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公司诉讼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682445
  • 作      者:
    蒋建湘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公司纠纷的诉讼解决机制——公司诉讼〕:国外公司诉讼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公司诉讼的沿革与现状。〔公司诉讼的模式选择〕:公司诉讼模式的含义及模式选择  公司相关主体在公司诉讼中的地位  法院在公司诉讼中的职能  〔公司人格否认诉讼〕:公司人格否认理论  公司人格否认之诉相关实务  一人公司的人格否认之诉  〔公司诉讼制度的完善〕:公司纠纷的可诉性与司法适度干预  公司诉讼程序的适用问题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建湘博士的这部专著是在他的博士论文基础上补充完善而成的。从博士论文选题、写作到答辩,再到本书的出版,他阅读了大量资料文献,搜集了众多案例,反复推敲,数易其稿。本书不仅在理论上论述充分,有许多独到见解,更为重要的是密切联系实际。特别是全书的落脚点放在对我国公司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策,对许多实体法和程序法上的问题分析得较深入和透彻。具体地说,本书最大的特点有三:
    系统性。本书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前三章由公司纠纷到公司诉讼,并指出主要有三种诉讼关系;第四、五、六章分别论述三种类型公司诉讼;最后一章论述完善公司诉讼的途径和建议。全书呈现“总一分一总”结构关系。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对我国公司诉讼法律问题获得整体性的了解。
    全面性。第一,本书反映了我国公司诉讼方面的最新立法动态。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就公司诉讼的有关法律法规做了一系列修改和完善。本书不仅对这些新的发展作出了详尽的介绍,而且进行了中肯的评价,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设性意见。第二,本书体现了中国法学界在公司诉讼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向。在具体问题中,本书详尽地阐释了这些观点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第三,本书还反映了中国公司诉讼方面的最新司法判例,并对这些判例及学术界的相关评论进行了评述。
    实用性。本书不仅是一本有关公司诉讼的理论性著作,而且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本书在对公司诉讼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针对各类型中具体公司诉讼,从诉讼当事人、举证责任到法律责任归属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每个环节都有系统的阐释,并详细分析了诉讼各个环节应该注意的法律问题。因此,对法律实务工作者从事公司诉讼审判、代理等业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于推进公司诉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会发挥积极作用,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公司纠纷的产生及其可诉性
    自公司制度产生之日起,在其相关权益主体之间就产生了多重的利益冲突与纠纷。公司纠纷是指因现代公司制度下的特定主体违反有关公司具体法律制度的规定而引发的一类纠纷,在本质上属于民事纠纷。公司纠纷主要体现为三种类型:公司资本金方面的纠纷、股东权利方面的纠纷以及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方面的纠纷。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中,公司纠纷具有可诉性。
    第一节  公司纠纷的产生
    一、公司的产生
    公司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当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企业资本组织形式。马克思曾对公司的主要形式——股份有限公司给予高度评价:股份公司的成立,“使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有学者甚至认为,公司制度“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蒸汽和电力’的发现”。
    公司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在当时,罗马、希腊等地方存在着一些类似于公司的以营利为目的的“非共同体”性联合团体。该团体基于客观存在的事实被罗马法赋予独立人格:(1)团体的权利、义务与团体成员的权利、义务相分离。《学说汇纂》对此这样写道,“凡公司所有即非个人所有”,“欠公司之物非欠个人之物,公司所欠之物亦非个人所欠之物”。(2)团体通过其代表人实施法律行为。一般情况下,代表人多为出资的团体成员。但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公司规模和数量都极为有限,公司制度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进人10世纪,随着十字军东征,在意大利的热那亚出现了真正的股份公司——“海上协会”。该“协会”发售股票、分配利润、分担风险,并由一个管货员或代理人来代表投资人的利益。中世纪后期,该组织形式流传到别处而被采用。不过,这一时期的公司依然只是一种事实存在,而非依据法律设立。公司人格依法律而存在这一现代公司的特征在当时尚未形成。
    ……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公司纠纷的产生及其可诉性
第一节  公司纠纷的产生
一、公司的产生
二、现代公司制度的形成与公司纠纷的产生

第二节  公司纠纷的界定
一、公司纠纷的内涵与本质
二、公司纠纷的特点
三、公司纠纷的分类

第三节  公司纠纷的可诉性
一、公司纠纷可诉性的含义
二、影响公司纠纷可诉性的因素
三、公司纠纷可诉性的意义

第二章  公司纠纷的诉讼解决机制——公司诉讼
第一节  公司诉讼概述
一、公司诉讼的界定
二、公司诉讼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   国外公司诉讼的理论与实践
一、公司资本诉讼
二、公司人格否认诉讼
三、公司股权诉讼

第三节  我国公司诉讼的沿革与现状
一、我国公司诉讼的沿革
二、我国公司诉讼的现状
三、当前我国公司诉讼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公司诉讼的模式选择
第一节  公司诉讼模式的含义及模式选择
一、公司诉讼模式的含义
二、公司诉讼模式的类型
三、公司诉讼的模式选择——协同主义

第二节  公司相关主体在公司诉讼中的地位
一、公司内部机构在公司诉讼中的地位
二、股东在公司诉讼中的地位
三、董事在公司诉讼中的地位
四、监事在公司诉讼中的地位

第三节  法院在公司诉讼中的职能
一、公司诉讼实体争议的裁判权
二、公司诉讼程序事项的裁判权
三、公司诉讼程序的控制权
四、调查取证权
五、释明权
第四章  公司资本诉讼
第五章  公司人格否认诉讼
第六章  公司股权诉讼
第七章  公司诉讼制度的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