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783953
  • 作      者:
    胡永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综观《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一书,观点明确,行文规范,创新颇多。诸如产业融合是产业间分工转化为产业内分工的立论;诸如对马克思、马歇尔融合思想源流的梳理;诸如产业融合的条件推论和融合度推论;诸如产业融合效应三个层面的考量,皆有理有据,令人耳目一新。
    在研究方法上,作者坚持以成本——收益分析作主线,努力实现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统一、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衔接,也是值得肯定的。
展开
目录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及成果的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及成果
二、国内研究状况及成果
第三节 《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的结构安排与创新之处
一、《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二、主要特点和创新之处
三、《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产业融合的实质:产业间分工内部化
第一节 产业是一套特定的资产体系
一、产业的形成和产业的传统概念
二、从现实经济活动出发来理解产业
三、产业的实质是一套特定的资产体系
第二节 对产业融合的不同理解
一、从产业融合的关健特征进行定义
二、从产业融合的涉及范围进行定义
第三节 产业融合就是产业间分工内部化
第四节 产业融合不等于产融结合
第五节 两类产业融合:吸收型融合与扩展型融合

第三章 分工与融合的优劣:理论源流与现实关系的考察
第一节 完整的分工定义包含多个分工层次
第二节 分工思想及其演变:从古典到新兴古典
一、古典时期的分工思想
二、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三、新古典时期的分工思想
四、对分工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第三节 融合的思想源流:马克思和马歇尔
一、马克思:分工基础上的结合生产
二、马歇尔:不同的分工层次应有不同的专业化要求
第四节 层次差异与分合利弊
一、分工与融合关系的相关探讨
二、分工的利弊与分工的层次差异
三、产业层次上的分工和融合关系

第四章 产业融合推论:对融合条件的解释
第一节 产业融合条件的一般描述:技术进步、放松管制、管理创新
第二节 融合条件推论与融合度推论
一、概念准备
二、两个推论及其说明
第三节 模型建构和数学证明

第五章 产业融合推论的历史证明
第一节 传统工业化时代的产业融合
第二节 信息化时代的产业融合
一、信息产业内部的融合
二、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第三节 特殊相关产业的融合

第六章 资产通用性提高与产业融合:资产的柔性化和模块化
第一节 资产的柔性化
第二节 资产的模块化
一、模块化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二、模块化的分合效应
三、资产的模块化与资产通用性

第七章 产业融合的效应:从成本节约到产业创新
第一节 成本节约效应
一、提高共用资产的利用率
二、降低交易成本
第二节 竞争合作效应
一、产业融合促进有效竞争
二、竞争性合作与绩效改善
第三节 产业升级与增长效应
一、融合新产品的增多
二、产业升级与经济持续增长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