沿海和东北地区居第二方阵;黄河、长江中游和西南地区居第三方阵;大西北地区居第四方阵。东部沿海地区竞争力强劲,在8个领域强于其他区域。同时,还用数量经济学方法对1990—2005年区域竞争力动态变化进行评价分析,拓展了竞争力研究领域,使我们对区域间竞争力的演变规律有了初步认识。并在区域横向和纵向竞争力研究基础上,针对各区域优劣势,分别提出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建议。
我们认为,我国区域间差异巨大,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基础、发展潜力等方面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对策十分必要,且不可盲目跟“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