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格局决定结局:活用孙子兵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26981
  • 作      者:
    严定暹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从商、从政、做人、处世一定要读《孙子兵法》,作者严定暹女士,华人世界中第一位将《孙子兵法》用于生活中的女性学者,精研兵法近二十年,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你走过历史,开发属于你个人的智慧思考模式,让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
  如果人的一生只能读一本书的话,那就应该是《孙子兵法》。
  ——美国亚马逊网站评论
  历经2600年,至今仍然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智慧典籍。
展开
作者简介
  严定暹,祖籍湖南,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现任台湾科学委员会研究员。曾在台湾汉声电台主讲《孙子兵法》,台湾《天下远见杂志》“孙子兵法手记”专栏作者。专长《孙子兵法》、《易经》、《史记》、中国文学诗词赏析的研究。她擅长将艰深的经典智慧,吸收反刍为平浅易懂的实用生活方法,是华人世界中第一位将《孙子兵法》用于生活中的女性学者。其著作有《天命与人生》、《生活兵法》、《红尘易法》、《突破人生危机——<孙子兵法>的15个生活兵法》、《不信好命唤不回——易学命理浅谈》,以及VCD《孙子兵法——用谋篇》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文作者是华人世界中第一位将《孙子兵法》用于生活中的女性学者,擅长将艰深的经典智慧,吸收反刍为平浅易懂的实用生活方法,《孙子兵法》的智慧是创造美好人生的智略。“知法不必用兵”,“只要方法正确,一定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这个“法”字,就是指《孙子兵法》。作者以生动浅白的文字,发挥“活学活用”的功力,列举古今中外实例,将《孙子兵法》与现代生活现象相结合、印证,即使没有读过原著的读者,也能从中撷取其观念,进一步活用在工作与生活中,相信不论遇到何种处境,必能找到正确方法,而达到胜战而无伤的圆满结果。
  《孙子兵法》实为中华千古奇书,自问世以来历来被奉为兵家宝典。《孙子兵法》是深深扎根中国的主流哲学,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成就人、成就事”为目标的应用科学。时至今日,更是成为商界必备实战手册,不仅可以启迪人作正向思考,更可以开发人权变创新的智慧。作者历经几十年研读,融合中国古代史料、《易经》,以及其他兵家著述,独辟蹊径,把《孙子兵法》涵摄入现代生活,并作深入浅出的阐释,从多角度为我们揭开这一千古奇书中的智慧密码。
展开
精彩书评
  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来源 价值中国网 肖乐义
  近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曾国藩。在谈到如何将事业做大时,他有这样一句名言:“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的确如此。一个人格局一大,哪怕从外表看起来,他似乎一无所有,但胸中却会拥有10万雄兵,这样一来,自然就能征服世界了。难怪有诗云,笔底伏波三千丈,胸中藏甲百万兵,形容的,就是善于造势,善于布局的人啊!
  在今天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成为主角的背景下,谁都想把事业做得大。但是怎样才能将事情做得大呢?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深知,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正是企业家的格局决定着企业的结局,企业家的思想、精神、气魄的高度决定企业的高度、远度。反思古今中外著名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成败得失,无一不印证“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的格言。
  中国古代文化智慧,其实蕴含深刻的哲理,完全可以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等范畴中。例如,《孙子兵法》实为中华千古奇书,自问世以来历来被奉为兵家宝典。《孙子兵法》是深深扎根中国的主流哲学,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成就人、成就事”为目标的应用科学。时至今日,更是成为商界必备实战手册,不仅可以启迪人作正向思考,更可以开发人权变创新的智慧,《孙子兵法》的智慧是创造美好人生的智略。
  本书作者以生动浅白的文字,发挥“活学活用”的功力,列举古今中外实例,将《孙子兵法》与现代企业管理、生活现象相结合、印证,即使没有读过原著的读者,也能从中撷取其观念,进一步活用在工作与生活中,相信不论遇到何种处境,必能找到正确方法,而达到胜战而无伤的圆满结果。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部 善战者求之于“势”
  英雄造时势
  善于作战的人是善于运用形势以造势,
  并不是只责求人力配合;
  而是切知如何在人与客观形势的互动中,
  运用形势制约人以取胜。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春秋时代,齐国在宰相管仲推动的富国强兵政策下,国家变得愈来愈富裕。“饱暖思淫欲”乃是世间常态;齐国富裕之后,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游手好闲的人变多了。齐桓公对社会上突然增加这么多游手好闲的人,觉得很讨厌。因为游手好闲的人不但没有生产力,还会造成很多人也起而效尤。于是,齐桓公想把这些游手好闲的人统统抓起来活埋。
  宰相管仲被要求处理这批游手好闲的人,管仲下达了一个命令,规定齐国国内的各行各业都要有一套制服,使人一眼就可以辨认出各人的职业;而没有就业的闲人是没有制服的。这个政策推行一年之后,齐国的闲人全都就业了。那些游手好闲的人起初对于自己不用穿制服还感觉挺自在的,渐渐就受不了啦,因为只要一出门,没有制服穿就成了游手好闲的标签,为了脱去这个标签,当然得赶快就业。
  只不过一年的时间,管仲兵不血刃地解决了齐桓公的烦恼,也让齐国人民自动自发各就各业。
  无怪乎孔子极为推崇管仲,而管仲这一套也的确是了不起的王道治国策略——胜残去杀:不用杀戮的方式解决问题,而是创造形势,引导人民自然而然地自动迁善远罪。
  管仲的这一套王道治安策略其实只是一个观念的落实运用,那就是深深体察到:形势比人强。“以客观的形势制约形势中的人”,不只管仲,被日本人誉为东亚第一英主的唐太宗也深谙此道。唐太宗认为:“小人都是环境的产物!”唐太宗最得意的是,他所领导的大唐政府是小人无法立足的一种政治环境,所以隋朝的著名小人进入大唐政府之后都成为风骨凛然的大臣——因为形势比人强。
  管仲的《治安策》、唐太宗的《治国方略》,追本溯源都是脱胎于《孙子兵法》;孙子强调,“善战者求之于势而不责于人,故能责人任势”(《兵势篇》,即《孙子兵法·兵势篇》,下同)——善于作战的人是善于运用形势以造势,并不是只责求人力配合;而是切知如何在人与客观形势的互动中,运用形势制约人以取胜。
  上兵伐谋
  写下“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的婉约情词,并力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有崇高历史地位的宋代大政治家范仲淹,在青壮岁月领军作战之时,他的敌人赞美他“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在敌人的眼中,范文正公的韬略胜过数万甲雄兵。
  两千六百年来,《孙子兵法》被中外古今有识之士视为“智典”,因为《孙子兵法》对于两军对阵之事,反对肉搏战,鄙视力战,而强调“智取”,所谓“上兵伐谋”(《谋攻篇》):真正伟大的军事家以正确谋略规划,降低杀伤力而制胜;而“伐谋”的基准是,了解大势所在、时势所趋,进而善用形势以创造有利自己的形势。因为,“形势比人强”!
  按牌理出牌
  《孙子兵法》以区区不到三十个字阐发造势之理:“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兵势篇》)木头、石头的本性是非常稳定的,一块木头、一块石头摆在安稳的环境,若没有外力搬动,绝对不会自己移动;但是,若将木头、石头置于不稳定的环境,例如,将一块石头或木头置于桌边,一半悬空、一半置于桌上,或是置于悬崖边,一半悬空、一半置于悬崖内,即使本来不会自己移动的木头、石头也会动个不停。因为周边的环境制约、改变了它们安静不动的本性,造成它们的不稳定。方形的木头、石头摆在稳定的环境,只要没有人去动它,它绝对不会动。但是圆球形的木头、石头即使置于平坦的地面,它依然动个不停,要它不动也难。因为“圆”的形状制约、改变了木头、石头安静不动的本质。孙子以千古不移的自然界现象——“木头、石头受外在‘形’与客观‘势’的制约”,以阐发寰宇之中万物必然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即使硬如木、石,无情如木、石,都无法摆脱形、势的制约,遑论其他物类,更何况有情众生!
  指出“万物必然与所托身之客观环境互动”的自然律,孙子更进一步阐明:造势绝非天马行空的突发奇想,而是扎根于自然律——“任势”——“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兵势篇》):将圆球形的石头置于悬崖边,即使不去推这块圆石,它也必然滚落山崖,因为“势所必至”,那是必然的结果。这项举例道出了“造势”的不二法门——了解自然律,顺应客观形势操作。
  《孙子兵法》所以是圣人之书,乃是因为作者在写作时就不准后人诠释错误,所以用人人看得到、人人看得懂的自然现象,阐明一项红尘人世的金科玉律——形势比人强;同时也带出另一项金科玉律——“造势”须“任势”,绝对不可以逆势而为。
  孙子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九地篇》)“知己知彼”只能让作战者不至于落入不可知的险境,必“知天知地,胜乃可全”(《九地篇》):了解时机,了解客观环境。也就是能宏观自己所处时空的主、客观环境,并进一步顺势而造势,才能稳操胜算!
展开
目录
自序  分享
第一部  善战者求之于“势”
必先器识而后兵法
英雄造时势
空间的奥秘
曲直分明转一圈
战场在哪里
借力使力
如如而动
随缘自在
江湖一点诀
第二部  时间管理
刹刹生新
十倍速
过去心不可得
美成在久
永续经营
第三部  掌握人心脉动
格局决定布局、布局决定结局
赛局高手,快乐双赢
政事不与万般同
柔杀
距离之美
给你好看
目标管理
眼见为真
个案处理
红尘精“算”
“魔”数
甜甜圈
第四部  将军情事
从“心”开始
心眼
吉凶以“眼”迁
我心如秤
将军情事
道可道,非常道
胜敌益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