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犯罪防控论丛.第一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391084
  • 作      者:
    廖斌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廖斌,男,汉族,四川泸州市人,生于1964年9月,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兼职律师、司法鉴定人(知识产权方向)、仲裁员。主要研究领域:公司法、经济刑法、刑事政策学等。从教以来在《政法论坛》、《现代法学》、《人民司法》、《法律适用》、《四川大学学报》、《财经科学》、《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研究》等核心期刊与普通法学公开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和法律书籍10余部,参编教育部十五规划立项教材1部、主编四川省高校统编教材1部、自编教材一部。主研省级市级项目十余项;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一项,连续获四川省教育厅、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共计6项。2004年被遴选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员。
展开
内容介绍
    《犯罪防控论丛》第一辑,主要选编了近期在本研究中心参与课题研究或学术交流的部分专家学者的论文,他们围绕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谐社会建设、犯罪学理论等领域进行的研究对理论与实务界都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在这里我要感谢北京市法学会及赵云阁会长、中国犯罪学会及王牧会长,他们分别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中日犯罪防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两个具有全国性乃至国际影响的学术研讨会放在本研究中心举办,使本中心的研究人员能近距离地接触到诸如西原春夫、马克昌、陈兴良、龙宗智等众多学术大家和名家,感受到他们深邃的学术思想。专家们的厚爱也使本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能快速缩短与先进学术研究机构研究水平的差距。而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的刘家琛、熊选国、苏泽林等大法官和地方各级法律实务部门的支持更是源源不断的活水,为本中心的研究工作更具创新精神和务实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相信这部在各位专家关心厚爱下出版的凝聚着法学专家与青年学者、法律实务工作者智慧与经验的著作,一定会给法学界同仁带来有益的启迪!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话语中的刑事政策
    政策作为一种管理公共事务的专门活动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它伴随着人类相对稳定居住方式的形成和社会组织的变化而产生。因此,管理或者治理犯罪的政策和管理其他事务的政策一样在人类历史中源远流长。但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管理或者治理犯罪的政策,即采取防止犯罪的合适的有效的手段,并将其作为国家的系统性的政策——刑事政策加以推进,则是在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才出现的。
    对我国而言,严格说来,“刑事政策”是一个舶来词,源于欧洲大陆。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学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赋予该词以特殊的内涵。费尔巴哈、冯?李斯特、马克·安塞尔等都对刑事政策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和理论体系。在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的语境里,刑事政策是国家整体政策的组成部分,是刑事立法、司法和刑罚执行的理论基础,是一套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是一套系统的以预防犯罪为终极目的的治理犯罪的艺术或战略,是一门决策科学。相应地,也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刑事政策学。
    在英美法系国家的语境中,大陆法系国家所谓的刑事政策的内容一般包括在犯罪学或者刑罚学的研究中,较少使用“刑事政策”一语。但是,在1948联合国开始使用“刑事政策”一语之后,“刑事政策”一词也开始在英美法系国家广泛使用,然而并未像大陆法系国家那样形成了系统的关于刑事政策的理论和体系。
展开
目录
中国话语中的刑事政策
试论我国转型期规制经济的刑事政策
中国共产党与刑事政策的决策和执行
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试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刑事辩护律师的视角
论和谐社会目标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刑罚轻缓化
我国刑法谦抑的实现途径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死刑适用
论法文化视角下的宽严相济——对宽严相济思想的历史与现实的探析
遏制矿难的刑事政策研究
和谐社会语境中的宽严相济政策研究
轻缓刑事政策适用浅析
《人性论的犯罪学》绪论——人性论的犯罪学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从“祝你平安”考量和谐社会的犯罪防控
当前农村犯罪的社会原因分析
价值与事实的双重追问——犯罪学的本体重构与范式转换
和谐社会的犯罪理念
犯罪人权利保障与和谐社会建设之刑法哲学解读
从社会外矫治到社会内矫治——劳动教养的完善与和谐社会建设
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成因及心理预防——从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角度分析
从和谐社会理念看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
现代刑法的逻辑起点:社会应接受罪犯和容耐犯罪
刑法·刑事政策·和谐社会
论死刑适用的标准
促进被害人援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简论经济与犯罪的关系
论“三访四见”与边境地区和谐社会构建
手机的信息传播与违法犯罪的控制
犯罪控制与社会参与——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思考
论网络实名制不应“独行”
论金融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对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治理的反思
论县域职务犯罪预防
金融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建议
女性被害人保护的现状研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