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典贸易理论:比较优势
1.1 劳动价值理论
1.1.6劳动价值论的“困难”
由前面的讨论可以看到,从劳动价值理论出发可以很好地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过程和结果。这正是当年李嘉图所做过的事情。不过,在这里,也可以发现李嘉图模型的一个内在“矛盾”。在李嘉图的眼里,他的比较优势理论是“普适”的,既适用于国际贸易,也适用于国内贸易。但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作为李嘉图比较优势基础的劳动价值理论似乎遇到了“麻烦”:它只适用于国内贸易,而不适用于国际贸易!换句话说,在讨论一国国内商品交换关系时,李嘉图认为一国国内的商品价值量取决于它所包含的劳动数量,但是,当扩大到讨论国际商品交换关系时,他却无法再坚持同样的立场。于是,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就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矛盾:它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讨论国际贸易问题,但劳动价值理论的原则本身无法被直接运用到国际交换中去。
后来,许多经济学家都试图解决这个矛盾,但到目前为止,效果不大。其实,要理解这个问题也并不困难,关键在于资源的“流动性”。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国内的资源(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等)是充分自由地流动的(至少在理论分析上,我们是假定它们充分自由地流动的)。但是,在国际间,这种资源的流动性却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尤其在李嘉图那个时代更是如此,李嘉图对此曾有生动的说明。尽管与那时相比,现在资源在国际问的流动要顺畅得多,但仍然存在许多方面的障碍。正是这种资源流动性方面存在的差别,造成了一国国内商品交换和国际商品交换的区别。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