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最初的交锋:中外首次知识产权谈判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473225
  • 作      者:
    王黎明著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最初的交锋:中外首次知识产权谈判》将围绕这一系列问题,以第一手的史料及大量的案例,探讨谈判的起因,展现谈判起伏跌宕的过程,分析谈判的影响。
展开
作者简介
    王黎明,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及硕士,苏州大学史学博士,富兰克林·皮尔斯法律中心访问学者,哈佛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商务及知识产权领域资深深执业律师;同时,在学术研究领域也成果丰硕,为国内多家知名论坛特邀讲师,长期担任明基友达集团中国区首席法律及知识产权顾问。
展开
内容介绍
    《最初的交锋:中外首次知识产权谈判》以第一手的史料及大量的案例,探讨谈判的起因,展现谈判起伏跌宕的过程,分析谈判的影响。知史可鉴今,中国目前在知识产权上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或许可以从最初的起点——中外首次知识产权谈判中获得一些启示。
    中外首次知识产权谈判发生于20世纪初的晚清。在首次的交锋中,中国政府面对陌生的知识产权交涉是如何应对的呢?谈判中关于知识产权的条款是如何达成的?条款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和目的?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1902年以前中外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状况之比较
    从历史的角度看,知识产权法律及制度所具有的地域性是与生俱来的,这一方面是指其法律效力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指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在近代社会,知识产权制度是欧美国家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繁荣文化和教育的政策工具;然而对于中国来讲,传统的价值取向与以个人权利为基础的知识产权是格格不入的。但是,对于已经卷入世界政治、经济旋涡的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已是不可避免,尤其是到20世纪初,社会的变革在各个层次全面展开,整个中国都处于大变革的时代,知识产权制度在这种背景下走进了中国。
    第一节  有形工具与无形资产:商标制度之比较
    一、1902年以前英、美、日三国商标制度概况
    〔1〕知识产权制度发源于欧洲,英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商标识别货物的历史非常悠久。英国早期习惯法中的商标主要是用来防止买卖欺诈,阻止利用他人的商誉谋利。中世纪起,行会成员就开始在其销售的货物上粘贴行会标签,并以此标识货物来源和控管产品质量。1353年英国就有这样的法令规定:如果一个外国商人能以其商标证明对丢失货物的所有权,即获得取回所丢失货物的权利。1452年发生的一件案件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有关商标权的诉讼:一位伦敦刀匠的贵遗孀被裁定拥有原属于她丈夫的一件特别的标记〔a particular mark〕。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1902年以前中外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状况之比较
第一节  有形工具与无形资产:商标制度之比较
第二节  巨大的落差:专利制度之比较
第三节  迥异的版权理念:版权制度之比较
第二章  晚清中外首次知识产权谈判之起因
第一节  专利复兴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的影响
第二节  经济竞争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第三节  中外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凸显
第三章  晚清中外首次知识产权谈判之经过及主要内容
第一节  商标谈判之经过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专利谈判之经过及主要内容
第三节  版权谈判之经过及主要内容
第四章  晚清中外首次知识产权谈判的影响及启示
第一节  谈判影响分析
第二节  晚清中外首次知识产权谈判的思考和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