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研究隋代法制的专著并不多见,高殉博士的《隋朝法制与统一秩序研究》,将隋代法制置于胡汉融合、南北统一的历史大背景之下,从隋朝中央机构设置、地方管理制度、官吏管理制度和经济制度四个方面分析和研究隋代法制与统一秩序的关系,并在文末,用一章的篇幅来阐述法治与多样性下的统一秩序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台湾的李贞德博士主要研究汉唐之间的妇女生活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制史问题。《公主之死》一书讲述了北魏兰陵长公主在婚姻中遭遇丈夫不忠和家庭暴力而流产致死的故事.围绕着这桩“殴主伤胎案”,少数民族皇室与汉化官僚集团展开了激烈斗争,读者从斗争双方的分歧与共识中,可一窥中国法律“儒家化”进程以及皇权与司法、婚姻制度与女性等许多具体问题。该书还有一个副标题——“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③。
《宋代刑法史研究》是专治宋史的戴建国先生多年研究宋代法制史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全书分为七章,分别从刑事立法、刑法适用原则、刑律体系、主要罪名、刑罚体系、量刑制度和刑罚执行制度等方面,全面细致展现宋代刑法史,为后辈学者研究宋代法制开了一扇方便之门。④
美国学者步德茂长期致力于清代法律史、经济史的研究,是美国“新法制史”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著《过失杀人、市场与道德经济》一书,切人视角较为独特,以清朝刑科题本中涉及财产权纠纷的案件为基础,从人口增长、交易成本及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人手,选择典型区域为分析样本,梳理18世纪中国经济与社会结构变迁中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冲突。作者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法律问题,是经济史与法制史相结合的新尝试,给法制史研究带来一定启发。⑤
《晚清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研究》是本年度出版的另外一本涉及清代经济制度研究的著作,所不同的是作者重点关注涉外经济法律制度。该书首先概述我国古代涉外经济制度,然后一一详述晚清涉外经济法律制度,涉及外商在华商品贸易、鸦片贸易、外商在华投资、外商自由雇募买办、外商在华招工、关税等方面的法律制度,末一章介绍涉外经济纠纷的解决机制。作者通过对大量史料的细致梳理,归纳总结出晚清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的时代特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身处巨变的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