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信息经济与产业规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513512
  • 作      者:
    忻展红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忻展红,男,共和国同龄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运筹学会会员,北京运筹学会常务理事,通信学会管理委员会委员,1987-1988年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运筹学系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通信网规划与优化,智能算法应用,系统模拟,通信经济管理与政策研究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现代信息经济与产业规制》全面地介绍了信息经济学与规制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脉络,就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电信管制机制与实践、电信资费管制理论与我国实践、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管制与实践、有效的电信规制体制研究、提高中国电信业竞争力的研究和中国电信成本函数的仿真研究六个专题进行了深入而专业的阐述。书中除对国际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外,有大量的基于我国实际情况的研究成果,各篇独立成章而又相互联系,构成了一幅我国电信规制实践的图谱。
展开
精彩书摘
    9.1 管制经济学理论的早期发展
    9.1.1 《贝尔经济学和管理科学杂志》的创立及其贡献
    在20世纪70年代,贝尔系统(Bellsystem)在经济学方面所做的巨大投资为管制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突出表现为在1970年春天创立了《贝尔经济学和管理科学杂志》(BellJournalofEconoreicsandManage-mentScience)。该杂志在1975年春天更名为《贝尔经济学杂志》(BellEco-nomicsMagazine),在1984年春天紧随着公司的分拆又变成了《兰德经济学杂志》(RANDJournalofEconamocs)。由于AT&T没有看到在管制经济学领域做出如此努力的好处,于是导致了管制经济学领域值得纪念的一次代价高昂的失败。由于《贝尔经济学杂志》(BellJournalofEconomics)更名为《兰德经济学杂志》和贝尔实验室主要经济学团队的流失导致了某些大牌经济学家的出走和创新研究的停滞,被认为是管制经济学史上的两大灾难。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研究是因为AT&T把大量的资源投入到微观经济学领域而在多方面取得了成绩。就拿《贝尔经济学杂志》来说,为吸引很有才华的编辑和作者,包括现在很知名的学者,如威廉·包莫尔、瓦尔特·奥依、里查德·波斯纳、乔治·斯蒂格勒、威廉·威克瑞、奥立文·威廉逊等,投人了大量的资源。而且正是由于《贝尔经济学杂志》吸引了许多像伊利沙白·卑利、约翰·潘扎尔、罗伯特·威利格等年轻的经济学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研究成果在管制经济学的演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管制产业的可视性和研究人员的水平使管制经济学成为产业组织最重要的分支。
    在《贝尔经济学杂志》创建前,管制经济学的发展是很慢的。只有阿弗奇和约翰逊(1962)的学术论文研究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垄断的边际成本定价的争议。该问题通过波奥爱图克斯(1949)、斯特纳(1957)和威廉逊(1968)的研究成果变成了高峰负荷定价的争论。这些人的作品就是《贝尔经济学杂志》在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高峰负荷定价在理论上得到了极为完善的发展。包莫尔和布莱德福德(1970)和包括罗尔夫(Rolf,F.)在内的贝尔实验室的经济学家以及包括舍尔曼(Sherman,R.)和乔治(Geoge,A.)(1979)在内的其他经济学家也赋予了兰姆西定价法(RarrlsayPricingMetlnod)新的生命,使兰姆西定价法一直成为了分析和设计管制机构的理论和实践的动力之源。
展开
目录
1 信息经济学与管制经济学综述
1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1.1经济学学派总体发展情况
1.2 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发展现状与趋势
1.2.1消费者行为与企业行为
1.2.2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不确定性
1.2.3市场与政府规制问题

2 当前信息经济理论的范式与评述
2.1 主流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史简述
2.2信息部门经济学
2.3网络经济学
2.4信息社会学
2.5信息政治经济学

3 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3.1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2 主流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的问题

4 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4.1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4.2信息经济学中委托代理问题的博弈论分析
4.3 委托代理理论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和逆向选择问题

5 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
5.1 逆向选择:阿克洛夫与旧车市场模型(Lemons M。del)
5.2信号传递模型:斯彭斯劳动力市场模型
5.3斯蒂格里茨和信息经济学一
5.3.1斯蒂格里茨的保险市场模型(1976)
5.3.2斯蒂格里茨的信贷市场配给模型(1981,1983)
5.3.3斯蒂格里茨的信息甄别模型(1976)

6 信息经济学其他代表人物:雅克.拉丰
7 中国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及趋势
8 管制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8.1管制的概念
8.2管制的由来
8.3管制的作用

9 管制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历史
9.1管制经济学理论的早期发展
9.1.1 《贝尔经济学和管理科学杂志》的创立及其贡献
9.1.2可竞争市场理论
9.2管制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9.3管制经济学的实践应用
9.3.1电信资费管制
9.3.2互联互通管制
9.3.3服务质量管制
9.3.4普遍服务管制

10 管制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10.1 中国现有的管制制度
10.1.1经济性管制
10.1.2社会性管制
10.1.3反不正当竞争管制
10.2对我国管制效果的分析评价
10.2.1经济性管制效果
10.2.2社会性管制的效果
10.2.3反不正当竞争的效果
10.3我国管制失灵的背景因素
10.3.1法律方面的因素
10.3.2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因素
10.4对未来的展望

2 互联互通的博弈理论与管制实践
1 概论——影响互联互通的原因分析
1.1认识不到位的原因
1.2技术方面的原因
1.3互联互通规定不完善的原因
1.4监管政策不完整、不配套的原因
1.5无序价格战的原因
1.6违规经营与不对等开放业务的原因
1.7 网间结算价格的原因
1.8监管力量和手段不够的原因

2 德国互联互通管制政策研究
2.1德国的电信管制机构
2.2德国的互联互通管制政策
2.2.1互联互通政策的制定过程
2.2.2德国互联管制的两个时期
2.2.3互联费用的制定与价格

3 英国电信业资费管制之启示
3.1 资费管制方法——零售价格管制模型RPI-X
3.2互联使用费
3.3一些启示

4 通信网间接入费定价模型的分析与比较
4.1接入问题的提出
4.1.1接入问题的产生
4.1.2接入问题的定义
4.1.3接入费的影响因素及职能角色
4.2接人费的主流定价法
4.2.1拉姆士定价
4.2.2 有效要素定价原则(ECPR)
4.2.3 长期增量成本(LRIC)
4.3三大定价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4.3.1 成本定价
4.3.2拉姆士定价
4.3.3 ECPR定价

5 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直联博弈对管制政策的影响
5.1 引言
5.2直联博弈第二阶段——古诺竞争
5.2.1情景1:骨干网之间两两直联
5.2.2情景2:只有骨干网i和骨干网j直联
5.2.3 情景3:骨干网h和骨干网j只分别与骨干网i直联
5.2.4 情景4:骨干网j和骨干网i只分别与骨干网h直联
5.2.5 情景5:只有骨干网i和骨干网h直联

3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电信管理制机制
4 电信资费管制理论与我国实践
5 电信管制体制研究——有效规制体制
6 提高中国电信业竞争力的研究
7 我国电信成本函数的仿真研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