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产业政策理论
1.我国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影响的分析
二、传统产业结构趋同的博弈分析
要想更好地理解我国产业趋同的现实,必须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我国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由来已久,而且日趋严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60年代,从中央到地方片面强调小型化、分散化,各地掀起了大办小土群,大力发展“五小业”的浪潮,1958年小高炉发展到60万个,小煤窑10万多个,新铺工业点数以万计。这些企业建设,多数违背经济布局原则,盲目建设,造成全国性的低水平重复;后来又在“以钢为纲、以粮为纲、大干快上”的指导下,全国钢铁厂遍地开花,林区、牧区、渔区,毁林毁牧围湖(塘)造田,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席卷全国。
1970年,毛泽东根据对国际政治环境的判断认为世界大战随时可能爆发,提出了要把对付国外敌人的大规模入侵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要求“地方应该想办法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要求各省争取做到煤炭、钢铁、电力、农机、轻工业产品的自给自足。到20世纪70年代,强调地方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造成各自为战,出现“小而全、中而全、大而全”和“厂办社会”的格局。与此相对应,中央直属企业下放给地方,同时扩大地方的生产计划权、投资安排权、物资分配权等权力。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2700多个县都有自己的“五小业”(小钢铁、小化肥、小煤窑、小机械、小水泥)。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27个省有电视机厂,28个省有洗衣机厂,电冰箱厂也达19个省。这样,中国各地基本建成了自给自足的工业体系。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产业趋同。
30多年过去了,我们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去的一些错误做法得到了部分纠正。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的观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地方政府应当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自己比较优势强的产业,进行省际之间的产业分工。事实上,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改革以来,中央与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看到了产业趋同的缺陷,纷纷提出培育自身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分工结构的重要性。中央与许多地方政府明确提出了各地要根据自身条件与优势进行产业重新分工,协调发展。但是,这种产业趋同现象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报道称,在2005年“两会”上,一位东北的人大代表在谈及振兴大东北过程中出现的“诸侯经济”现象时尖锐地指出:当市场渴望连接在一起也应该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政府官员们却没有坐到一起研究彼此间的协调发展,这种现象不仅在东北存在,在全国也存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这种产业趋同现象为什么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