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甲午战争与Et俄战争及其对东北亚格局的影响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西方列强较迟涉足东北亚地区。因此,19世纪中叶以前
的东北亚一直处在稳定的华夷秩序中,中国封建王朝是这个地区的主要影响力量。
一、日本明治维新与其对亚洲邻国的侵略
19世纪中叶以后,伴随着西方势力东渐的浪潮,东北亚开始动荡。l840年英国
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l853年,美国海军将领
佩里率领4艘涂着黑漆的军舰开进日本海面,要求日本“开国”,史称“黑船事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东侵,使东北亚国际间传统的“华夷秩序”面临挑战。在民族危机面前,中国封建王朝无所作为,而日本却变法图强,成功崛起,并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彻底改变了东北亚的格局。
东北亚格局的转换是围绕着朝鲜问题而展开的。朝鲜位于中、13、俄三国之间,北与中国为邻,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东北与俄国接壤,南扼日本海的人口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日本明治维新的三大政策是“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所谓“富国强兵”,就是改革旧的封建军队体制,建立近代军队;“殖产兴业”则以国家力量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文明开化”就是学习西方文明,发展近代教育,倡导移风易俗。可见,日本的变法维新是以发展军事力量为核心的变革。随着明治维新的推进,日本军国主义扩张思想逐渐形成。1885年,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首先抛出《脱亚论》,大肆鼓吹对外扩张。他提出:日本“不可犹疑,与其坐等邻邦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对待支那、朝鲜之办法,不必因其为邻邦而稍有顾虑,只能按西洋人对待此类国家之办法对待之”①。如果说福泽谕吉的“脱亚论”为日本的扩张提供了思想依据,那么,曾任参谋本部部长和首相的山县有朋所提出的“主权线”和“利益线”理论则直接服务于H本军国主义的实践。
……
展开