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物权法新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74425
  • 作      者:
    蔡永民,脱剑锋,李志忠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蔡永民,男,1961年7月出生,陕西蒲城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江南大学法政学院院长,江南大学特聘教授(太湖学者),无锡知识产权应用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江苏经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无锡市法学会副会长等。1984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199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法律系获法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84年6月起在兰州大学法律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2003年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访问学者。2004年香港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6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著作有《物权法论》(主编)、《债权法论》(主编)、《比较担保法》(专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主编),《民法学》(主编)等。在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课题10余项。<br>    脱剑锋,法学硕士,兰州大学法学院讲师。<br>    李志忠,法学硕士,兰州城市学院讲师。
展开
内容介绍
    《物权法新论》以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为依据,紧密结合我国物权的理论与实践,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物权立法、司法的先进经验及最新学术成果,对我国物权法的立法精神、理论依据、基本原则以及各项基本制度和规范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书中不仅介绍了国内外各种学说观点和通说,而且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理由。全书体系完整严谨、资料丰富、观点新颖、论述精辟。
展开
精彩书摘
    八  传统民法上物权的分类  传统民法中物权的分类不尽一致。虽然受制于当时自然经济的影响,在罗马法中仍然已在所有权制度下,逐渐产生了地役权、人役权、地上权、永佃权等用益物权类型,并先后产生了信托、质权、抵押权(其源自早期的质权,权利质权为其滥觞)①。同时,其占有制度亦已相当发达。<br>    《法国民法典》虽仍然尚未抽象出物权概念,但也已有实质意义上物权的内容。在第二编“财产及对于所有权的各种限制”中,已有所有权、用益权、使用权及居住权、役权或地役权的内容,在第三编“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中,也已规定了质押、优先权及抵押权的内容。可见,在《法国民法典》中,许多物权类型都已存在,只是结构较为松散。<br>    到了《德国民法典》,就建立了至为完善、详备、严谨的物权体系。有关物权的规定均集中规定于“物权”一编,其基本物权类型按先后分别包括:占有、所有权、地上权、役权(又细分为地役权、用益权、限制的人役权)、先买权、土地负担、抵押权、土地债务及定期土地债务、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承袭其制的《日本民法典》大体上沿用了其分类。只是增加了永佃权和留置权。清末以降,我国第一、第二次民律草案以及后来颁布实施的中华民国民法典,其物权制度也主要是继受《德国民法典》和《日本民法典》的内容,规定了所有权、地上权、永佃权、地役权、抵押权、质权、典权、留置权和占有,其中典权是源自于中华法系的我国特有的物权制度。<br>    《瑞士民法典》中的物权分类则别具特色。总的方面,将物权分为所有权、限制物权、占有三部分。其中所有权部分则先后规定了土地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动产所有权;限制物权则再分为役权及土地负担(包括地役权、用役权与其他役权、土地负担)、不动产担保(包括不动产抵押、债券及定期金)、动产担保(包括质权及留置权、权利质权、无记名抵押债券)、占有。就其具体内容言之,瑞士民法基本上吸收了德国法的所有物权类型,并对其做了重新分类和系统化。同时,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详细规定了建筑物区分所有、债券及定期金等新的内容,使民法典更富有现代气息。
    ……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物权法总论<br>    第一章  物权与物权法<br>    第一节  物权的概念、性质与特征<br>    第二节  物权的分类<br>    第三节  物权的效力<br>    第四节  物权法的概念、性质与特点<br>    第五节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br>    <br>    第二章  物权的变动<br>    第一节  物权变动概述<br>    第二节  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br>    第三节  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br>    第四节  不动产登记<br>    第五节  动产交付<br>    <br>    第三章  物权的保护<br>    第一节  物权保护概述<br>    第二节  物上请求权<br>    <br>    第二编  所有权<br>    第四章  所有权概述<br>    第一节  所有权的概念、特征与历史沿革<br>    第二节  所有权的内容<br>    第三节  所有权的取得、行使与消灭<br>    第四节  财产征收与征用<br>    <br>    第五章  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br>    第一节  国家所有权<br>    第二节  集体所有权<br>    第三节  私人所有权<br>    <br>    第六章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br>    第一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述<br>    第二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容<br>    第三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取得、行使与消灭<br>    <br>    第七章  相邻关系<br>    第一节  相邻关系的概念和性质<br>    第二节  相邻关系的种类<br>    第三节  相邻关系的法律调整<br>    <br>    第八章  共有<br>    第一节  共有概述<br>    第二节  按份共有<br>    第三节  共同共有<br>    第四节  准共有<br>    第五节  共有关系的法律调整<br>    <br>    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br>    第一节  善意取得<br>    第二节  遗失物、漂流物的拾得和埋藏物隐藏物的发现<br>    第三节  孳息的取得<br>    第四节  其他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br>    <br>    第三编  用益物权<br>    第十章  用益物权概述<br>    第一节  用益物权概说<br>    第二节  大陆法系传统的用益物权<br>    <br>    第十一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br>    第一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概述<br>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效力、流转和终止<br>    <br>    <br>    第十二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br>    第一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概述<br>    第二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效力、转让和终止<br>    <br>    第十三章  宅基地使用权<br>    第一节  宅基地使用权概述<br>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效力和消灭<br>    <br>    第十四章  地役权<br>    第一节  地役权概述<br>    第二节  地役权的取得、效力和消灭<br>    <br>    第四编  担保物权<br>    第十五章  担保物权概述<br>    第一节  担保物权概说<br>    第二节  担保物权的沿革与发展<br>    <br>    第十六章  抵押权<br>    第一节  抵押权概述<br>    第二节  保全抵押与投资抵押比较<br>    第三节  一般抵押权<br>    第四节  最高额抵押权<br>    第五节  特别抵押权<br>    <br>    第十七章  质权<br>    第一节  质权概述<br>    第二节  动产质权<br>    第三节  权利质权<br>    <br>    第十八章  留置权<br>    第一节  留置权概述<br>    第二节  留置权的成立、效力、实行与消灭<br>    <br>    第十九章  非典型担保<br>    第一节  非典型担保概述<br>    第二节  让与担保<br>    第三节  所有权保留<br>    <br>    第二十章  占有<br>    第一节  占有概述<br>    第二节  占有的分类<br>    第三节  占有的效力<br>    第四节  占有的取得、变更和消灭<br>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