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是女性补血的最佳食品
女人如何补血?千年的补血圣品阿胶是首选!作为历代皇宫贡品,经典三大补品之一,阿胶补血美颜的神奇功效早已深入人心。
不断加快的生活工作节奏,日渐复杂的人际关系,哺育后代的重任……这些都使现代女性同时承受着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势必会给她们的身体和精神方面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那些对脑力和精神状况要求更高的白领丽人,她们终日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中,脑力和精神疲劳日益严重,必然伤神耗气耗血,以致血虚,久而久之导致肝血不足、肝郁气滞、心肾不交,从而出现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失眠健忘、性欲下降、情绪抑郁、便秘等不适状态。
女人贫血就要补血,在这里我们详细介绍阿胶这种补品。阿胶具有滋阴润燥、补血止血之功。现代科学证明,阿胶能促进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生成,有显著的抗贫血、止血作用,并能改善体内钙的平衡,促进钙的吸收,使血清钙增高。正因为如此,阿胶是女人一生滋阴养血的最好选择,女人在不同年龄都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服用阿胶,不仅可以顺利地度过不同的生理阶段,而且对保持容颜、身心健康都有一定裨益。阿胶还能滋阴润肺,善治肝肾阴虚所致的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口燥咽干、视物昏花、眩晕耳鸣以及肺阴不足所致的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等症。
阿胶产生的年代最晚在汉代以前,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本草纲目》载:“阿胶大要中是补血与液,故能清肺阴而治诸症。”《本草纲目》还载:“阿胶乃大肠要药,有热毒留滞者,则能疏导,无热毒留滞者则能平安。”阿胶一般为长方形块状,规则平整,大小厚薄均匀。它的表面为棕褐色或棕黑色,平滑有光泽,有纵纹,无气孔、油孔。质硬而脆,一拍即碎,碎片对光照略透明。气微香,味微甜,以棕褐色、光亮、透明、无腥臭、经夏天不软者为佳。
悠久的历史,使阿胶在治病和滋补保健方面得以大展风采。阿胶作为膏方的主要原料,能和很多植物配合。最为典型的当属在我国江南一带民间每年冬季广泛服用的自制保健品——阿胶核桃芝麻膏,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确有疗效,可以延缓衰老、治病强身。每到天气渐凉之时,人们便以阿胶作为基础配料,用黄酒浸泡至软,配以核桃仁、黑芝麻熬制成糕状,随时食用。此外,阿胶与核桃仁、黑芝麻三者相互协同,相得益彰,在养血、生津的同时,润五脏、强筋骨、益气力、乌发养颜、润肠通便,通过对人体全身脏腑、血脉的整体调理,达到濡养机体、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保健功效。
阿胶虽好,但在服用的时候也要注意以下情况:
防火毒:有些人在服用阿胶之后,会出现火气亢盛的表现,如鼻腔口唇等部位出现许多热疮,或眼睛干涩、发红、眼眵增多,甚至出现喉咙干痛及大便秘结或大便带血等症状。产生上述症状的原因是由于服用了新鲜的阿胶所致。从中医理论来看,刚制成的阿胶即新阿胶不宜服用,须将其于阴干处放置三年以上,直至火毒自行消尽后,方可服用。
服法:阿胶的气味比较浓烈,如果直接冲服,不仅腥腻,味道也不好。因此,块状阿胶,要将其砸成小块,越小越好,这样可以方便烊化。将阿胶块、冰糖、黄酒等一起放入一个金属容器内,上火蒸30~45分钟,大火烧,开后,再改小火慢蒸。蒸化的阿胶晾凉后会变黏变稠,即可食用。而在患有感冒、咳嗽、腹泻等病或月经来潮时,应停服阿胶,待病愈或经停后再继续服用。另外,按传统习惯,服用阿胶期间还需忌口,例如不食生冷食物、萝卜、浓茶等。
贮存:阿胶容易受潮,不耐高温。可将阿胶放人食用包装袋内,扎紧口,然后再放入冰箱内保存。而一旦从冰箱中取出后,就要立即制作。家庭熬制好的阿胶膏也需密封贮藏在冰箱里。
此外,有些女性一味地寄希望于阿胶这样的补药是不可取的,平日要注意摄人富含蛋白质、铁、锌和维生素的食物,否则不可能拥有气血充足的好脸色。
胡补乱补会补坏身体
“进补如用兵,乱补会伤身”这句谚语告诫人们,服用补药也必须对症,遵循“一药一性,百病百方”的原则。进补是以补为主,兼顾治病祛邪,以促进因虚致病、因病致虚以及处于亚健康状态者恢复健康,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的目的。
众所周知,中药有酸、甘、苦、辛、寒五味之分,每一种中药都有各自的特殊功效,各属其经,各行其脏。各种进补的药品只能适合于一定的体质,治疗一定的病症。每一个人身体状况不同,病症有别,体质有异,通补、通治百病的药品是不存在的。比如中医所说的虚症有气、血、阴、阳虚症四类,就应当根据不同的虚症用药进补。对于阴阳俱虚、气血双亏、数病同发、病情错综复杂者,如代谢紊乱综合出现“四高”,即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和高尿酸,又当按照辨证论治精神,仔细观察,全面分析,谨慎配伍,合理用药,进补“对路”,补泻得当,方能奏效。
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进补也要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弄清脏腑阴阳,寒热虚实,哪些人可以不必进补,哪些人可以进补。对于那些该进补的人来说,补什么,怎六补,也应有所区别对待。
1.益气进补
益气进补主要适用于脾肺气虚的老年人或一般体虚患者。脾肺气虚的特点为神疲困倦,纳少,运化无力,短气懒言,动辄自汗,舌淡胖、边有齿痕等等。益气进补,可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莲肉、扁豆、甘草等一类药中进行选择。常用的中成药有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参芪膏等。推荐膳食:山药粳米粥。将熟地、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等一起煎药取汁后,跟粳米一起熬成粥。粳米性平,能补中益气;山药能补肺、脾、肾之气。
2.养血进补
养血进补主要适用于肝脾肾不足的患者或老年人,并常见于女性,如经期女性经量过多,以及绝经期女性雌素分泌减少等。血虚的主要症状为面色萎黄或淡白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脚容易发麻,口唇、舌质、眼结膜淡白,指甲不荣等。这时进补,应注意补血、养血、生血。可以选用当归、熟地、何首乌、龙眼肉、红枣、胎胞、阿胶等药。常用中成药有八珍膏、当归补血膏等。推荐膳食:当归生姜羊肉汤。可温中补血、调经散寒、止痛。
3.滋阴进补
滋阴进补主要适用于肝肾不足、津液亏乏的中老年阴虚患者。肝肾不足、阴虚液亏的迹象为口燥咽干、内热心烦、遗精盗汗、腰疼疲乏、头目眩晕、舌红少苔等等。滋阴类进补药物,主要可从生地、沙参、天冬、麦冬、黄精、玉竹、石斛、枸杞、桑葚、女贞子、龟板、鳖甲等药中选取。常用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左归丸、河车大造丸等。推荐膳食:梨糖膏。将梨熬成汁,再用熬稀的冰糖去收成膏状。由于高温会破坏蜂蜜的营养成分,所以等梨糖膏稍微温热时再加入适量蜂蜜,每天服用30毫升,对于补阴、滋阴、养阴有良好功效。
4.助阳进补
助阳进补主要适用于精神萎靡,肢冷畏寒,阳痿早泄,大便溏稀,小便清长或余沥不尽等脾肾阳虚不足的对象。助阳进补,可从附片、肉桂、肉苁蓉、菟丝子、巴戟天、杜仲、鹿茸等药中去选用。由于温阳的药偏燥,单纯补阳容易使人体燥热,可加入适量补益肝肾、平补阴阳的山茱萸;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要减少药量。常用的中成药有右归丸、全鹿丸、参鹿补膏等。推荐膳食:核桃仁粥。核桃仁性温、味甘,用于肾虚腰痛、脚软、虚寒喘咳、大便燥结,有健胃、补血、润肺、养神等功效。
值得提醒的是;进补虽是好事,然而用得不得法的话,反会弄巧成拙。如没有必要,大可不必趋赶时髦,竞相进补,而对于那些有必要进补的对象来。说,也最好适可而止,不偏不滥,否则就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1.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会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2.忌重“进”轻“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3.忌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个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古人说:“用药如用兵,任医如任将。”进补必须有针对性才能达到调理的目的。但是很少有人可以判断自己究竟属于哪种体虚,经常有人觉得哪个症状都有点像,但又不完全是。中医的优势就在于个体化治疗,中药进补同样应该一人一方。不清楚自身体质的人,可到医院请专业医生开“进补处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