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冷战同盟及其困境:李承晚时期美韩同盟关系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80164
  • 作      者:
    陈波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陈波,1978年生,河北人,历史学博士;200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后留校任教,2005-2006年在香港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访问研究;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多元文化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冷战时期美国重大外交政策研究》等科研项目;在《世界历史》、《韩国研究论丛》、《史林》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史和国际冷战史。
展开
内容介绍
    《冷战同盟及其困境:李承晚时期美韩同盟关系研究》着力于探讨冷战时期的一种同盟关系类型,即作为“自由世界”盟主的美国与一些被纳入西方同盟体系的“专制型政权”的关系。这种政权在亚洲以韩国的李承晚政权、南越的吴庭艳政权为代表。以“反共”为旗帜的专制型政权因其内政和外交与美国全球战略的双向度交集,给华盛顿的决策者带来的不仅是“价值”和“负担”的决策两难,更是国家安全目标与制度竞争目标的选择困境。
展开
精彩书摘
    作为韩裔后代的女性学者,凯瑟琳·文从特有的角度看待美韩同盟,开辟出一块冷战社会史的研究领域。《同盟中的性--美韩关系中的军妓》一书从军妓着眼,引入社会学方法,对美韩关系中不光彩的一面进行研究。在驻韩美军中,嫖妓不仅公开化,甚至成为一种政府行为,得到了“规范和管理”。作者意欲说明的是,双边关系不仅仅是身着西装的政治精英的高层政治游戏,也是社会底层不同国籍人与人之间的日常生活。[6]
    综合朝鲜战争以来,美韩学者对李承晚时期两国关系的研究来看,不难发现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若以时间为轴纵观学术史,可以看出研究视角在逐步转换和日臻全面。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较为关注大国关系和国际体系变化对美韩关系走向的策动作用,美苏、美中和中苏关系大三角的不断调整是这一时期专著的基本出发点。当然,学者们并非有意忽视韩国内部政治的意义和影响,况且有些学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而是限于资料的缺乏和研究方法的滞后。随着朝鲜战争前后美国相关档案的不断解密,一些人开始将视线转移到韩国国内政治的变化在美韩关系中的作用。应该说,一批赴美留学的韩国本土学者对此功不可没。他们不仅有语言优势,而且在文化心理上更容易理解韩国政治。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青年新锐学者更进一步,将国际体系的变动与韩国国内政治的演变相结合,用国际政治国内化和国内政治国际化的分析框架解读美韩关系。朝鲜战争起源研究即是很典型的一例。[7]
    第二,由于李承晚时期在美韩关系史上的地位是被逐步认识到的,所以早期并没有完整而系统的论著,呈现出明显的阶段和议题特征。专著按照研究时段和对象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朝鲜战争前,朝鲜战争和朝鲜战争后。其中中间一个阶段的专著较少以美韩关系为中心展开论述。
    ……
展开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述评
二、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光复后朝鲜南部政局与李承晚政权的建立
一、美军占领南部朝鲜与美苏合作的破裂
二、朝鲜南部政局变动与李承晚势力的崛起
三、‘朝鲜半岛分裂与李承晚政府的建立

第二章 朝鲜战争前美国对韩政策
一、朝鲜战争前美国对朝(韩)政策逻辑
二、撤军:美国战略防御圈的边缘
三、援助:捍卫民主阵线的“象征”
四、稳定:对李承晚政权行为的规范

第三章 朝鲜战争与美韩同盟的形成
一、美韩在军事斗争中围绕三八线的分歧
二、李承晚与朝鲜停战谈判
三、杜鲁门政府与1952年韩国宪政危机
四、释俘事件与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的缔结

第四章 朝鲜战争后国际形势变动中的美韩同盟
一、围绕日内瓦会议的争执与协调
二、“中立国监察委员会”问题的挑起与解决
三、美国对韩经济援助及其限制因素
四、美国对韩军事援助与同盟军事部署的调整

第五章 李承晚政权的末路与美韩同盟的延续
一、李承晚政权晚期的韩国政局
二、“四·一九革命”与李承晚的倒台
三、韩国政局变动与美韩同盟的延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