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电力市场化改革及其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
电力市场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结构和规模决定了电力市场的结构,而市场结构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从电力市场的发展历史和当今世界各国的电力市场来看,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可以分为垂直统一垄断、发电竞争上网、限制性趸售竞争、完全趸售竞争和零售竞争五类典型模式。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按上述类型依次发展,可称为电力市场化改革。
从世界电力市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来看,工业化国家基本上采取了放松管制和加强市场机制的方针政策,或者说对其电力运营模式进行了或正在进行着市场化改革。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可归结为两类:一是电力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和电力供应紧张等诸多“对动”因素;二是英国等国家的市场化改革的示范效应及技术进步等“拉动”因素。当然,无论是哪个国家,电力市场化的改革还远没有进入完善和成熟的阶段。
电力价格主要由成本、利润和价内税构成,其中成本是电力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电力行业的成本主要取决于行业内的生产率和投人品价格,而行业外的因素主要是市场供求状况和政府干预。
由于电力市场化改革直接涉及电力市场中各类主体力量等电价影响因素和电价形成机制的变化,因此,实质性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势必会对电价产生重大影响。从理论上来看,电力市场化改革主要是通过对电力行业效率(生产率)的影响间接产生价格效应。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竞争机制引人、市场结构变化以及市场化改革的模式。
中国的电力体制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一直实行政企合一、垂直垄断的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以后在政企分开、市场化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探索,目前也正从垄断性管理模式向市场化管理模式过渡。虽然困难重重,但从各种形势来看,市场化改革似乎是中国电力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根据中国电力部门的利润率及其与世界电价水平的比较,可以认为随着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开展,中国的销售电价在短期内将有所上升。
为了研究中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可能引起的电价上涨及其影响,本书建立了一个CGE模型(IQTEGEM-3E)。这个模型是在PRCGEM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建立的,但是增加了能源和环境模块。该模型划分了一个政府部门、17个经济部门和两类居民(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遵循一般的CGE模型假定,包括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零利润条件及市场出清等。模型所用到的SAM矩阵主要根据200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编制而成。其中各部门所用能源数据来自《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所公布的中国2000年各行业能源使用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