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张卓元改革论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342057
  • 作      者:
    张卓元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丛书的作者是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建言献策的经济学家。
    郭树清,陈锡文,李剑阁,周小川,王梦奎,张卓元,厉以宁,吴敬琏,高尚全,刘国光,马洪,于光远,杜润生,薛暮桥。
    献给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卓元,1933年7月生,广东省梅县人。1944年9月至1950年7月在广东省梅县梅州中学学习;1950年9月至1953年7月在广州市中山大学经济系学习;1954年7月中南财经学院经济系毕业;1954年9月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先后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经济研究》编辑部编辑、副主任、主任。1983年7月调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任所长、研究员、《财贸经济》主编、博士生导师。1993年12月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任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5年9月至1998年10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经济研究》主编。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业务专长:政治经济学、价格学、市场学。
    主要社会兼职: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成本研究会会长,中国价格学(协)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秘书长。1990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7月被评为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著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
展开
内容介绍
    这套丛书,是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继续推进这场历史性的社会变革而编辑出版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广泛参与的伟大事业。经济学家是非常活跃和有贡献的群体。这套丛书各卷的作者,都是这场伟大变革的亲历者和直接参与者,是长期为改革开放建言献策的经济学家。他们之中有改革开放之初已年过古稀的老一辈经济学家,最年轻的也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有的主持或者参与过关于改革和发展重要课题的研究,有的参与过党和国家关于推进改革开放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这些经济学家的贡献是人们所公认的。
    作者从1982年开始,奉命调入国家体改委,一直从事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工作,作为改革决策过程的参与者和改革历程的亲历者,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变迁和现状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本书收录的20多篇文章有些是在报刊杂志公开发表过的,有不少篇是没有发表过的,还有些是作者对中央的建言献策。其中有不少文章的主要观点或政策建议被中央采纳,对改革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从内容上看,尽管这些文稿内容涉及到改革理论、企业改革、宏观调控、政府改革、社会保障等诸多领域,但它们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同一条主线,即思想解放与改革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主要特征(1996年10月)
    党的“十四大”以来,改革进程加快,理论认识也有不少新进展。概括有以下几点:
    1. 企业改革思路从承包制转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正在展开,一些省、市、区在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方面有实质性进展。
    2. 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近几年宏观经济调控成效明显。宏观体制改革说明改革的深化,不但要突破传统体制的框框,同时要触动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不合理的利益格局。
    3. 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顺利实现并轨。发展要素市场,要素价格逐步市场化,逐步实现国内外市场的对接,同企业要成为市场主体一起,是1992年以来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努力的最重要标志。
    4. 在分配方面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同时,着手全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稳定系统。
    5. 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转入良性循环。
    6. 坚持抑制通货膨胀,既有利于经济的稳定,也有利于经济的特续、健康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必须坚决抛弃通货膨胀政策。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味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传统的社会主义国有制的确很难同市场经济兼容。因为传统的国有经济单位不是真正独立的企业,不能自主经营与自负盈亏,而是上级行政部门的附属物。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需要对国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进行改革,主要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革国有企业,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这也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要点和难点。因此,当务之急,是全力抓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改革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当前,为了更好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需明确以下几点:第一,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的各种困难,是历史地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则与承包制形成的“内部人控制”有关。第二,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缓慢,是多种原因包括各方面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还有不一致的地方、争夺部门利益等造成的。第三,国有经济范围需明确定位。第四,抓大放小,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需随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丰富和发展。
    ……
展开
目录
作者自序
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经济发展和改革都要稳中求进(1990年)
有计划商品经济与市场取向改革(1990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主要特征(1996年10月)
新世纪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重要课题(2001年11月)
实现从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是新世纪头20年战略任务(2001年12月)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2004年12月)
“十一五”规划要突出改革(2004年12月)
深化改革,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005年)
政府改革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2006年5月17日)
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2007年1月)
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伟大创举(2007年)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所有制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大胆探索(1998年5月)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难点和途径(2003年)
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03年8月)
国有中央企业需加快改革步伐(2004年11月)
产权有序流动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2005年3月)
国企改革要与政府改革很好地结合(2006年7月)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看法(2006年11月)
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实践中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2007年)

三、推进市场化价格改革
价格改革规律性探索(1987年6月)
十年价格改革最主要的经验与教训(1989年4月30日)
价格模式转换的目标(1990年)
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向何处去(1990年)
90年代需重点推进要素价格改革(1992年)
推进财税、价格改革促进资源节约(2005年)
深化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005年10月29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