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俯卧在后斜位,深呼吸时,膈上可见一个类似三角形的透亮影,三角形的顶角向食管方向,底边与膈面相贴,可见数条皱襞穿越底边呈扇形展开,这种表现通常表示贲门升高到膈上,三角形的顶角即为贲门。<br> (4)右侧位或半立左前斜位,食管下段黏膜皱襞折曲,呈链条状止于贲门口。<br> 有关贲门口的形态国内外作者提出了不同的分型,Herlinger首先把贲门口的形态分为4型。<br> 国内陈九如根据2 000例无贲门病变正常人的贲门区形态资料将其分为3型:①星芒状,约占70.8%;②头巾状,约占23.2%;③链条状约占6.0%,多见于老年人和高张力瀑布型胃。<br> 上述贲门口的不同形态是正常人生理活动过程中某一瞬间贲门部形态结构的投影。分型只是为了方便识别贲门的正常表现,它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即使同一被检者在同一次检查中,贲门形态也是交替出现几种不同形态,每一种形态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br> 3.胃底x线造影正常表现<br> 胃泡在充气良好的情况下呈圆形或椭圆形,无肿块影,且表现柔软。贲门部小弯侧黏膜皱襞内充填钡剂时可致轮廓不规则,并与胃体上部的黏膜交叉,层次分明;胃底前后壁及顶部黏膜皱襞可相互贴近,相互重叠,x线投影有时可以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表现。胃底未充分扩张时呈脑回状,扩张后则呈纵横交错的网格状或成带状走向胃体。胃底下缘呈一凸面向下的弧形线影,胃底可分前后两部,其前部与胃体直接相连,变异较少,其后部大小、形态、位置随体型和充气程度而异。瀑布型胃,胃底长轴与胃体长轴所形成的夹角≤90°,形成一较明显的胃底后部,在正位片上能见到凸面向下的底边;低张或高张型胃,两者夹角>90°,胃底部小,正位时凸面向下的底边消失,当胃底膨胀程度不一致时,在低洼部分常有浅层钡剂液聚集,形成钡池,见于仰卧胃底及因病变而收缩变形处。<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