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管乐团合奏艺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3040256
  • 作      者:
    程义明著
  • 出 版 社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程义明,著名管乐指挥家。原解放军军乐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指挥。早年师从著名指挥大师李德伦、韩中杰先生等。从事乐队指挥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长期潜心研究管乐合奏与指挥艺术,为我国管乐合奏艺术的普及与提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指挥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高级顾问。

展开
内容介绍

    《管乐团合奏艺术》包含了作者几十年艺术实践的总结,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管乐团艺术许多“观念”的重要性,从管乐团艺术的发展、合奏素质、指挥、创作等方面总结了许多知识性的理念。
    《管乐团合奏艺术》无疑对我国管乐团艺术的普及与提高具有指导性与研究的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2.音准观念的建立与听觉训练
  每个乐手必须有好的音准观念。在演奏之前先有音高的标准,才可能有的放矢,发出正确的音高。而音准感是有条件的,也是可以通过训练解决的。只有乐手们具备了良好的听觉习惯和音准观念,乐队音响才有融合的基础。
  (1)影响音准的因素影响音准的因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上如:乐器本身结构和制作的精确度、气温的变化等;主观上如:听觉能力、演奏技能和姿态等都会给音准带来影响。
  铜管乐器比木管乐器受热要快,因此,随着吹奏时间延长,铜管乐器先于木管乐器音准偏高。由于制作工艺精确程度和目前的设计水平、材质的局限,各种乐器都有某些音不十分精准的问题,如带键铜管乐器低音区同时用一、三键音准偏高;演奏姿态对音准的影响更明显,如长笛的吹口方向外倾则音准偏高,内倾则音准偏低;单簧管与气流的角度对音准影响也很明显,如将管身下压,与气流的角度增大,音准偏高;将管身上扬,与气流的角度缩小,音准偏低。
  除听觉能力的影响外,有时还会有错觉,如乐队的高、低两极的音域最容易产生错觉;对短笛、长笛的泛音不易听到,听觉要求上容易偏高;对大号、定音鼓、管钟琴等低音乐器,由于泛音明显,听觉要求容易偏低。之所以探索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就是希望演奏者不仅要认识,而且重在主动调整。
  乐手应对自己的乐器的性能特别熟悉,尤其对乐器本身的音准状况有详尽的了解。可使用“校音器”逐音的反复校对,对其中偏高或偏低的音,做到心中有数,并掌握调整与控制的分寸,事先或在演奏中采取弥补措施。《管乐器的演奏与训练》(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的“演奏法的确认与乐器的调音”部分,谈到一些基本吹奏方法可参考。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如何提高管乐团的合奏素质
一、加强合奏观念
二、融入“器乐人声化”的观念
三、音响平衡的基本原则
四、实现乐队音响的融合
五、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管乐团指挥的理念与技法
一、指挥的艺术观念与修养
二、指挥技法的掌握
三、读谱与案头工作
四、排练的基本方法
五、仪式演奏的指挥要点

第三章 非职业管乐团的组织与训练
一、非职业管乐团的编制建立
二、组建工作与管理
三、基础训练的方法与步骤
四、各种演奏形式的特殊问题与要求

第四章 新中国管乐团艺术的发展与启迪
一、军乐团队是我国管乐团艺术的中坚
二、群众性管乐团活动是管乐团艺术发展的基础
三、管乐创作成就推动着表演艺术的发展
四、指挥家对管乐团表演艺术的贡献
五、从“八大金刚”到一代新秀
六、加强交流共同提高

第五章 中外管乐团史料参考
一、我国汉代“鼓吹乐”及其影响
二、外国管乐团部分情况
三、现代管乐团传人我国
四、新中国成立前的军乐队

附录
附录一 历届国庆大典联合军乐团的部分组织情况
附录二 1955年全军军乐团(队)军乐训练计划大纲(摘要)
附录三 1964年全军军乐观摩会演部分情况
附录四 无穷的力量——记军乐团演出工作一角
附录五 永恒的回忆——忆我的“战友剧社”(早期的军乐队之一)
附录六 中国音乐史上应该记下这一笔(首届中国农民吹奏乐邀请赛评述)
附录七 部分音乐大师语录
附录八 美国管乐团比赛评分标准(参考)
附录九 部分历史资料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