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同仇敌忾:黄浦将帅浴血抗日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1999672
  • 作      者:
    郭胜伟著
  • 出 版 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郭胜伟,现任职于沈阳军区司令部,大校军衔。主要有《现代闪击战》、《直升机梯队突击》、《隐形战场上的对抗》、《邓小平军事谋略》、《世纪伟人邓小平》(四卷本)、《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的邓小平》、《元帅智慧徐向前》等15部专著出版;有《孙子兵法精粹新编》、《邓小平对敌斗争艺术》、《毛泽东心理作战研究》等14部合著出版;有全军首批重点网络课程教材《战术学基础》、《分队军事训练概论》、《分队作战指挥》、《国防生军政训练》等12部教材出版。另有军政论文、杂文300余篇发表,共计1300余万字。获全军“八五”、“九五”课题、教学改革及优秀论文成果奖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20世纪20年代,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聚集在一起,在以“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为宗旨的黄埔军校中学习。他们秉承孙中山先生。亲爱精诚”的校训,在平定商团叛乱、两次东征以及北伐等战斗中,冲锋陷阵,英勇奋战。黄埔军校所培养的军事政治人才后来很多成为国共两党的精英和名将,黄埔军校因而被誉为“中国将帅的摇篮”。《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作者在翔实史料的基础上,为读者细致地描述了八年抗战中黄埔师生同学浴血奋战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他们为民族生存而战的命运人生。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多谋善战的徐向前(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在平原开展游击战,就必须把广大人民造成‘人山’。”
  1.创建平原根据地
  1938年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趁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之机,从华北抽调大批兵力南下,准备攻占徐州,进窥武汉。我党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使敌后游击战争进入到一个不仅向着山地,而且向着平原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这时,党中央和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形势,于4月21日对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下达了发展河北平原游击战争的指示:
  (一)根据抗战以来的经验,在目前全国坚持抗战与正当深入群众工作两个条件之下,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广泛地发展抗日游击战争,坚持平原地区的游击战,也是可能的。
  (二)党与八路军部队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应坚决采取尽量广泛发展游击战争的方针,尽量发动最广大的群众走上公开的武装斗争,秘密的抗日战争,只有在敌人统治的城市与铁道附近,才成为主要形式。
  (三)根据上述的方针,应即在河北、山东划分若干游击分区,并在军区成立游击司令部,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去普遍发展游击战争,并广泛组织不脱离生产的自卫军。
  根据这一战略方针,朱德、彭德怀命令第一二九师主力与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一部,迅速由太行山区向冀南、豫北平原及铁路沿线实施战略展开,除向平原地区发展以外,还要大力加强根据地建设,有计划地在太行山上与敌人持久作战。
  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4月下旬在辽县西河头召开会议,研究确定了具体的行动部署。会议决定全师主力以平汉铁路为分界线编为左右两路纵队,左纵队为“路东纵队”,以第七六九团和第一一五师第六八九团及曾国华支队组成,由副师长徐向前指挥,向冀南挺进;右纵队为“路西纵队”,以第三八六旅主力组成,由旅长陈赓指挥。向邢台、沙河一带展开,配合“路东纵队”的作战行动。这一部署,以发展冀南平原游击战争为重点,由此直接威胁平汉、津浦两大铁路干线并有利于形成东接鲁西北,南进豫北的有利态势,因而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决策。
  各部队迅速做好了开进准备。4月26日,徐向前就要率部出发了,刘伯承、邓小平到路口送行。
  刘伯承握着徐向前的手,亲切地说:“我在响堂铺战斗时说过,我们一分手,你就会打胜仗。现在我们又分手了,我等着你们的捷报。”
  “是部队打得好。”徐向前谦虚地说,他的话总是不多。
  “你先走一步了。”邓小平对徐向前说,“我也很想到冀南打几仗,好吧,祝你们旗开得胜,我们一定能在冀南见面。”
  “好,冀南见!”徐向前说罢,跃身上马,又回过头来,向送行的战友们挥了挥手:“同志们,冀南见!”
  刘伯承望着徐向前渐渐消失的身影,说:“冀南情况复杂,又是大平原,打游击可比不了山地,向前同志的这副担子可不轻哪!”
  徐向前率“路东纵队”由辽县出发,翻越太行山,横穿平汉路,经4昼夜行军抵达南宫,与率先在冀南开辟工作的同志会合。
  冀南平原地势坦荡,人口稠密,资源丰富,为河北的主要产粮、产棉区,包括邯郸,邢台、巨鹿、南宫等34个县市人口650多万,有着雄厚的战争资源。其实,对于冀南平原,深谋远虑的徐向前早有所图。徐向前曾向朱德、彭德怀和刘伯承提出过:“我们重要的是发动人民,使地方武装与敌对峙持久。现敌人不只很注意铁路(平汉路)西,路东亦然。”“我们在路西已可站住脚,目前应迅速将路东的基础建立起来。”
  在徐向前的建议下,第一二九师选派第三八六旅副旅长陈再道率领步骑兵6个连队组成了东进纵队去冀南。在南宫地区消灭了一些土匪、伪军等反动势力,站住了脚跟,并且力量在不断扩大。
  3月中旬,第一二九师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又率骑兵团、重机枪连和马玉堂的地方独立支队开赴冀南,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了以南宫为中心的冀南抗日根据地。
  徐向前初到冀南,了解到冀南的情况还是很复杂的。
  自从国民党军队向南溃退以后,冀南的残兵败将和土匪游杂,乘机招兵买马,拉起了各色各样的队伍。他们大部分打着抗日的旗号,实则是各霸一方,鱼肉百姓。有的则暗中同日伪勾结,社会秩序极度混乱,群众苦不堪言。
  一些土豪劣绅利用封建迷信,纷纷组织了会道门和民团。这些会道门千奇百怪,约计有120多种,其中活动最猖狂的有一贯道、和平会、六离会、大刀会、红枪会等。他们提出许多欺骗、麻痹群众的口号,笼络人心。也有的利用拜把子,认干妈等办法,打进我游击队进行破坏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会道门一般都拥有一定数量的武装。
  日本侵略者为了达到“以华制华”的目的,用各种办法收买土豪劣绅,成立了许多“治安维持会”。他们对土匪和会道门,通过各种渠道暗中操纵,挑拨其互相争斗,以坐收渔利。他们还用收编的办法,把土匪编成“皇协军”。在临清,日军头子高桥组织了“高桥剿匪皇协军”,它的头目之一——第二军军长崔培德,曾在两北军中当过师长,通过北平伪组织的关系,投靠了口军。国民党军高德林部500多人,投降日军后,被收编为特务旅;土匪王来贤部5000多人投靠日军后被编为第一旅;馆陶土匪王金嘉部2000余人被编为第二旅;威县、曲周的土匪3000余人,被编为第三旅,以威县为中心的日军清水部队,则把威县的民团编为伪清水警备第一旅,大约有2000余人。在文宗、南宫、宁晋、任县、南和、鸡泽、永年等县,也有这类武装。
  还有一些以抗日为名的土匪,如赵云祥的民军二路,有近万人;郑家口的胡和道部有1000余人。这类武装,都是国民党二十九军残部吸收一些土匪而膨胀起来的。在赵县、枣强、钜鹿一带,还有地方武装“青年抗日义勇军团”约6000人。
  国民党军队南逃,国民党冀南地区的专署、县署也都跟着逃散了。于是,各县的政府机关,都被上述伪军、土匪及士绅所把持,变成了伪政权、土匪政权。
  在徐向前到冀南之前的1月中旬,由三八六旅副旅长陈再道率领的东进纵队(由七六九团的四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和一个骑兵连组成)已经在冀南建立了一个统一战线组织——“冀南抗日军政委员会”。
  针对这种状况,徐向前坚定了“冀南根据地必须扩大”的决心。为此,他拟定了先在威县、临清、平乡交通线上打击敌人的作战计划。其理由是:
  第一,主力新到冀南,须积极消灭可能消灭的敌人,这样可以树立与提高八路军的威信,尽快提高人民与政府的抗日决心和信心;
  第二,部队多,活动地域小,如果不迅速扩大根据地,后勤供给将会发生困难;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冀南的复杂社情、民情,都需要通过战斗加以整肃。打消敌人的嚣张气焰,让民众分清敌我,才能迅速扩展冀南抗日的声威。
  思想认识统一之后,5月10日,部队开始行动,第一个目标是打威县。战术手段是“袭点打援”,即袭击威县,吸引并消灭临清、平乡、邢台的出援之敌。但是,此次战斗没有收到预想的结果。其原因在于:徐向前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反复强调此次战斗的主要之点不在攻城,而是在于打援,但在战斗实施过程中,打援部队未能完全贯彻作战计划。攻城战斗打响后,守城之敌自知力薄不支,当即派出信使出城去平乡求援。应该说,这正是徐向前实现“袭点打援”作战设计的重要一环。可是当敌人信使出城之后,却被担任打援的第七六九团给扣押了。此后又再没采取其他诱敌出援的办法,致使打援计划落空。这次战斗的结果尽管不理想,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就是驻在威县的日军清水所部遭此袭击之后,非常恐慌,5天之后即弃城西窜;临清日军高桥部队和伪军高德林部也十分震惊,他们都先后逃往邢台。威县不攻自破,不战而获。
  徐向前参加革命战争十余年了,但多是转战山区,莲花山、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太行山等都留下了他战斗的辉煌历程。对于山地作战的谋划,山地战法的研究,山地作战指挥,徐向前可说是纯熟自如。但到了平原开展游击战争,战场变了,冀南平原除了一座尧山之外,平沙无垠,林木稀疏,在这种环境中,一支弱小的军队,无山地作依托,无森林作隐蔽,要以游击的形式持久抗战,既无处可“游”,也无法可“击”。所以,能不能坚持下去,怎样坚持下去,部队心里没有底;怎样开展游击战争,适不适应开展游击战争,干部脑子里也没有法。可见,不首先解决这些问题,冀南的局面就难以打开,更谈不上巩固和发展。于是,徐向前考虑最多的、也是最紧迫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军委提出的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发展游击战争的正确方针。围绕这个问题,他研究了冀南平原的地形特点,了解了民情状况,摸索了敌人活动规律,回顾了以往开展游击战争的经历,总结前一时期山地游击战争的斗争经验,依据山地游击战关键是依托山地的本质特征,最后明确提出了在平原建造“人山”的著名理论,并深刻揭示了“人山”理论的科学依据在于战争的伟力存在于人民之中的历史唯物史观。徐向前认为,开展河北游击战争,在中国的持久战与取得抗战胜利上,是有其伟大意义的。河北游击战争的展开,可以破坏日寇在平汉、津浦两大铁路干线的交通运输,使日寇的资源掠夺、物资补充、兵力转移,陷于阻塞甚至是瘫痪的状态,使日军前线部队难以得到及时的补给,由此消减其前线的战斗力,达到“歼其无生,制其有生”的目的;还可以使日军利用中国人打中国人的阴谋归于泡影;而且在扩大抗日的阵地、充实抗日的力量和供给抗日的资源上,对全国的抗战具有极大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徐向前对于一些人思想中存在的疑虑和提出的平原游击战争问题作出了耐心的解释:河北的地形,除西北面的一部分是山地外,其余都是宽广无垠的平原,如果单用战术上的眼光来看,游击队在平原上的活动,自然没有像山地那样多的地形上的便利,相反敌人的机械化兵种或骑兵倒有较便利的条件了。因此,有些人认为在平原地开展游击战争是不可能的,还有些人说游击队既无山地依托与隐蔽,自然地形上的帮助是很少的,而人的两条腿又哪能跑过敌人机动的汽车或坦克车呢?不错,在平原地上进行游击战争,上面这些困难,确实是存在着的,但这仅仅只是困难,不能因此作出平原地无法进行游击战争的结论,否则必然会否认华北广大平原地区的游击战争。徐向前认为,这种认识对于开展河北的持久抗战、扩大抗战的阵地,与充实抗战的人力、物力,是非常有害的。游击活动的依托,一面是地形上的便利条件,如山地森林等等;另一面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结合。但游击队要能巩同和发展,并进行机敏的灵活的动作,其主要条件是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帮助,过去宝贵的经验,都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周恩来同志说:“军队与游击队是鱼,而人民是水。”这个比喻是最形象、最贴切、最正确不过的了。
  通过上述的分析,徐向前提出了著名的创建“人山”的理论:河北是人口较稠密的区域,假如我们能在河北平原地上把广大的人民群众推动到抗日战线上来,把广大的人民群众造就成游击队的“人山”,我想不管什么样的山,也没有这样的“山”好,更没有这样的“山”管用。
  在如何创建这样一座伟大的“人山”上,徐向前认为:人民的力量是最伟大的力量,也只有这伟大无比的活动的人的力量,才是日寇无法战胜的力量。我们要在平原开展游击战争,就必须把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人山”。但是如何能把分散的人民造成团结的“人山”呢?那就必须在人民群众之中进行广泛的深入的说服教育和宣传组织等艰苦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意识与政治觉悟,将广大人民群众本身的利益与我党抗日的利益联系起来,使每个群众认识到要想自己不受日本帝围主义侵略者的蹂躏,那就只有为中华民族自己的战争而牺牲一切,为民族的生存而奋斗到底,这是每个人民的天职是每个人民应担负起的责任。凡是苟安贪生,把个人利益看得比国家民族利益高的观念,是极端有害的,殊不知,皮之不存,毛将安附?整个民族亡了,个人还有什么?
  徐向前在分析创建“人山”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时认为:日寇因感到兵力的不敷分配,交通的难于维持,于是在所到达之处,便收买汉奸,成立伪组织、维持会与清乡军、光复团等反动组织,企图利用汉奸的政权以实现其以华制华的阴谋诡计,以补充其兵力不足之弱点。同时所到之处都要大杀大烧,搞反动的“三光”政策,企图以此镇压日益兴起的人民抗日运动,并用阴谋诡计,挑拨离间,分裂抗日军队与人民的团结,但这些并没有收到其所希望的效果。与此相反,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民族觉悟中与抗战救国的团结之下,却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尤其是,日寇的奸掠烧杀,更加激起了中国人民仇恨的心理。由此可见,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说来,造成“人山”的条件是具备的。但是同时也必须指出,空喊是不成的,我们必须有进行这种工作的决心,更需要有进行这种工作的办法。一切的游击队必须具有良好的纪律,具有抗日的高度积极性,在一切行动中,真正表现出自己是为民族利益而斗争的是真正站在保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上的,甚至为人民的利益斗争是可以牺牲一切的。只有这样,才能造成“人山”,这也是政治上最主要的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的战略思想,徐向前还提出了一整套具体的战术要求和详细的组织计划。其重点是:
  甲、利用村庄,只能作为袭击的掩护,不能作为固守的据点。
  乙、组织骑兵支队,但不应过大,过大即有笨重之累。
  丙、一般游击队的组织也不应过大,但在许多游击队中必须要有基干游击队,其周围组成若干小游击队,配合基干部队作战。
  丁、游击队的主力应位于可以四面周转的地区,其根据地或休整场所应多取几个。
  戊、组成小的脚踏车游击小组,向远距离的行程上活动。
  从战略全局出发认识一种行动的意义,从具体条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徐向前指导游击战争的一条原则。有了徐向前这一高屋建瓴、符合实际、系统完整的“人山”理论的指导,河北各地的游击战开展得轰轰烈烈。
  创造“人山”,把冀南建成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徐向前认为,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必须尽快扩大自己的武装。当时,国民党军队败退、政权垮台,冀南各县政权被日本人组织的维持会所取代,局面一片混乱。各色武装蜂起,他们巧立番号,各树旗帜,自称司令。有的纯粹是土匪,有的标榜为民军,有的名抗日义勇军,还有的带着迷信色彩的会门武装。对于这种混乱状况,徐向前分析了收编、改编这些武装的可能性、必要性提出了进行这项工作的具体方针:凡属不愿投降、不甘为日寇驱使、而愿意同八路军共同抗日及自愿参加共同抗战者,应一律欢迎并予以下列保证:
  (一)与八路军新四军的主力部队同等待遇,一视同仁;
  (二)不缴枪:
  (三)不改编,保持其原有干部与编制,如因适应战争环境和提高战斗力,而在组织上必须适当的调整时,亦应先取得他们同意,而不应出以勉强:
  (四)帮助其进步。
  在徐向前的直接领导下,冀南的改造与收编各色武装装工作,按照徐向前提出的工作方针和具体要求,开展得卓有成效。其中,收编段海洲的“青年抗日义勇军团”和赵辉楼的“民众抗日自卫军”就是两个成功的例子。
展开
目录
将星千秋耀黄埔(代序言)
一、多谋善战的徐向前(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在平原开展游击战,就必须把广大人民造成‘人山’。”——创建平原根据地
2.“积小胜为大胜,绝不可死打硬拼!”——创游击战经典
3.“这是一个理想的设伏地域。”——响堂铺伏击战
4.“我们现在是轻装,行军速度要比日军快得多。”——长乐村追击战
二、军政兼通的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要从战略着眼,不能让敌建起割裂根据地的据点。”——夜战大龙华镇
2.“一定要抓住战机,争取全歼一路敌人!”——雁宿崖伏击战
3.“诱敌东进,等他们到黄土岭后,集中兵力歼灭它。”——黄土岭伏击战
三、一仗惊天下的林彪(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这正是打伏击的天赐好地方啊!——平型关伏击战
四、运筹帷幄的左权(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八路军高级将领)
1.“敌我力量悬殊,与敌交锋困难不小,但避而不战不是办法,此仗必须要打!”——府城阻敌
2.“我们必须猛烈地开展交通战,击破敌寇的‘囚笼政策’。”——运筹百团大战
3.“一定要建立我们八路军自己的兵工厂,准备反攻实力。”——躬身筹建军工厂
4.“为免遭日军破坏,必须在黄崖洞构筑防御工事。”——呕心黄崖洞防御
5.“黄崖洞保卫战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血战黄崖洞
6.“与敌人作武装斗争,必须研究敌人的军事政策,从中产生自己的作战对策和战略战术。”——潜心研究抗日战争理论
7.“你是副总司令,你安全突围出去就是胜利,我直接指挥机关突围就行了。”——十字岭突围战
五、出师必胜的陈赓(黄埔第一期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
1.“我们就是要以‘用兵不复’的兵法创造战机,出奇制胜。——七亘村叠伏出奇兵
2.“我看这一仗还是在神头岭打好。”——神头岭伏击战
3.“没有一天没有战斗,我那时简直打起劲了!”
4.“诱其出扰,主力设伏,消灭来犯之敌。”——香城固诱伏战
5.“有几天不打仗,我就坐卧不安,烦闷得难受。”——破击正太西段
6.“在这一次攻击中,一定要顽强地完全占领榆社城!——榆社攻坚战
7.“我们一定要给凶残的敌人以强有力的回击。”——关家垴歼灭战
六、足智多谋的张宗逊(黄埔第五期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1.“我们三五八旅是能咬铁啃钢的队伍,此仗我们一定能给敌人一击!”——五寨打援
2.“在这里伏击,击其惰归,歼灭这股敌人是有把握的。”——滑石片伏击战
3.“改变以往在敌来路上伏击的战法,此次在运动中将敌包围全歼。”——陈庄围歼战
4.“无机不恋,有机不放,组织设伏,全歼该敌于运动中。”——米峪镇伏击战
七、威震敌胆的宋时轮(黄埔第五期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1.“天造地设这样一个有利地形,鬼子的坟墓就设在这里了!——南辛庄伏击战
2.“我们深入敌后,灵活作战是第一要术。”——雁北游击战
八、享誉中外的陈明仁(黄埔第一期毕业,原国民党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1.“每个官兵都要在战斗中杀敌立功,日寇不除,何以家还?!”
2.“不消灭侵略者,收复国土,无以对炎黄先圣和后世儿孙!”——腾冲攻坚战
3.“你必须给我守住,绝不可后退,这关系整个战役大局。”——围攻松山
4.“日本法西斯主义者,其野蛮残酷,真是人世间所罕见,我们誓与他血战到底!”——龙陵攻坚战
5.“拿不下回龙山,我就死在山头上,与回龙山共存亡。”——回龙山攻坚战
九、临危受命的张治中(黄埔军校入伍生总队代理总队长、武汉分校教育长,国民党中将加上将衔)
1.“如果现在没有别人可以去,治中愿意前往!”——上海一二八抗战
2.“决以当年喋血淞沪、长城之精神,扫荡敌军出境!”——淞沪会战
十、虎步桂缅的杜聿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国民党中将)
1.“一定胜利完成这次攻坚任务,痛歼日寇,收复昆仑关!”——率部出征
2.“郑师正面主攻,邱师迂回敌后,戴师为总预备队。”——激战昆仑关
3.“集中兵力,利用同古有利地形,予以击破日军攻势!”——同占战役
4.“对不起将军,我得对我的部队负责。”——决策争锋
十一、横戈远征的郑洞国(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国民党中将)
1.“所有的武器一起向敌人开火!”
2.“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你一定要死死顶住,没有命令决不准放弃阵地!”——昆仑关战役
3.“我决定总攻日期定在7月7日,要把这个日子的意义对每个士兵讲清楚。”——缅北反击
十二、创歼敌纪录的宋希濂(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国民党中将)
1.“要不惜牺牲生命,与倭寇决一死战!”——汇山码头攻坚战
2.“对土肥原部队作战一定要狠、要猛、要快。”——激战兰封
3.“武汉已经没有退路了,给我狠狠地打!”——富金山阻击战
4.“先让三十六师顶上去,遏制住日军的进攻!”——激战惠通桥
5.“我部已占领龙陵,残敌即将肃清。”——滇西反攻
十三、铁军将领王耀武(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国民党中将)
1.“为了打击侵略者,宁死沙场也不能丢失一寸土地!”——罗店争夺战
2.“我们要比敌人能坚持,胜利就是我们的!”——血战万家岭
3.“狠狠地打,让园部和一郎知道七十四军的厉害!”——上高会战
4.“一定要咬住‘狼’尾巴,莫让他跑了!”——雪峰山战役
十四、创丛林战典范的廖耀湘(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国民党中将)
1.“为我民族五千年来之大难,男身受国恩,成仁赴义,此份内事。”——东安整训
2.“狄青元夜夺昆仑。”——昆仑关战役
3.“华军以少敌众,英勇果敢,将使华军益增光辉。”——平满纳阻击战
4.“采用迂回穿插、分割包围的战法,再次发动猛烈攻势!”——孟拱河谷攻坚战
5.“眼下的恶劣环境,只要我们利用好,会给我们增加更多的战机。”——卡盟决战
6.“廖耀湘不仅打出了善打硬仗的战斗风格,也体现出较高的军事水平。——八莫之战
十五、马革裹尸的戴安澜(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国民党追赠中将)
1.“尽竭全力,练成劲旅,为国驰驱,歼灭倭寇。”——全州整训
2.“中国古时有上元三鼓夺昆仑之佳话,吾拟元旦夺取昆仑关。”——昆仑关战役
3.“要学习诸葛亮为国家安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挥师缅北
4.“现在孤军奋战,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同古保卫战
5.“近代立功异域,扬大汉之声威者殆以戴安澜将军为第一人。”——棠吉攻坚战
6.“反攻!反攻!祖国万岁!”——缅北撤退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