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赖肖尔与美国对日政策:战后日本历史观中的美国因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695009
  • 作      者:
    归永涛著
  • 出 版 社 :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赖肖尔与美国对日政策:战后日本历史观中的美国因素》的一个特色是把人物史、政治史和思想史结合在了一起,通过赖肖尔这一人物,既揭示了美国对日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也探讨了当今日本人历史观的冷战根源。
展开
作者简介
    归泳涛,2005年先后在早稻田大学和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中美日关系、东亚民族主义、东亚安全等。主要论文有:《试析日本在人道主义干涉问题上的立场》(《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1期)、(《日本的走向——保守主义是什么》(日文杂志《(亚洲时报》2007年9、10月)、《民族主义与中日韩三国近代的历史观》(《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2期)、《开启中日历史认识的对话》(《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4期)、《日本人的历史观》(《北大国际论丛200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懒肖尔与美国对日本的意识形态外交》(《美国研究》2005年第4期)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赖肖尔与美国对日政策:战后日本历史观中的美国因素》选取战后美国日本学的奠基人之一、前美国驻日大使埃德温·奥·赖肖尔作为研究对象,围绕他的职业生涯和思想历程,再现美国与东亚关系史中的一段重要时期。
    《赖肖尔与美国对日政策:战后日本历史观中的美国因素》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利用《赖肖尔文件》中的原始记录,结合当时日本和美国的报刊杂志资料,如实地反映历史的真实。构成《赖肖尔与美国对日政策:战后日本历史观中的美国因素》脉络的是三条相互关联的线索,一是美国对东亚政策的演变;二是赖肖尔本人的学者生涯和外交官生涯;三是从赖肖尔的思想中反映出的美国对日本乃至东亚的基本看法。作者的意图是,通过对这三条线索的交错叙述,把政治史、人物史和思想史结合起来,从中揭示美国对东亚政策的一种思想源流。
    《赖肖尔与美国对日政策:战后日本历史观中的美国因素》作者认为,赖肖尔既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位外交家。作为学者,他是战后美国日本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范式——日本现代化论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也是将这一理论运用于美国东亚政策的关键人物;作为外交家,他秉承理想主义的传统,以传教士般的精神在战后美日关系最困难的时刻出任驻日大使,开创了美日之间“对话”外交的先河。
    日本现代化论是联结赖肖尔的学术思想和政治实践的关节点。这一理论把日本作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样板,既体现了美国用自己的价值观改造东亚的意图,也为冷战时期美国的东亚政策提供了一种意识形态武器。赖肖尔在出任驻日大使期间竭力宣扬这一理论,挑起了一场与日本知识分子之间的“现代化论争”。他虽然不能通过这场论争立即改变日本的思想潮流,但在论争中,和他结成同盟的现实主义舆论精英却从此崛起,逐渐占据了日本社会思潮的主流。赖肖尔的历史作用在于,他的现代化论为主张重新审视日本近代历史,重新界定日本国际地位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视角、一种方法。
    同时,赖肖尔为了弥合“安保斗争”给美日关系造成的裂痕,展开了与日本反对党、工会、知识分子以及学生的交流,在美国和日本的反对派之间营造出一种“对话”而非“对抗”的气氛,在一定程度上软化了日本国民中的反美情绪。这可以被看成美国外交中“软力量”的一次充分运用。
    当然,在美国外交中,“软力量”和“硬力量”常常并行不悖,这使赖肖尔的“对话”外交随着越南战争的升级而陷入困境。他主张的日本现代化论也在越战的冲击下逐渐从历史舞台的中心淡出。
    《赖肖尔与美国对日政策:战后日本历史观中的美国因素》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搜集和整理尚未被使用过的第一手资料,对赖肖尔这个人物和他生活的时代作全面系统的分析,以填补美日关系史上的一段空白;同时,突破传统外交史研究的局限,将对赖肖尔外交的研究从政策层面深入到思想层面,以求开辟美国与东亚关系研究的新视野。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东亚研究的开端
    赖肖尔出生于一个美国传教士家庭,他人生的最初l6年几乎都是在13本度过的。这样的家庭背景使他很自然地选择了东亚研究作为自己的事业。他的学术生涯始于哈佛,由于受到欧洲汉学的影响,曾一直以中国和日本的古代史为研究方向。然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却把他的目光从古代牵引到了现代。本章将主要介绍赖肖尔青少年时代的生活以及他学术研究的开端。
    一、传教士的家学渊源①
    美国人闯入东亚,打头阵的是商人和传教士。l858年,当商人出身的第一任驻日领事哈里斯(Townsend Harris)成功地迫使日本签订通商条约之后,随着源源不断的美国货物一起涌入日本的,是美国的新教传教士们。他们最初的传教活动是发展教育,并很快在人数上超过了来自欧洲的传教士②。到20世纪初,在日本的美国传教士已经有几百人之多,本书的主人公赖肖尔,就是其中一对传教士夫妇的儿子。
    ……
展开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东亚研究的开端
一、传教士的家学渊源
二、踏入东亚研究的处女地
三、当日本成为敌人

第二章  日本现代化论的兴起
一、日本:意识形态的战场
二、需要一项亚洲政策
三、现代化论引入日本

第三章  出任驻日大使
一、安保斗争与“中断的对话”
二、肯尼迪政府的新大使
三、蓄势待发

第四章  恢复“中断的对话”
一、构筑“对话”的舞台
二、与反对党及工会的接触
三、与知识分子和学生的对话
四、罗伯特·肯尼迪访日
五、“对话”引起的反响

第五章  现代化论争
一、“赖肖尔攻势”
二、日本人的反应:近代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
三、现代化论的力量

第六章  “对话”外交的困境
一、对越战的辩解
二、和舆论的纠葛
三、走入穷途的越战观
四、“对话”的限度

第七章  现代化论的边缘化
一、对越战的反思
二、“尼克松冲击”和“赖肖尔神话”
三、现代化论争的余波
结论
赖肖尔年谱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